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纪录片的生态美育功能探究

2021-01-02张羽

艺术评鉴 2021年23期

张羽

摘要:生态美育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教育目标,通过革新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协调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对抗现代性的意义消解,体现了当代美学的价值转向,具有充分的现实需求基础。然而在现阶段,由于生态美学对于综合型教育、全年龄段教育以及实践教育的需求,现实情境下生态美育的实施情况不尽如人意。自然纪录片能够满足生态美育的实施需求,是生态美育的有效实现形式。自然纪录片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文化内涵,本文从“天人合一”“生生之德”“和而不同”等三个角度讨论了自然纪录片中体现的中国传统生态美学思想,为生态美育探寻实现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自然纪录片  生态文明意识  生态美育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23-0144-04

一、我国生态美育的现实需求

18世纪80年代以来,工业革命实现了人类生产力的颠覆性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严重的生态破坏问题。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同样产生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的发展不能重复发达国家以资源破坏为代价实现经济发展的老路,应该开拓出一条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优质增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包含着对良好自然环境的要求,在当今社会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对时代任务和国家担当的回应。

我国生态美育的现实需求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生态文明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对被破坏的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这种现实需求更来源于人们精神层面出现的诸多问题。由奈斯开创的深层生态学认为:“生态问题并不仅仅是表层所见的环境污染或资源枯竭等问题,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必然存在人的异化和其真实价值的失落等深层原因。”

现代社会处于现代性的阴影之下,回荡着尼采“上帝已死”断言的回声。人类存在的意义从超越性的信仰转移到了消费主义提供的物质繁荣当中,但繁荣背后是虚无和荒诞,现代性带来的焦虑和空虚促使人们探寻灵魂休憩之所。在传统农业社会中,人们在土地上生息劳作,以自然的节气调节自己的生活,人与自然的关系密切而亲昵,工业时代带来的人类中心主义取消了人类与自然的脉脉温情,自然的神圣性和神秘感被科学和理性遮蔽。农业社会建立起来的人类与自然两方面的意义都正被现代性的洪流消解。生态美育可以重新建构人与自然的关系,带领人们回到与自然亲密无间的关系当中,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为心灵开辟出一片宁静恬淡的安歇之地。

开展生态美育是跟随传统美学价值转向的必然要求,传统美学以主客二分为基本前提,通過形象特征将审美对象限定在人类的审美标准之中。生态美学尊重自然本身的形态,避免用既定的标准作出先验性评判。在生态美学的观念当中,客观对象虽然是审美的重要内容,但对审美对象的观赏并非是外在于事物的静观,而是以整个身心沉浸于其中,对象和我之间并没有界限,我与对象共生共存,以身体的全面感官体验审美情景。

可以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性影响下个人生存的基本要求,也代表了传统美学的当代价值转向,实施生态美育有着充分的现实需求背景。

二、自然纪录片是生态美育的有效形式

我国关于生态美育的研究已经积累起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从教学实施的情况来看,当下的现实环境决定了生态美育很难获得独立地位并得到重视。根据当前的现实情况,研究需要以现实条件为前提,探索生态美育的有效形式。

当前我国的生态美育大多以课堂教学为主要模式,将生态美学思想融入语文课的传统文化教育当中,或者生物课的生物学知识教学当中。这一情况说明了生态美育的交叉学科性质,生态美育需要生物学的理论基础,同时也需要人文学科的价值引领。基于这种学科性质,生态美育的实现要求系统完善的教材设计和课程规划,同时应当注意教学活动当中的阶段性问题。当前我国的生态美育意识还比较薄弱,交叉立体的育人模式还未成熟,以课堂为主要阵地实施生态美育,在当下还只能是教育改革的一个目标方向。

其次,生态美育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学习阶段,在全社会全年龄段推广生态美育,才能真正意义上转变人民的生态文明意识,以思想力量变革当前的生产方式,将生态美育的价值落实到现实发展中。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层面上,脱离学校的社会群体更容易受到现代性的冲击,因此更加需要生态美育所提供的抚慰和疗愈,更需要通过生态美育建立意义确信来抵抗现代性和消费主义的侵蚀。也就是说,为了适应当前人民的生态美育需求,我国在现阶段实施生态美育需要开辟出学校教育之外的路径。

