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叉融合与创新发展
——兰州大学2020 学术期刊转型与质量发展论坛暨《科学·经济·社会》编委会咨询会议综述

2021-01-02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编辑部

科学经济社会 2021年1期
关键词:刊物期刊教授

《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编辑部

2020 年12 月5 日,由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兰州大学人文社科期刊建设办公室、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科学·经济·社会》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兰州大学2020 学术期刊转型与质量发展论坛暨《科学·经济·社会》编委会咨询会议”在兰州大学顺利召开。来自韩国国立釜庆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所的18 位专家学者、期刊编辑等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参与会议。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院士、兰州大学社会科学处负责人、兰州大学人文期刊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兰州大学《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科学·经济·社会》《敦煌学辑刊》《西北人口》《高等理科教育》《秘书之友》六家人文社科期刊主要负责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编委及相关编辑人员同时出席了会议。

与会专家首先围绕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握时代脉搏,更好地服务大局,进一步明晰了期刊要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使学术创新围绕创新型国家和科技文化强国建设任务,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其次围绕兰州大学人文社科学术期刊的转型、质量发展以及《科学·经济·社会》杂志的改版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各期刊主要负责人向与会专家介绍了兰州大学主办期刊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困境,与会专家则就学术期刊的使命、定位、选题、编辑团队建设、期刊编审、宣传等多层面为期刊出谋划策,提供极具实践价值的意见与建议。会议同时还聘请部分与会专家为《科学·经济·社会》编委,协力推动期刊的进步发展。

一、《科学·经济·社会》期刊理念与定位

期刊宗旨是期刊之灵魂,与会专家普遍认同创办学术期刊必须要做到“志当存高远”,要有大志向、高立意,充分发挥学术期刊的学术信息传播功能,要办服务于国家、有益于人类的好期刊。

严纯华校长表示,兰州大学所办的期刊可以结合西北的禀赋和条件,但是绝不能局限于西北,要做心怀天下的文章。在期刊内容上要以读者的需求为导向,发读者需要看、喜欢看的文章,应“文刊理办,理话文说”。“文刊理办”就是借鉴理工科刊物的办刊方式,在技术手段上、传播方式上进行革新,借助现代的网络技术,使知识、观点能在第一时间得以分享;“理话文说”是将科学、技术、经济等实证性的内容进行升华,从“技”“艺”变成“哲”和“理”。

来自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的鞠实儿教授提出,在甘肃兰州有一份格调高雅,全国人民都爱读的杂志——《读者》,这份杂志没有出现在北京,也没出现在上海,这表明能否办好期刊,不在于所处地方的经济是否发达,而在于是否有一帮扎根学术的人,在于是否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品格。我们需要有超前的思想,能够为我们国家的未来考虑,为人类的未来考虑,我们的学术期刊要成为这样一种思想的载体。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的袁江洋教授提出,历史已经证明,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的根本力量。非理性的力量虽然非常强大,但相互牵杂;理性的力量虽是涓涓细流,但只有理性的力量才能把人类的力量一点点集聚起来,汇成势不可挡的文明发展之洪流。中国科学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特殊的时刻,这是后发国家的科学从跟随走向自强、自立的时刻,是人民自信心建立的时刻,也是学术成就大规模爆发,为经济生产和工业化提供强大支撑的时刻。在这样一个时刻,科学将会发展成为更强大的力量。《科学·经济·社会》这份杂志要应时而立,把握住这个时代,明确杂志的定位与使命,把科学的精神力量、文化价值呈现出来,用科学文化来表达中国文化,用科学来激发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经济创造力!

来自南开大学哲学院的翟锦程教授提出,回顾我国科技进步的历程,大致是先从工程始,工程中遇到的困难上溯到技术科学,技术中遇到瓶颈再追溯到基础科学,最后再上升到哲学层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加快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对经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支撑作用。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哲学研究所。兰州大学的六大刊物也要承担起这份职责,要以刊物为平台,引领和推动西部的科学发展。翟锦程教授还对《科学·经济·社会》提出了三点期望:第一,这份刊物要有高起点。这需要我们的期刊能够依托一批名家、大家;第二,这份刊物要成为一个大平台。能够引领交叉学科向前发展;第三,这份刊物要有大格局。不仅要思考中国的问题,还有世界的问题,乃至于全人类的共同问题。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的段伟文研究员对《科学·经济·社会》提出了四点指导思想:第一,期刊要有理想。人类文明的进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到了一个历史窗口期,在这个阶段要求我们预设未来而思考现代,要立足2020,走向2050,反思2010。第二,刊物要抓问题。抓科学、经济、社会领域的前瞻性问题、基础性问题、重大性问题。第三,刊物要“讲人话”。不玩文辞、不说空话、不讲玄谈。第四,刊物要重传播。要变成传播科学思想与精神的媒介,要有所坚持,抵制媚俗,形成期刊风格。

