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

2021-01-01汤朝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22期
关键词:预防性护理认知度妇科

汤朝阳

【摘要】目的:探究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98例,随机分组,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对比两组病患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认知度、护理满意度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采取预防性护理对预防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促康复以及改善病患认知度、满意度有显著效果。

【关键词】妇科;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性护理;认知度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22-0111-02

妇科患者术后因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处于高凝状态等因素影响,极易形成深静脉血栓,进而致使其他脏器栓塞,危及患者生命健康、影響其术后康复。为预防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开展护理过程中需有意识加以预防、干预[1-3]。本研究探讨预防性护理服务对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及术后康复的影响。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长沙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19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分组。对照组99例患者年龄36~50(42.36±5.13)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8例、子宫腺肌瘤17例、卵巢良性肿瘤12例、宫颈癌14例,卵巢癌14例,异位妊娠14例;观察组99例患者年龄35~52(42.49±5.21)岁,其中子宫肌瘤患者29例、子宫腺肌瘤16例、卵巢良性肿瘤11例、宫颈癌15例,卵巢癌15例,异位妊娠13例。两组病患各基线资料(年龄、肿瘤类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1)术前检查未见深静脉血栓;(2)符合手术指征并展开手术救治;(3)患者及其家属知悉此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存在认知障碍、沟通障碍;(2)合并心、肺、肾、肝等其他脏器严重病变;(3)存在造血系统、血液系统疾病;(4)近期开展外科大手术;(5)术前2周使用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即展开体征监测,密切关注病患各项体征数据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同时展开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即为病患及家属详细介绍疾病相关理论知识、疾病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施行健康教育干预过程中主要采取一对一口头宣教、发放宣教手册、播放宣教视频等形式,并耐心解答病患疑问。另一方面,指导病患遵医嘱用药,并引导病患积极配合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观察组开展预防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术前。①术前宣教。为患者详细介绍手术方案、病情、手术注意事项等,并强调术后可能并发深静脉血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同时耐心解答病患疑问,提升其认知度同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②术前心理疏导。为避免病患因恐惧、不安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开展,需在评估病患情绪状态后针对性展开疏导,告知病患维持情绪稳定的重要性。(2)术中。①保暖护理。为避免术中应激,需做好术中保暖工作,如加温输注液体、铺放保温毯等。②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为预防因手术时间过长所致术后深静脉血栓,若病患手术时间超过2 h,需调整病患体位,使其头部低于手术台10°~15°,以促静脉血液回流,同时于下肢部位加垫6 cm 沙袋确保病患腿部高于手术台,进而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③体征监测。手术全程,密切关注病患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需及时反馈信息给医生。(3)术后。①强化术后体征监测。手术结束后,详细记录病患体温、心率等体征数据,同时每12 h进行1次下肢周径测量,并密切关注病患皮肤温度、下肢肤色,一旦发现异常需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②强化术后宣教。在为病患耐心解释术后注意事项同时,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需尤其注重介绍预防措施,如展开体位变化、饮食调整、早期康复运动等措施。③体位干预。全麻术后在麻醉师指导下,清醒后采用自由体位,即平卧位,垫枕平卧位,侧卧位,低半卧位,早期翻身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深静脉血栓健康宣教育,指导患者弹力袜使用及踝泵运动,有效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④饮食护理。术后以低脂肪、高热量、高纤维的流质饮食为主,后逐渐过渡至普食,同时鼓励病患多饮水以促排便。⑤早期康复运动。指导病患正确深呼吸训练、横膈运动,并辅助病患展开腓肠肌、比目鱼肌按摩。结合病患术后康复状况尽早展开膝关节、足踝部主被动运动,每日坚持15~30 min。⑥预防护理。在调整体位、饮食的同时,需避免静脉反复穿刺,使用高刺激、高渗药物时可改用静脉输注方式治疗,进而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

1.3评价指标

(1)对比两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

(2)对比两组病患术后康复时间,即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3)以问卷评估其预防知识掌握程度,问卷包括发病原因、疾病症状、高危因素、预防措施、自我护理,各指标分值为0~20分,分值越高则预防知识掌握度越好。

以问卷评估其护理满意程度,评估内容包括护理安全、护理态度、预防结果、术后康复,各指标分值为0分~10分,得分高则满意度高。

1.4统计学方法

以 SPSS 21.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 n(%)表达,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当 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2.02%(2/99)低于对照组8.08%(8/9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病患康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病患术后各康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两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认知度评分比较

观察组病患术后深静脉血栓预防知识认知度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两组病患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病患护理满意度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深静脉血栓为妇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极易致使机体肺、脑等脏器栓塞,进而严重危及病患生命健康。导致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为血管内皮损伤、血流瘀滞、高凝状态等,为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注重为患者提供系统、全面、预防性的护理服务[4-6]。

常规护理多围绕疾病症状展开,缺乏系统性、灵活性,相比之下预防性护理服务针对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有针对性开展全面、系统的护理服务[7-8]。对妇科手术患者展开预防性护理服务过程中,结合疾病特点并注重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施行预防性、全面的护理服务。机体血管内皮损伤后致使血小板、其他凝血因子于损伤处聚集,进而导致静脉血栓。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的主要原因有直接机械性损伤、刺激性药物、感染性损伤等。为避免因血管内皮损伤所致术后深静脉血栓,需避免静脉反复穿刺,使用高刺激、高深药物时可改用静脉输注方式治疗[9-12]。同时为避免因术后持续卧床休息所致术后深静脉血栓,需适当抬高病患下肢20°~30°以促静脉血液回流。同时通过间断按摩以促下肢血液循环,避免因血液淤滞所致术后深静脉血栓。通过早期展开康复锻炼以促患者康复同时达到避免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目的。另一方面,高凝状态下机体静脉血栓发生率亦增高,为避免因高凝状态所致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需有意识调整病患饮食,减少脂肪、糖类、胆固醇摄入同时多摄入纤维素、维生素食物[13-14]。

综上所述,开展预防性护理可预防妇科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对促康复以及改善病患认知度、满意度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俞洁,郑婉.护理干预预防老年妇科肿瘤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观察[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9,6(17):176,178.

[2]姚瑨玮.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对妇科肿瘤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29):82,198.

[3]陸燕.全程护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1):98-100.

[4]周培明,林少敏,冯素多,等.妇科截石位术中和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5):897-898.

[5] 朱格红,马敏,康腊,等.围术期综合护理在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20,26(5):887-889.

[6] 董小倩,纪越.循证护理在预防腹腔镜妇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2):328-329.

[7] 陈祖云,徐嘉,董树华,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710-1712.

[8] 王洁梅,李思春,许雪妹.围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1):175-176.

[9] 杜华.围手术期预防性护理干预预防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4):73-74.

[10]李才吉.抗栓袜结合屈伸运动预防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体会[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2):345-346,349.

[11]赵沛仪,黄咏妍.集束化护理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9,16(14):93-95.

[12]汤莹,罗海莺.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27):234-235.

[13]陈阿真,陈小苑,陈兰珍.集束化护理干预在妇科腹腔镜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5):223-224.

[14]李芳,王媛,张伟华.弹性袜联合抗栓泵在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中的应用[J].血栓与止血学,2017,23(6):1041-1043,1046.

(收稿日期:2021-04-11)

猜你喜欢

预防性护理认知度妇科
护士对卫生经济学评价的认知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1 100例初产妇妊娠期保健认知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预防性护理在颅脑外科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预防性护理在老年呼吸内科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术后患者静脉导管感染中的临床效果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