最后,生态美育不能脱离实践,但是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将人们带入自然环境当中实施生态美育的条件还不成熟,除了亲身进入自然环境当中,人为创设的情境同样可以以替代性的方式提供实践经验。

生态美育要求多学科交叉研究构建知识体系。生态美育是面向全体人民全年龄段的教育。在当前条件下,生态美育的实践环节应当以传输间接经验为主,实地考察作为辅助手段。自然纪录片可以满足生态美育以上三方面的需求。

在多学科综合培养上,自然纪录片的旁白在提供理论知识的同时往往充满了人文关怀。传达的方式以图式形象为主导,文字知识为辅,潜移默化之中实现了知识传授,知识体系综合全面,教学轻松高效。自然纪录片也可以满足全年龄段教育的需求,由于知识的综合性和图式化,自然纪录片不需要考虑传统学科的阶段性教学问题,面对同一部纪录片,各个年龄段的观众都能够从中获益。针对生态美育的实践需求,现代模拟仿真技术的逐步成熟为自然纪录片的立体化呈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自然纪录片通过VR设备的转换已经可以为人们提供近似于直接经验的实践经验了。

三、自然纪录片的美学意蕴

人类在认识到自身的渺小以及个人力量难以企及的宏大壮阔时就会产生崇高的审美感受。自然界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川日月星辰河流,这些存在超越了时空的界限,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的生命短暂如蜉蝣,而清风明月万古长存。原始自然的形象符合人类审美的一般范式,容易引起人们的审美感受,为人类所接受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中,自然美的审美对象并不仅仅停留在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中国人欣赏自然之美的内容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关系之美往往高于自然实体之美,以完整的生态系统和和谐共存的生态关系为表现形式。

首先,基于“天人合一”的平视视角。

自然纪录片的制作往往需要多种机位组合拍摄,例如用潜水器潜入深海,用机器人深入丛林,或是利用无人机从天空俯拍。多种拍摄机位可以为观众提供摆脱人类生理限制的特殊视角,仿佛人类也融入了原始的自然环境,成为动物族群中的一员。在一部2001年拍摄的自然纪录片《迁徙的鸟》中,导演雅克·贝汉在影片中采取了平视角度对鸟群迁徙进行拍摄,影片中的一些镜头甚至是将摄像机放置于鸟类身上拍摄的,运用鸟类的视角,可以带领观众深入鸟类族群探秘鸟群生活。

王国维提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区分可以用来说明自然纪录片的审美价值。自然纪录片的功能是将自然界的真实面貌诚实地展现出来。在这些影片中,自然万物中最富有生机的原始生命状态被展示出来。观赏纪录片时观众沉浸于其中,不知不觉间进入纪录片所营造的审美空间,摆脱奔波劳累的日常生活状态,融入与自然一体的美妙境界。物我由两忘而同一,这是中国传统哲学所推崇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这种境界将物与我的关系由相互分离、彼此外在的模式转化为交融互渗、不分彼此的模式。“人类中心主义”转向了“生态整体主义”,生态美学中的中国传统哲学的内蕴以一种审美化、形象化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出来。

其次,植根“生生之德”的价值表达。

曾繁仁先生提出的“生生美学”来源于周易“生命的创生”理念。他认为,天地给予人类最大的恩赐是“生”:“对于蓬勃生命力的亲和是人的天性之一,人与自然生态的审美关系也是人的重要本性之一。”中国文化传统欣赏宇宙万物各适其天,在各自的天地间自由翱翔的蓬勃生意。

自然纪录片《蓝色星球》就展示了这样的画面,蓝鸥雏鸟为避免被鲸鱼捕食而奋力学习飞翔,海象为了争夺生存空间抢夺海冰,虎鲸利用团队协作捕食鲱鱼,呈现出一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物霜天竞自由的美丽景象。在另一部自然纪录片《未至之境》中,春天来临,竹子从地下拔地而起,以每天61厘米的速度飞快生长,穿梭于其中的幼年大熊猫跟随妈妈的脚步学习生存技能,认真而努力地让自己茁壮成长。藏狐父亲日夜操劳,照顾自己的四个幼崽,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保护幼崽的安全,用坚韧的毅力守护生命的繁衍。