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的杨典研究员提出,办中国期刊,无论是政治方向、学术导向还是内容建设上都应当坚持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实际。要针对中国本身的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坚持实事求是,在借鉴西方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打上中国烙印,发挥期刊的学术建构和引领功能,推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构建超越西方的、更具包容性与解释力的现代哲学社会科学。

来自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梅剑华教授提出,一个学术刊物应该成为真正的学术交流平台,要真正体现学术上的思想自由,并且要关注当代中国的现实,让每个人读了都有收获。梅剑华教授希望《科学·经济·社会》能够开风气之先,办成一本真正写在中国大地上的期刊!中国大地上人民都爱看的期刊!

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刘世定教授指出,由于受后现代主义等思想冲击,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些伪科学乃至反科学的流行现象。《科学·经济·社会》要以科学为主旨、导向,以科学研究的标准来评审稿件,抵制刊发伪科学及反科学的作品。

(一)找准定位:聚焦国内外实际问题

期刊是否有准确的定位与鲜明的特色是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因素,若定位不准、主题模糊,期刊往往会泯然于众,难以成长为有影响的刊物。针对《科学·经济·社会》的期刊定位与主题选择,与会专家纷纷提供了详细而中肯的意见。在刊物定位上,与会专家普遍建议《科学·经济·社会》应当发挥包容科学、经济、社会三方的优势,以聚焦交叉学科为刊物特色,做从形式到实质的跨学科研究刊物;在刊物主题上,与会专家集思广益,提出了诸如新文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众多与刊物定位相符的重点、热点主题。

严纯华校长提出,《科学·经济·社会》这份杂志从定位上而言,第一是“科”,第二是“经”,第三是“社”。“科”即是要将现在所重视的“技”提升至“理”,再上升至“哲”,讲究科学的文化和科学的精神;“经”是人文与科技的综合,也包括外在的环境因素,这就是“社”。因此在期刊主题上,严纯华校长建议,在科学领域要关注科学的方法论问题及科学与文化、环境的关系问题;在经济领域要关注经济之规律,经济与社会、与文化的关系问题;在社会领域要关注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国家欠缺的问题、社会困扰的问题。

杨典研究员指出,从国外期刊的发展规律来看,几乎所有长久生存的期刊,都会从综合性开始而逐渐分化,形成其特有的领域定位,因此,《科学·经济·社会》这个刊物也要找到其特有的定位;从《科学·经济·社会》的名字来看,包含了三个领域,但并不应该是三方面内容简单算术性的累加,而应是三个领域的互动、综合、交叉。在刊物选题标准方面,杨典研究员提出了“重要”“新颖”“有趣”三原则。“重要”就是政策重要性、现实重要性、理论重要性;“新颖”就是视角新、议题新、方法新;“有趣”就是题材要有意思。在具体选题上,杨典研究员建议《科学·经济·社会》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热点现象,这些技术已经渗透到政府、企业、日常生活、高等教育等各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日益技术化;还要关注社会的金融化问题,在当下,金融活动已经突破了企业和经济部门,而渗透到政府、个人、家庭、高等教育方方面面,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与金融相结合,极大地增强了金融和经济活动对社会的渗透能力;要关注平台经济的社会影响问题,平台经济一方面方便了生活、提高了经济效率,另一方面也挤压了个体经济,正面与负面影响同在;要关注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现在依然有很多中小企业扎根县域发展,形成了特殊的县域经济现象,有必要探讨其社会基础、文化基础;要关注乡村治理、乡村经济发展等问题,如今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乡村治理之中,改变了乡村的信息交流方式、改善了乡村的社会面貌,也促进了乡村的产业发展,出现了乡村旅游、乡村电商等乡村经济现象。这些问题的探讨都非常适合《科学·经济·社会》的特色定位。

