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心中的开封城墙

2021-01-02马福星

资源导刊(信息化测绘) 2021年5期
关键词:竹篮槐花城墙

◎ 马福星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开封人,我深爱着生我养我的家乡。这里不仅有风景如画的清明上河园、六朝皇宫龙亭公园、天下第一塔铁塔、碑刻之冠翰园碑林、千古名园禹王台……还有最能体现开封人不屈不挠精神的开封城墙。

开封城墙是中国现存的仅次于南京城墙的第二大古代城垣建筑,全长14.4公里。数百年来,开封城墙虽历经水患与兵燹,但其规模、格局甚至重要位置从未改变。它见证了这座古城的兴衰荣辱,是每个开封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坐标。

儿时的开封城墙,如同这座辉煌落幕的古城一样,显得有些沉寂和破败。城墙四周城垛缺失、夯土塌陷、杂草丛生,不少居民和单位背靠城墙圈院建房,开封城墙当年的雄姿早已荡然无存。但是这里,却成了我童年的乐土。

春天一到,城墙周边的一片片国槐林里挂满了白色的小花,淡淡的幽香让人觉得心情舒畅。大人们领着小孩儿,一手挎着竹篮、一手拿着竹竿,穿行在槐树林中,为的是采摘最鲜最好的槐花。孩子们则在一旁追逐嬉戏,好不快乐。爱美的小女孩儿,会从大人们打落的槐花枝里,拣出自己觉得最漂亮的一串儿戴在耳边。没过多久,一朵朵洁白的槐花就装满了小竹篮。大人们收获的是春天的美味,孩子们则收获了快乐,这是春天的礼物,更是“城墙老者”的馈赠。

暑假里,我们约上胡同里的小伙伴儿起个大早,来到城墙附近玩耍。早晨的城墙坡地上绿草茵茵,各色的野花点缀其间,草尖上的晨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微风吹来,带着淡淡青草的芳香。我们在草地上捉蚂蚱、捕蜻蜓,玩打仗的游戏,在树荫下粘知了,在大树下寻找小蛇的踪迹。快到半晌午,我们就带着各种“战利品”回家。虽然个个都成了泥猴,但却体会到了最纯真的快乐。

秋天,我们来到城墙边,在落叶里找寻最漂亮的一片,把它做成书签珍藏;在开始泛黄的草地上寻找最大最圆的蒲公英,把它拿起放在嘴边轻轻一吹,帮助蒲公英的“孩子们”开启新的旅程;在沙土堆里,我们仔细寻觅白茅根的身影,为的是品尝那一丝久违的清甜。

冬日,一场大雪过后,我们会来到城墙边打雪仗,会用从家里带来的大米、绳子和筐,学着从书上看来的方法捉麻雀。可忙活半天,我们一无所获。为了把浪费大米的罪恶感降到最低,我们天真地以为把大米种在土里,来年就会长出更多新的大米。积雪的下面是泥土,泥土里蕴藏着一个个孩子的美好愿望。

时间来到2021年,当初那群在城墙边玩耍的调皮孩童,如今大部分都已人到中年。开封城墙也随着当地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央和省、市各级政府先后投入巨额资金,对城墙本体进行修复,并整治城墙周边环境,修建城墙绿地公园。

现在,经过精心修缮后的开封城墙,整体面貌更加规整、美观,展现出了它的壮观和雄姿。城墙内外两侧,绿树环绕、芳草茵茵、鸟语花香,各式各样的休闲步道穿行其间,体育健身、娱乐休闲设施分布其中,形成了“一段城墙一段景,段段美景各不同”的格局,城墙成了开封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绝佳去处。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蜿蜒巍峨的开封城墙,承载了一个城市的记忆,守护着开封人的精神家园。在城墙边玩耍的孩子一代又一代,但城墙带给他们的那份快乐从未改变。

愿我们用心守护好开封城墙,守护好心中的这份宁静与快乐。

猜你喜欢

竹篮槐花城墙
小竹篮里的秘密
彩色竹篮
槐花花开
赶路的槐花
有老人
槐花吃过,这个春天就完整了
槐花
残破的城墙
在城墙上画画
650岁的南京城墙申遗进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