APP下载

中国健康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01-03江彬轩,李智鸿,张智鹏,钟保民,秦汉

佛山陶瓷 2021年12期
关键词:大健康绿色建材发展历程

江彬轩,李智鸿,张智鹏,钟保民,秦汉

摘 要: 本文说明了健康陶瓷产品的基本概念,阐述了健康陶瓷产品的所属范围,简述了健康陶瓷产品的发展历程并分析了健康陶瓷产品发展较为缓慢的原因,提出了现阶段健康陶瓷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并提出未来健康陶瓷产品应围绕其功能性进行深度研发,依托绿色建材市场和大健康市场进行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健康陶瓷产品;发展历程 ;大健康 ;绿色建材

1 引 言

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陶瓷产业得到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从1993年开始,我国的建筑陶瓷产量就已达到世界第一,并且产量还在逐年递增[1],至2004年,我国建筑陶瓷砖年产量已突破40亿平方米大关,相关企业数量突破4500家,至2017年,我国建筑陶瓷砖产量达到了114.5亿平方米,行业销售总额达到5155亿元[2],致使我国建筑陶瓷行业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

但从2018年起,随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房地产行业业绩开始下滑,加上国际金融环境的不稳定、部分城市提高企业环保标准等因素影响,陶瓷行业及其相关产业利润率近十年首次出现负增长,再加上部分陶企不重视行业高污染、高能耗、低生产率、低科技含量[3]等传统陶瓷固有缺点,导致部分中小型企业无法承受当地环境政策从而破产或被收购。环保政策的影响导致陶企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行业的震动和市场需求的降低使得陶企对产品功能性研发的投入加大,迫切希望赋予产品新的功能,利于抢占市场。

健康陶瓷产品因满足绿色建材定义,其产品的设计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即产品应有益于人体健康,具有灭菌、防毒、除臭、隔热、抗静电等多种功能[4],因此备受陶企关注。同时,健康陶瓷产品也满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5],是未来人居空间的主要基调,所以健康陶瓷产品必将成为我国建材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

2我国健康陶瓷产业的诞生及研究现状

我国健康陶瓷领域相较于国际市场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对于健康陶瓷的研发可追溯到2001年左右,健康陶瓷投入市场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此時,外国企业在绿色建材方面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应用。国内各企业对于健康陶瓷产品的研发及推广进程缓慢。

据统计,从2004年开始,负离子释放类健康陶瓷产品的相关专利增长数量一直保持在个位数,直至2013年,负离子释放类健康陶瓷产品的专利数量呈现波动式上涨,至2020年底,其相关专利增长数量才达60篇/年;抗菌类健康陶瓷产品的研发同样可追溯到2001年,但2001年~2008年间,抗菌类健康陶瓷产品的相关技术专利增长数量同样维持在个位数,之后开始呈现波动式上涨,但涨幅不大,至2020年底,抗菌类健康陶瓷产品的专利增长数量为58件/年。从部分数据可以看出,相比于整个陶瓷行业的专利增长数量,健康陶瓷产品的技术迭代与技术研发进程相对缓慢,健康陶瓷产业早期的发展之路困难重重。

3我国健康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我国健康陶瓷产业早期发展并不顺利,其原因可归结为以下几点:

(1)市场反响较差。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市场经济一直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各类新兴行业兴起,消费多元化程度加强,这对于传统制造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对于传统的建筑材料,消费者往往更为关注的是五感可以感知到的陶瓷材料相关参数,例如花色、敲击声音是否清脆等。但健康瓷砖的功能性参数大都无法直观的体现给消费者,且早期健康瓷砖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健康陶瓷产品在消费者市场中反响不大。

(2)企业格局较为混乱。早期的建筑陶瓷企业较多且杂,产出的产品质量良莠不齐,企业规模相对较小,整个产业链大部分企业都属于中小密型企业,企业自身资产总额不高,各企业为了抢占消费者市场,其研发投入更多的是向设计类研究倾斜,这也制约了健康陶瓷产品的发展;同时,整个建筑陶瓷行业无明显龙头企业,各中小企业间竞争关系密切也限制了健康陶瓷的发展。