(二)突出主题:做交叉研究的示范区

来自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的邱泽奇教授指出,《科学·经济·社会》这份期刊有三个特点:第一,该期刊是主题性的刊物,一方面能回避专业性刊物受众狭窄与综合性刊物受众分散的缺点,但不易找准刊物特色,也不容易找准与刊物匹配度高的作者群;第二,该期刊是一份跨学科的刊物,但要避免做成杂刊、拼盘刊物;第三,当下科技、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社会形态、结构,而这份杂志贯穿科学、经济、社会三领域,正好契合了这一时代主题,是一本适宜培养新型学科的潜力刊物,可以做成新型学科的孵化器、交叉学科的大本营。在刊物主题上,邱泽奇教授指出,《科学·经济·社会》可以建立三大板块,即“科学+技术”“科学+经济”与“科学+社会”。“科学+技术”是要关注科学发展的规律性及其转化为技术的经济路径和社会路径;“科学+经济”则是从科学的角度来研究经济,需要更多地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将社会维度加入科技驱动的经济发展之中,也就是要把技术产生经济效益的过程看作社会过程来对待;“科学+社会”方面要回避纯粹的科学社会学的极端性,回避其偏重社会的哲学思考而较少关注社会的现实之缺陷,要关注科学与技术如何转变成社会后果,观察科学技术如何通过技术路径转化为对社会的影响。邱泽奇教授还建议将三大板块通过专题化的方式来处理,总体上做到“一头一尾”,“一头”是回应三个领域提到的问题,“一尾”是从学科基础上对三个领域进行建设,以此来使得刊物实现真正地跨学科。

鞠实儿教授提出,《科学·经济·社会》要关注学科领域中的重大紧迫问题,主要是当前科学、经济、社会领域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重大变化和出现的重大问题,即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社会阶层的变化问题。如在当下的社会中,手机之类的工具已经像器官一样变成了人不可分的一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表现出的线上面具和线下实际的不同角色,表现出人的复杂性;信息技术与垄断性科技公司的发展导致的商业、金融、医疗等运行方式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社会的变革又导致人的观念变化。这些都是在新的背景下需要重新权衡的问题,要以新的理论、新的视角来进行研究。

袁江洋教授提出,在《科学·经济·社会》三方面的主题之中,还应该再加上“文化”这一元素,以科学作为中轴、枢纽,继而指向经济、指向文化、指向社会。在三方面的交叉中,不光要做加法,还要做乘法,不仅要有想法,还要有研究深度。在从科学到经济这一方向上,要探讨前沿科学对经济的驱动,关注如数据经济、智能机器、人工智能等热点话题,此外还要对过往的经济现象作哲学反思,研究如稀土行业之类的老的行业、企业的发展史;在从科学到文化这一方向上,要探讨科学与文化的关系,关注过往文明史中呈现的科学对文化的推动,关注中国脱贫事业中体现的科学、文化关系等;在从科学到社会这一方向上要关注科学与人类文明进程的关系。

翟锦程教授提出,兰州大学在人文社科领域有六份期刊,各期刊应相互配合,形成刊物体系,做到错位发展,互补发展,并以六大刊物为平台,引领和推动西部发展。对于《科学·经济·社会》来说,技术哲学始终应是本刊物的主题;此外,科技、经济、社会是一个三角,其核心的内容主要是哲学与文化,因此,又要以哲学、社会学为中心,向其他学科辐射,走交叉学科发展的道路。在《科学·经济·社会》的刊物主题上,翟锦程教授提出需要关注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的改变,如生产方式的改变而导致生产关系的调整,以及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等问题;要关注量子科学的发展,探讨其是否会对社会生活产生改变,对人类思维方式产生影响;要关注大数据的发展带来的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引发的个人隐私及其他科技伦理问题;要关注中国经济从脱贫向小康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发展、社会转型、社会治理问题,而这些问题都需要从哲学、社会学的角度进行深入思考研究。