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儒家提倡的“仁”的思想不仅要由“亲亲”而“爱人”,还要从“爱人”推广到爱天地万物。此时人与天地万物是平等的,并不处于对万物的主宰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结构中,花鸟虫鱼的盎然生机有独特的审美意味,对这种各适其天的生命状态进行观照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审美愉悦,观众在欣赏的同时,仿佛自己也获得了充盈的生命力,与万物一同进入到宇宙生命的大化流行。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自然万物富有生机和活力的美,引起观众对于自由意志和生命活力的感受,从而产生对这种美的珍视和爱护,对自然生物的怜爱之情油然而生,保护野生动物,爱护自然环境就不再是一种外在的规则约束,而是出于内心中对于自然万物珍惜爱护的情感冲动。

再次,展现“和而不同”的思维观念。

自然万物为了应对复杂的自然环境,用一代代的生命智慧创造出自己的生存法则,灿若繁星的生物种群在共同的环境中形成完整的生态体系,对中国传统哲学中“和而不同”的理念作出了本源性的阐释。

在纪录片《微观世界》中,导演用镜头展示了微小生物的生活世界,人类借助这些镜头潜入那些微小生物的生活当中,不再对这些生命熟视无睹,继而发现了微观世界的富饶和趣味。昼伏夜出的蝙蝠不再因为奇怪的外表而面目可憎,反而成为善于利用时间空间进行捕食的生存高手,毛毛虫色彩艳丽、奇形怪状的外表也不再是恶心和恐怖的象征,反而是保护自己的绝佳伪装。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外物进行观照时,往往以自己的价值需求尺度衡量外物。看到一颗古松要注意它的形态纹路是否适合雕刻成贵重的家具,或者是看它的叶和果是否可以入药治疗疾病,人类中心主义的视野遮蔽了一个生动而意义丰满的世界。在自然纪录片中,我们能观赏到自然万物构建的圆满自足的生命世界,因此能够帮助人们突破自己狭小的认知视野,摆脱日常对外界事物的片面认识,能够真正以“无我”的眼光看待自然万物,还原自然万物自身丰富多彩的真实存在。

当下资源短缺成为了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之一,各国之间矛盾冲突的焦点也往往可以归结为对资源和利益的争夺,聚焦在每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同样终日沉浸在抢夺利益的奔波劳顿中。但是在自然纪录片中,影片给我们展示的是各种生物在同一片自然环境中和谐生长的景象。中国人追求“和”的境界,道家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间虽然存在着万事万物,但是都有相同的根源和本质,也就是道。自然万物在同一片天地间,却用自己的生存智慧探寻独特的生存之法,让这片天地呈现出浑融一体。有感于这种和谐的美,人类能够体悟到与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從而真正愿意发自内心地善待他人、善待自然环境、善待野生动物。

综上所述,生态纪录片表现的内容是远离人类日常生活的原始自然领域,很容易带给观众陌生感、新奇感,从而轻松地引导观众进入审美状态。同时,自然纪录片用润物无声的形式将已经与自然隔绝的现代人群重新带回自然的怀抱中,感受人类重返家园的归属感和愉悦感,以一种审美方式,唤醒现代人类与自然的密切联系,使人们重拾对自然的亲近和喜爱。相比于空洞的口号和倡议,以纪录片为媒介加强生态文明意识建设更加有效,生态纪录片带给人们的审美愉悦能够真正使生态文明意识从外部的理论概念转化为人们内心的情感冲动,使外部的强制要求转化为内在的情感需求,最终促成人与自然和谐整生的美好局面实现。

参考文献:

[1]龙静云,崔晋文.生态美育:重要价值与实施路径[J].中州学刊,2019(11):95.

[2]曾繁仁,谭好哲.生态美学的理论构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

[3]楼宇烈校,王弼注.道德经[M].北京:中华书局,2018: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广东省“十三五”社科规划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名称:中国古典文学疾病写作与疾病隐喻的人类学研究,项目编号:GD20CZW03;本文为2020年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成果,项目名称:《文学经典赏析》线上线下混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