(3)企业和消费者意识不足。消费者对于新兴事物会有一个从认识到认知到接受的过程,在2003年非典型疫情结束后,消费者对于健康瓷砖产品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对其性能、稳定性、时效性等都存在一定的质疑,错误预估了健康瓷砖带来的有利影响;另一方面,部分企业对于健康陶瓷材料的未来市场有一个错误预估,健康类陶瓷产品投入市场后并未大力宣传消除消费者顾虑,反而在市场反响不强烈的情况下延期、暂停、甚至取消健康陶瓷产品的研发计划,这导致产业链中的上下游企业在未来绿色建材市场缺少了核心竞争力。

(4)相关技术成熟度不高。健康陶瓷的发展依赖于整个产业链中所有关联企业,例如远红外陶瓷,其远红外发生率主要是靠关联企业提供的远红外材料,此时就会产生一系列问题:远红外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是否稳定、是否会存在失效、新的材料加入坯体或者釉料中后是否会对陶瓷产品本身的性能有所影响、新的材料是否匹配现有的制备工艺和烧成工艺等。所以相关产业和技术的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限制了健康陶瓷产业的发展。

(5)企业标准不统一。健康陶瓷产品直至2020年底都无明确的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导致大部分消费者虽然了解且接受了健康陶瓷产品,但对于相关健康陶瓷产品的健康参数无参考标准,同时,缺少行业标准也会提高消费者疑虑,从而质疑产品的功能性,降低健康陶瓷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6)企业承受风险高。健康陶瓷产品属功能性陶瓷产品,其研发创新并不只是提高国家标准中要求的耐磨、强度、防腐等指标,而是在保留现有陶瓷产品所有优点的情况下给陶瓷产品赋予一定的利于人体健康的功能性,在技术研发上需要更大的投入,解决的问题更多,技术难点高且不利于实现。而健康陶瓷产品的市场存在较大的未知性,这对于市场导向的企业来说,健康陶瓷产品的研发意味着企业要承担更多的投入风险,这就导致很多陶企为了规避风险,往往会降低甚至暂停健康陶瓷产品项目的研发投入。

进入2017年后,我国建筑陶瓷产业利润增速大幅减缓, 企业出货压力增大,各企业为了减缓库存压力开始进行价格战。此时,建筑陶瓷产业技术含量低、核心竞争力不足的弊端凸显,各大陶企开始重新审视功能性健康产品在未来建筑陶瓷市场中的重要性。再加上2020年伊始爆发的新冠疫情打破了健康陶瓷产品的市场格局,使消费者认识到陶瓷不仅仅是家居生活的装饰品,其独特的功能性可以为家居生活带来更高的安全性、便利性以及持久性,从而打开了健康类功能陶瓷产品的市场格局,促进绿色健康陶瓷的发展,企业和高校对健康陶瓷产品研发投入加大,使得健康陶瓷产业链也愈发完善和强大,国家也开始针对性管理日益完善的健康陶瓷产品产业链,促使企业提高自身健康陶瓷产品的企业标准,并且针对自身产品的适用性、稳定性和安全性做出详细的评估报告,从而生成一个良性的健康陶瓷产品产业链循环,并且在行业和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健康类陶瓷产品的知名度、科学性都会得到不断的加强,瓷砖的适用范围的针对性会有一定程度的弱化,促使功能性瓷砖家居化程度得到提高。另一方面,在绿色建材相关政策以及“大健康”相关产业的推动下,健康陶瓷产品迎来了发展的契机。