(三)形成特色:关注重要领域前沿问题

段伟文研究员提出,《科学·经济·社会》在刊物定位上首先需要找到合适的对标刊物,比如《探索与争鸣》对标的是《文化纵横》,《科学与社会》对标的是《哲学分析》,要在内容及办刊方式上向类型定位相近的对标刊物学习。在内容建设上要突出热点,关注前瞻性问题、基础性问题、重大性问题,如当下比较热门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人机关系等问题。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郦全民教授提出,在刊物定位上,《科学·经济·社会》应当与《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科技哲学的专门性刊物作出区分,形成自己的特色,比如可以与教育部新文科建设的导向相结合,做交叉学科的研究,要将数字化的方法与技术化的手段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问题中去。在期刊主题上,不能太分散,要有相对明确的一些主题,可以关注新文科的主题点,如计算法学、计算社会学等新点;关注量子社会科学,用量子思维、方法来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这是近年来国外社会科学研究中新兴的一个领域;另外还要关注如“数智技术”之类的新学科热点。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刘永谋教授提出,做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需要有问题意识,要抓住近一两年领域内大的走向与重要问题,《科学·经济·社会》可以重点关注这样一些主题:如对疫情的反思,这是近年来最大的突发事件,涉及科学、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领域;又如在我们身处的技术时代中,要关注技术时代中新技术带来的各种挑战问题;要关注领域热门问题,如因技术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的去世而引发的对斯蒂格勒技术哲学及其未来的探讨问题;要关注新文科的主题点,如数字人文、数字社会科学等话题;作为世界第一工程大国,要关注对工程与工程师的反思问题,这依然是学界有所忽视的领域;要关注技术与艺术、新技术与社会治理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还应当关注统计哲学与社会测量等相关问题。

刘世定教授提出,《科学·经济·社会》应定位于跨学科研究,要做真正的跨学科、交叉学科的研究,寻找不同学科之间方法与理念的交叉,寻找其有机的联系与沟通,要避免做成拼盘式的跨学科。在主题特色上,应该以思想与技术并重,这个技术,不是科学的最终转化结果,而是科学研究中的技术,科学研究要通过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达成认知目标,而这一系列的技术是支持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因此,要对科学研究中的思想与科学研究中的技术二者进行重点关注。

来自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的李煜教授指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所谓的数字科技推动的时代,不管是经济形态还是社会组织方式乃至人的心灵都处于一个改天换地的变化之中,这是当下社会研究的风口问题,需要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来回应与解释,这不是一个或某个专业化分割的学科能回应的问题,需要的是跨学科的探索与研究。而这也应是《科学·经济·社会》应有的定位,在目前较为通行的“科学技术社会”(STS)学科框架下做进一步的拓展,真正做到跨学科的融合,从不同的学科对前述问题进行回应,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进行碰撞、进行协同、进行融合,给出最好的解释。

来自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哲学系的何杨副教授提出,《科学·经济·社会》这份期刊的主办方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只包含哲学与社会学两个专业,在经济方面会有所缺失,且学校也已经有了偏重经济的《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那么是否需要改变杂志的定位,妥善处理经济方面的内容?这是需要在期刊定位上首要考虑的问题;他还提出,《科学·经济·社会》在定位上要打破学科的边界,做跨学科的研究,更重要的是以问题为导向的研究,聚焦在问题之上。

二、《科学·经济·社会》稿源问题与职业运营

正如来自韩国国立釜庆大学芮东根教授指出的,参加此次编委会咨询会议的专家们对《科学·经济·社会》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在期刊定位、选题上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但期刊能否办好,关键还在于是否将思想付诸实践,是否做到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经营刊物。在如何办刊上,与会专家们也纷纷出谋划策,从切身经验出发,从期刊的稿源、版式、周期、文章体裁到期刊的投稿、审稿、出刊流程再到编辑团队建设上提出了全方位的意见与建议。

(一)把握办刊核心,吸引优质稿源

稿源工作是办刊工作的核心,没有优质稿源,期刊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长久生存,与会专家们在稿源工作上给出了诸多建议。段伟文研究员提出,在稿源上,首先要做好情报工作,调查期刊涉及哪些学科?在这些学科有哪些突出的学者?这些学者是哪些院校毕业的?他们又有哪些优秀学生?这些学者的写作习惯又如何?情报调查不是简单的网页搜索,而是要具体找人约谈,也可以做一些问卷调查,只有如此才能对期刊所涉学术领域的情况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地吸引优秀稿源。有了相应的情报,还需要有相应的措施将信息利用起来,段伟文研究员提出要做到精耕“学源”,即对学者、学科、学会等学术资源进行精细耕作。在学者资源上,可以通过举办论坛的形式抓住核心作者,带动期刊;在学科资源上,要进行相关领域的学术资源调研;在学会资源上,要与相应领域学会如“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等多做沟通交流。从而广泛借助各种学术资源推动期刊的发展。