现阶段推动健康陶瓷产品的发展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特殊环境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类特定场所对自身所需的特定功能类产品都有一系列的采购标准,例如:医院在装修过程中需要瓷砖类产品具有高于国家标准的防滑功能、半导体和电子产品的实验室或者生产车间需要瓷砖要有较高的防静电性能、一些恒温恒压实验室需要瓷砖能有一定自发热性能等。但此类研究的研发投入大,研发难度高,研发周期长,与上下游企业关联密切,成果转化较为困难,各品牌性能稳定性存在差异,属定制产品。但是这些有特定需求的功能陶瓷产品利润较高,拓宽了陶瓷企业的销售渠道,增加陶企在功能性陶瓷产品领域的研究力度。

(2)消费者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陶瓷产品的接纳过程分为两方面,一是在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爆发后,消费者逐渐开水了解功能性建筑材料,例如东鹏陶瓷的抗菌瓷砖,特地陶瓷的负离子瓷砖,东鹏、新明珠、金意陶等企业的發热瓷砖等,打破了消费者对于功能性建筑材料零了解的局面,使功能性建筑陶瓷材料能够走进大众视野,提高建筑材料市场的多元性;二是在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后,消费者对于健康家居需求的井喷式上涨,消费者对待功能性绿色建材的态度逐渐从“认识”转变为“需求”,再加上陶企纷纷对自身专利产品进行国内认证或国际认证,降低消费者的对于新材料的顾虑。

(3)国家政策的支持。随着国家对于鼓励功能性绿色建材研发的政策文件下发,各级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制定对于绿色建筑材料企业的扶持政策,促使陶企在功能性绿色建材领域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2020年7月24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决定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并且公布了《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要求到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星级绿色建筑持续增加,既有建筑能效水平不断提高,住宅健康性能不断完善,装配化建造方式占比稳步提升,绿色建材应用进一步扩大,绿色住宅使用者监督全面推广,人民群众积极参与绿色建筑创建活动,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 《方案》指出,各地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要加强与财政部门沟通,争取资金支持。各地要积极完善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的政策环境,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建筑发展,用好国家绿色发展基金,鼓励采用振幅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方式推进创建工作[6]。

在市场、消费者、国家政策的三重作用下,功能性绿色建材及其相关产业链已经成型,除早期出现的防滑、耐磨、高强、高硬等功能性绿色建材外,负离子瓷砖、远红外瓷砖、防静电瓷砖、发热瓷砖、除异味瓷砖、空气净化瓷砖等新型功能性绿色建材都已先后投入市场,并且各大建陶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纷纷成立相应的健康陶瓷材料研发中心,例如东鹏控股成立行业首个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健康瓷砖开发与生产应用研究中心,高德瓷砖成立全球首个中国健康功能陶瓷砖研究院等,各大陶瓷企业带头提高健康陶瓷项目的研发投入,赋予绿色建材更多的功能性,提高企业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现阶段我国健康陶瓷产品所面临的问题

现阶段健康陶瓷产业所存在的问题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制备工艺限制了健康陶瓷的功能性。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现阶段企业生产所选用的工艺方法大都为传统的固相反应法,虽然此种方法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较低的生产成本等优点,但也限制了健康陶瓷的部分性能,以荧光/蓄光材料为例,较高的烧成温度会破坏荧光材料的晶格结构,使其性能下降甚至失效;而湿化学反应法可以大大降低材料的合成温度,但不具备大规模量产的条件;二是现阶段所有健康陶瓷新功能的发掘都是基于传统固相反应法,这对于健康陶瓷未来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局限性。

(2)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缺失。因健康陶瓷产业为近年发展的新兴产业,其性能参数大都未列入现有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这不仅不利于消费者选择,还不利于企业进行宣传,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缺乏对照标准,容易使消费者产生顾虑;同时,无明确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促使部分企业在宣传过程中钻法律法规的漏洞,误导消费者,扰乱行业秩序。