与会很多专家表达了与段伟文研究员相似的观点,指出了外部学术资源对稿源的重要性。芮东根教授、李继东教授、梅剑华教授、刘永谋教授都提出,在早期稿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组稿的形式来扩充优秀稿源。芮东根教授建议,可通过顾问咨询会议等多种形式将更多的专家、作者纳入期刊体系,在刊物的主题确定以后,可邀请该领域权威专家作为临时执行主编或共同执行主编参与期刊编辑,要提供足够的策划基金、稿酬,让相应的专家负责组稿。梅剑华教授指出,办刊物重要的是要找对人,人找对了文章也就找对了,建议充分利用座谈会的方式,邀请相应领域专家座谈,就专家们感兴趣、擅长的主题进行约稿。李继东教授建议,《科学·经济·社会》应每期着重突出“科学”“经济”“社会”中一方面的主题,邀请相应领域的专家主持相应主题,供稿或帮忙组稿;刘永谋教授建议在邀请相关领域专家组稿的同时,还要提前公布近期期刊的主题,对相应主题的文章优先刊用,从而吸引相关稿源。此外芮东根教授、李继东教授、吕鹏教授都强调了举办学术会议对期刊的重要性,建议通过举办聚焦于科学、经济、社会领域的学术论坛来选取优秀稿件,同时也能加强期刊的影响力。来自丝绸之路知识产权港公司的冯治库董事长还强调了内在资源对稿源的重要性,指出在稿源上还必须要自己培养人才,培育作者,开发新思想,培育真正有创意的文章,并建议设立相应的奖项,对优秀的文章进行奖励,以此来吸引好文章,并真正体现知识的价值。

(二)丰富文章体裁,扩充期刊内容

在刊登文章的体裁与类型上,部分与会专家建议可以刊登如访谈、译谈、书评乃至随笔形式的文章,指出这些文章形式不仅能扩充稿源,还可以多样化地扩充期刊内容,保留一些珍贵的学术思想。梅剑华教授提出,在刊登文章的体裁上可以考虑多样化,刊登对谈、访谈、译谈形式的文章,内容上可以是前辈学者的访谈,或者是前辈学者参加的跨学科对话,记录他们的思考以及对年轻学者的指引,还可以是札记,这种形式能很精炼地把思想直接呈现出来。何杨副教授认同了梅剑华教授的观点,提出在文章体裁上可以利用笔谈、访谈等形式,多刊登一些与前辈学者的对话,这样既能保持老先生们的思想,也有助于开辟自己的学术传统。芮东根教授提出,在文章体裁上还可以刊登书评,选择好的学者来给好书写书评,能够体现刊物的思考倾向,起到介绍期刊本身的作用;也可以刊登对话、访谈,这类文章既能够提供有效的信息,也可以使刊物内容饱满,有血有肉。吕鹏研究员提出,在文章体裁上可以刊登一些短论、短文章,也可以发一些如学术会议或学界动态之类的消息,此外还可以刊发一定的翻译文章,可以在稿件不足的情况下,保证一定量的高质量、高引用文章。

(三)健康高效运营,健全专家审稿

除了主动吸引优秀稿源之外,很多与会专家还建议《科学·经济·社会》要在出版周期、格式要求、投稿、审稿流程上做好工作,降低期刊的投稿成本,做到公平、公正审稿,真正吸引到好文章。严纯华校长提出,在期刊的时效性上,人文社科期刊需要学习理工科期刊的时效原则,如一个月能得到初审答复,三个月能得到录用与否的结果,被录取后六个月能见刊;在审稿上,要确立三审三校的基本原则。要关注文章的创新性,正确看待外审意见:外审意见不是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更重要的是帮助作者完善文章的意见与建议。

对严纯华校长提出的期刊时效原则、审稿原则,与会专家表示了普遍的认同。邱泽奇、刘世定、李继东教授都建议《科学·经济·社会》要从目前的季刊改为双月刊,甚至是月刊。邱泽奇教授指出季刊虽然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文章编排、打磨,但是刷新率不够、存在感不强,而好的文章更倾向于投向于见刊较快的月刊或双月刊期刊,因此《科学·经济·社会》有必要在出版周期上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只有如此才能保持刊物的存在感,增加稿源量。邱泽奇教授提出,如果实行纸质双月刊在前期存在困难,可以采用折中的办法,将全部文章网上发表,再选择一半文章纸质发表。刘世定教授与李继东教授也指出,通常期刊的出版周期与稿源会存在负相关的关系,出版周期越长,稿源会越少,如此会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在周期上,一定要改为双月刊,甚至是月刊。此外,社科院杨典研究员、吕鹏研究员、中南大学吕鹏教授、复旦大学李煜教授都共同强调,要在投稿、审稿流程上作出革新,最大化地方便作者投稿。杨典研究员提出,要充分利用数字化的技术手段,做到投稿、审稿、外审都在线进行,还需要建立比较严格的外审制度,不问投稿人的出身,从而做到学术独立、公平、公正,真正促进期刊学术质量的发展。指出在审稿上通常应该送两份外审,意见统一便通过,意见不一致再送第三个专家。吕鹏研究员建议,要重视期刊效率,提高审稿、定稿速度,此外应当取消在参考格式上的繁琐要求,办友好型的期刊,从而吸引作者投稿。李煜教授指出,《科学·经济·社会》目前的版式,尤其是参考文献的格式,显得较为老旧,可以参考西方或国内比较好的杂志的参考文献格式,要尽量做到方便于作者写作、修改。吕鹏教授同样提出,在文章格式上要降低作者的投稿成本,可以一开始投稿的时候不做特定的格式要求,在确定用稿后再进行格式修改。

与会专家普遍指出《科学·经济·社会》需要重视文章的创新性,要给真正有思想、有新意的文章提供刊登的平台。刘世定教授提指出,在期刊的文章类型上,超越常规有较大创意的文章通常较难找到刊登平台,《科学·经济·社会》应该为此类文章提供刊登渠道,从而形成示范效应,确立期刊声誉,吸引好的文章。对于此类文章,需要建立合理的辨识机制,目前通行的匿名评审制度难以胜任这一职责,可以考虑施行文章答辩制度。即对此类难以判断的文章,邀请专家组成答辩组,实行作者答辩制度。并指出这样的作品答辩在国外有颇多先例,也挖掘出了一些非常优秀的研究成果,这种方式值得《科学·经济·社会》效仿。梅剑华教授提出,在文章的思想上也要做到多样化,可以百分之八十的空间刊登主流思想、观点的文章,百分之二十的空间留给创新思想、边缘思想的文章。有很多有价值的思想都可能是在边缘,必须要给这样的思想以发挥的空间。在文章类型上,吕鹏研究员还建议要积极刊登年轻学者,乃至研究生、本科生的优秀文章,助力年轻学者的成长,并应该为超长文提供刊登的平台,使学者的学术思想与观点能够得到充分阐释。

在栏目设计上,过往的《科学·经济·社会》采用的是三个学科领域的文章并列刊登的方式,显得较为零散。对此,与会专家们也有较为一致的意见,提出每期应侧重某方面的主题,增加期刊的专题性。严纯华校长提出,在栏目设计上,每一期应该设计一个主题,而多期的文章内容有连贯性、可读性。郦全民教授也指出,在期刊的栏目上,每期应该确定较明确的主题,并形成较为固定的栏目,从而改变之前栏目零散的缺陷。李继东建议,在期刊的栏目设计上可以安排固定栏目与弹性变动的栏目相结合,每期应着重突出“科学”“经济”“社会”中一方面的主题。刘永谋教授建议,除固定的栏目外,还要开辟专门栏目来刊登专题性的文章,使期刊能紧扣时事。吕鹏研究员还提出,在栏目设计上可以给一些专门的数据库及研究议题开设专栏,对相应的文章优先刊用,从而吸引相应稿源的文章。

与会专家还普遍建议《科学·经济·社会》充分利用当下的新媒体形式,建立专门的期刊网站与公众号平台,加强宣传工作,提高期刊影响力,扩大稿源。刘永谋教授指出,要突破期刊稿源不足的困境,首要的就是要提高期刊名气,扩大影响力。因此,必须要加强对期刊的宣传。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如运用网站、公众号等多媒体手段来进行期刊宣传,也可以将期刊文章进行网上发表,从而增加期刊的曝光率与文章的影响力;还可以通过举办选题会、专题论坛等扩充期刊的人气、稿源及主题。段伟文研究员提出,要应用各种媒体形式对刊物进行宣传,可以办号外期刊,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将访谈、会议、编辑花絮等内容刊登出来,将杂志变成信息的载体与媒介。杨典研究员提出,在期刊的宣传工作上,可以充分利用网站、微信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并指出,网络内容与期刊纸质内容不一定要完全相同,比如在微信平台办公众号,其可以是学术化的形式,刊登期刊文章,也可以是非学术化形式,刊登如科技、经济、社会方面的时事热点内容,这样就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平台,可以有效地提升纸质期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何杨副教授建议,可以借助其他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平台对期刊进行宣传,这样能较迅速地提高期刊名气,如果是自建公众号,可以在公众号上发布期刊目录及重点文章,并提供相关文章的下载,以方便读者的阅读。吕鹏教授建议,在宣传工作上,要尤其注重新媒体宣传,可以模仿国外的期刊,鼓励作者将其文章做成具有艺术效果富有感染力的小视频、音频、课件,在网站、公众号上进行发表。