(3)严重依赖上下游企业。健康陶瓷产品的研发对原料需求较为苛刻,这就导致产品在后期生产中极度依赖上下游企业,当上游供应商出现材料短缺或者是原材料组分、性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改变或者波动时,会对健康陶瓷产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原材料的价格波动也会使企业制造成本增加。换而言之,企业对于上游企业的过度依赖会导致健康陶瓷产品脱离企业自身可控范围,受到多种因素制约,这就需要陶企加强自主研发,提高自身产品的稳定性和兼容性,优化生产工艺,研发出稳定、自主、高效的健康陶瓷产品。

5我国健康陶瓷产品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

现阶段我国健康陶瓷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随着健康陶瓷产业的不断发展,未来健康陶瓷产品的种类、功能性、稳定性、多元化程度等特性都将大幅提升,健康陶瓷产业链也将逐步走向成熟,未来健康陶瓷产品的市场必定呈稳步扩张的趋势,原因可归纳总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政策的扶持。进入2020年后,随着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的通知,健康陶瓷产业正式进入大力发展阶段,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积极响应,政策、资金双向支持,建立绿色建材产业链和完善绿色金融服务链,促进绿色健康陶瓷产业稳步高效发展;

(2)消费者市场的认可。现如今新冠疫情已经进入了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健康类产品有了相对足够的认识和需求,据新浪家居《疫情下的家居消费心态调查》显示,疫情过后消费者对家居健康更加重视。65 % 的消费者会选择改善家居环境系统。这表明,健康类产品至此也开始得到消费者市场的认可[7]。另据《中国居民消费发展報告》中显示,全国健康消费规模持续扩大,健康类消费支出占比快速增长,同比增长可达11 %[8],但在我国,健康产业目前仅占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 ~ 5 %,而发达国家健康行业占GDP的比重超过15 %,我国健康陶瓷产业在未来市场中有着巨大潜力,《中国大健康产业趋势研究报告》中预测,到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可达到14万亿元。如此巨大的消费者市场,对于健康陶瓷产业链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3)跨界发展的优势。健康陶瓷产品在定义上属于绿色建材,理应享有建材市场的所有资源,同时,因其功效有助于人体健康,故健康陶瓷产品也可跨界享受大健康产业链及大健康市场所带来的优质资源。因此,健康陶瓷产业可借助绿色建材和大健康产业的双重市场快速发展壮大,再研发新型健康陶瓷产品,形成一个健康、高效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 吴甲甲, 汪平生, 张真. 浅谈我国建筑陶瓷[J]. 商情, 2010, 000(015):115-115.

[2] 闫浩,胡澄清.中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陶瓷,2006(06):5-7.

[3] 闫振林. 我国绿色建材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房地产导刊, 2014, 000(033):468-468.

[4] 王慧, 曾令可, 张海文,等. 绿色建材的研究现状[J]. 佛山陶瓷, 2006, 016(001):1-3.

[5] 姚燕, 同继峰. 我国绿色建材研究的现状与发展[C]// 中国建筑学会绿色建材的研究与应用学术交流会. 中国建筑学会, 2004.

[6] 七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J].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08):42.

[7] 新浪家居, 疫情蔓延下的家居消费心态调查[EB/OL].2020-02-04.

[8] 陈婉. 《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发布 绿色消费深入人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J]. 环境经济, 2018, No.224(08):30-33.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 of Health Ceramics Industry in China

JIANG Bin-xuan,LI Zhi-hong,ZHANG Zhi-peng,ZHONG Bao-min,QIN Han

(Guangdong Dongpeng Holdings Company Limited,Foshan 52800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basic concept of health ceramic products, expounds the scope of health line products, briefly describes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health ceramic products,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the slow development of health ceramic products,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blem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ceramics at the present stage. It is analyzed and proposed that in the future, health ceramic products should be deeply developed around their functionality, and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based on the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market and the big health market.

Keywords: Health ceramic products ;Development history;Great health;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猜你喜欢

大健康绿色建材发展历程
关于开展2022年绿色建材下乡活动的通知
我国大健康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大健康”时代到来了
国内奢侈品电子商务发展历程研究
新媒体时代表情包发展的传播学解析
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综述
首届贵州绿博会关注“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