此外,针对期刊的刊名、文章数目、文章的标题形式、出刊流程等诸方面的问题,与会部分专家也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及建议。对于《科学·经济·社会》此一刊名,芮东根教授提出,如果将来有改刊名计划,那么必须要提前构想其修改方向,要与兰州大学其他刊物一起统筹规划,理顺刊物定位。郦全民教授提出,《科学·经济·社会》的重心应该是在技术方面,需要更突出的是技术与文化、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因此需要考虑刊名是否有必要进行修改的问题。此外,郦全民教授还指出,在文章格式上,之前刊登的文章大量采用副标题的形式,应尽量减少副标题的使用。杨典研究员指出,目前的期刊评价体系普遍把文章数目作为期刊影响因子的重要指标,文章数目越多,期刊影响因子就会越低,因此,有必要研究各大索引的评价标准,文章数目需要大幅减少,至少应减少到每期十篇左右,这样才能增加期刊在各种索引中的评分,提高期刊影响力。在出刊的具体流程上,何杨副教授给出了很具有现实性的建议,指出要重视出刊流程,避免封面、扉页等的印刷、内容错误;在出刊后文章要及时寄送人大复印资料,及时报送知网、万方、维普等论文数据库,以避免文章延后上网。

许多与会专家还指出,期刊的健康运营必须要有一支专业、负责、有效率的编辑团队来保障,提出了对于编辑团队建设的建议。严纯华校长表示,人力资源的缺乏是目前学术期刊普遍存在的现象,因此需要扬长避短,技术方面的工作,可以充分依靠学生,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能部分缓解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学术方面的工作则可以借助“外脑”,编辑部则需要联系“外脑”,连接“外脑”,同时自己也需要学习、进步,主导期刊的发展。杨典研究员、何杨副教授、李煜教授都指出,学术期刊的编辑专业性强,必须要有专业的编辑来完成。杨典研究员提出,学术期刊是传播媒体中的一种特殊媒体——学术传播媒体,办学术期刊是一项很专业化的工作,因此需要学习相关内容,如经典媒体的知识和新媒体的经验;学术期刊又是一个小组织,有完备的体系流程,比一般组织更具有难度、复杂度,因此作为期刊主编,要进行管理上的研究与学习,研究期刊经费、组织、传播、出版、生产、发行的流程与规律,要进行期刊的平台建设。并指出,办刊有价值要求、经验要求、知识要求,因此需要至少有一位专业编辑,再充分依靠老师与学生,相关的编辑人员都要经过充分的培训、学习、交流,才能胜任期刊编辑工作。何杨副教授指出,编辑不是简单地做各种事务工作,编辑就是站在学术前沿的人,因此必须要把编辑和编务区分开来,进行专业的工作。李煜教授也提出,对于学术期刊,需要有能力且有活力的专业编辑来完成期刊编辑的专业性事务,不能只有教学科研人员兼职。对于如何有效地进行编辑团队的建设,冯治库董事长也提出了具有实践价值的建议。他指出,编辑部也应当进行机制改革,要建设公平、公正、有担当的编辑团队。编辑不应该是等着稿件上门的人,编辑需要是放低身段征求稿件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把杂志办好。

此次兰州大学2020学术期刊转型与质量发展论坛暨《科学·经济·社会》编委会咨询会议历时一整天,在会前与会专家们对兰州大学诸期刊尤其是《科学·经济·社会》的情况作了非常充分的了解,在会议中也对各期刊提供了非常周详且有实践价值的意见与建议。面对与会专家们的热情帮助与竭力支持,主持《科学·经济·社会》编委会咨询会议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暨《科学·经济·社会》主编陈声柏教授对与会专家们表示了诚挚的感谢,并对各位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做出了回应,提出了《科学·经济·社会》的改版与发展思路。对于严纯华校长、鞠实儿教授、袁江洋教授等专家学者提出的《科学·经济·社会》要有大志向、高立意的期刊宗旨,陈声柏教授表示了充分的赞同,他指出,《科学·经济·社会》这份杂志创办之初,本身是有较高的立意的,而如今杂志的宗旨逐渐淡化、定位变得模糊,需要通过期刊改版,重塑宗旨、找准定位,这也是邀请各位专家参与咨询会的目的之一。对于邱泽奇教授、鞠实儿教授、袁江洋教授等诸位专家普遍提出的对期刊定位的建议,陈声柏教授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表明很赞同各位专家提出的做跨学科、交叉学科的期刊定位,指出袁江洋教授提出的以科学为中心的定位、翟锦程教授提出的以哲学为中心的视角、郦全民教授提出的以技术为中心的出发点,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冲突,三位教授提到的“科学”“哲学”“技术”都并非狭义上的概念,而是广义上有交集的概念,这也是《科学·经济·社会》的立意所在,从问题出发,做到真正的跨学科。对于邱泽奇教授、刘世定教授、李继东教授提出的将期刊从季刊变为双月刊的建议,陈声柏教授表示了完全的赞同,坦言三位教授完全说服了他,表示这也正是期刊咨询会的意义所在,与会专家突破了编辑部原来的视野局限,给予了很多很好的建议。并表示期刊将会启动从季刊改为双月刊的举措,希望各位专家能够在稿源上给予帮助,从而使期刊能顺利地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对于刘世定教授提出的通过答辩方式来评审有争议的创新性文章,陈声柏教授也表示了认同,提出将来会在《科学·经济·社会》的文章评审过程中进行实施,希望与会的各位编委、专家能够参加到这样的文章答辩中,共同发掘优秀的文章。陈声柏教授对各位专家提出的“新文科”“计算社会学”“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期刊主题表示了感谢,称这些选题抓住了时下的热点、重点,为期刊近期改版提供了丰富的选题资源。对专家们提出的编辑团队的建设问题,陈声柏教授表示,《科学·经济·社会》不仅会建设一支专业的编辑队伍,也会建设一支强大的编辑队伍,与相应领域的专家进行对接。陈声柏教授还专门感谢了冯治库董事长对《科学·经济·社会》一直以来的关心与资源上的支持。

陈声柏主编重点提出,《科学·经济·社会》杂志会以“崇尚科学精神,追求世界真知;注重学科交叉,聚焦前沿问题”为宗旨,为海内外不同志趣的研究者,提供一个探索世界真知的展示平台,并将会在以下方面下功夫:

第一,做优秀学术成果的培育者。发挥编委专家学者的资源优势,通过选题策划、论文实践、研讨交流等方式,搭建学术平台,促进更多创新型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脱颖而出,既为可持续高质量办刊打下人才基础,也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

第二,做良好学术生态的营造者。期刊将弘扬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摒弃逃避现实、闭门造车、坐而论道等不良风气,坚持学术研究的问题导向,引导作者围绕真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做大学问、做真学问。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回答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澄清模糊认识,更好发挥培根铸魂、析事明理的作用。

第三,做时代发展变迁的记录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期刊需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做伟大时代的记录者,期刊要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书写好、呈现好这个时代的伟大壮举,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在解读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构建中国理论上施展抱负。

第四,做好走出去战略的助推者。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国际社会尤其是国际学术界观察了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情况的主要窗口,也是展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一方面紧密跟踪国际学术前沿,聚焦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发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声音;另一方面要向国际顶尖学术期刊学习,加强国际间学术期刊的交流合作,善于与国际期刊交流对话,讲好中国学术发展故事,展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新形象。

陈声柏主编进一步表明《科学·经济·社会》将不负各位的支持,会把大家提出的意见真正落实到位,通过改版使期刊扬帆再起,希望能与各位专家一道,协力办好《科学·经济·社会》。

猜你喜欢

刊物期刊教授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田教授种“田”为啥这么甜
刘排教授简介
刊物贺词
系列刊物介绍
期刊审稿进度表
从这期刊物开始,《家庭影院技术》已经迈入第二十一年!
读者论坛等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