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杨海燕:绽放在“一带一路”上的“水电玫瑰”

2020-12-31吉意

伴侣 2020年12期
关键词:大坝海燕巴基斯坦

吉意

她17年奔波在海外,每年在国际水电工程一线的时间都在200天以上。她主持、负责设计的工程项目分布在自然条件恶劣,饱受疾病、自然灾害和战争困扰的南亚、东南亚、非洲、中东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位不服输的“女汉子”还争当“一带一路”的先行者,主持研究的多项水电工程关键技术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中国企业“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立下卓著功勋。

清华才女不畏艰险

做“一带一路”先行者

杨海燕是1992年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的高材生。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她已经是公司副总工程师、设计总工程师。

提起自己能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杨海燕笑言这得益于我国水电工程“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在“走出去”战略的引领下,国家水利部直属的中水北方公司承担了大量国外水电设计项目。2003年春节上班后的第三天,杨海燕来到公司老总办公室,她开门见山地说:“老总,这次公司去海外竞争工程项目,我可要打头阵啊!”老总愣了愣,没有立即答复。杨海燕是公司的技术尖子,本领过硬,可她毕竟是个女同志,而且孩子还不满3岁,让她奔赴国外工程现场,有点于心不忍。但在杨海燕的一再坚持下,公司老总终于表态同意。此后,杨海燕每年在国际水电工程一线的时间都在200天左右,最长的时候甚至超过300天。

“海外工程的难度不仅在技术,更在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的恶劣,以及疾病、自然灾害的困扰。”杨海燕负责的项目分布于南亚、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工作和生活条件的艰辛超乎想象。在尼泊尔考察期间,她和同事所住的地区没水、没厕所,只能将就着不洗脸,和衣而睡。有一次,在东南亚某国施工,越野车停在山路尽头,眼前湍急的河流上只有一根宽不足一米的圆木,山涧左侧是峭壁,右侧则是深渊。向导一个箭步跨了上去,一行人手拉手硬着头皮闯了过去。杨海燕小心翼翼行走在独木桥上,止不住地心惊肉跳。在去工地的路上,她时常会遭遇道路塌方和滚石的危险。她还曾多次穿越非洲国家的原始森林,面临野兽、毒蛇等危险……同事们赞叹,没想到杨海燕待人接物温婉谦逊,说话柔声细语,却是个令人刮目相看的“铁娘子”。

和杨海燕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感慨:“我们外出时,许多偏远地区根本没有通行道路,男同事去都觉得艰苦,杨海燕却总是身先士卒,经常一个人去现场考察。”项目经理回忆说:“杨海燕是个很拼的人。有一次前往巴基斯坦的项目现场,工地距离伊斯兰堡370公里,路特别难走,花费了大约14个小时,杨海燕凌晨才到达伊斯兰堡,但第二天大清早仍然坚持前往现场。”

有个男同事问杨海燕:“条件如此艰苦,还面临各种危险,你一个女人怕不怕啊?”杨海燕直言:“说不怕是假的,有时甚至会躲起来偷偷落泪,但困难总可以克服,咬咬牙就过去了!”在她看来,这些艰难困苦有利于自己的成长。

在国外工作的一半时间,她几乎都是在安全形势严峻的巴基斯坦度过,尽管是在军队警察荷枪实弹的保护下工作,可日常生活中还是会经受恐怖袭击的威胁,在巴基斯坦高摩赞和杜伯华水电站施工期间,杨海燕经历了印巴冲突、2004年人质绑架事件、2005年南亚大地震和2010年特大洪水。一次她和同事在野外考察工程,途中遇到了一头狼,两人赶紧点亮火堆,才逃过了一劫。

17年间,杨海燕每年飞行十万余公里,往返于非洲、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国家和地区,在悬崖峭壁旁进行工程查勘,在恐怖袭击频发的环境中坚守水电建设一线。她先后参与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40多个国际水利工程项目的投标、合同谈判及工程设计工作,是国际大工程的“技术主心骨”。“中水”公司老总赞扬说:“杨海燕是我们公司的‘金字招牌,她以精湛的技能,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一次次出征,经受了磨砺和考验,在共商、共建、共享、共赢的‘一带一路建设征程中,不断绽放出铿锵之美。”

攻坚克难

圆巴基斯坦百年梦想

打开世界地图,巴基斯坦的版图就像一条走廊,一条连接中国与阿拉伯海的陆上走廊。从另一维度看,这不仅是连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经济走廊,更是一座连通中国与世界的橋梁。中巴经济走廊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高摩赞大坝是巴基斯坦人的百年梦想,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人提出建设构想,以解决当地防洪、灌溉和发电问题,但始终未能如愿。直到2003年中国人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堪称世界奇迹的高摩赞大坝才拔地而起。大坝的设计者正是杨海燕。2013年9月,巴基斯坦人民的“百年梦想”工程,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竣工,杜伯华水电站机组开始发电。在隆重的庆典仪式人群中,总工程师杨海燕百感交集,她躲在一旁任凭喜悦的泪水在脸上姿意横流。

作为先行者,这是杨海燕在“一带一路”沿线第一次承接的国际水电工程项目。其往事历历在目:当年凭借扎实的水利水电专业背景,加之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她作为中水北方公司早期赴海外的设计总工程师,带领设计团队踏上了前往巴基斯坦的攻坚之路。巴方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包括一座133米高的大坝和水电站。水库库容大,可为农田提供灌溉用水,兼顾防洪抗灾,水库总库容14亿立方米,是巴基斯坦第一座碾压混凝土曲线重力坝。杨海燕说,“高摩赞工程”是中方2003年第一批“走出去”的项目,因为是竞标项目,被商务条件苛刻、不熟悉国际标准、语言沟通不畅等难题所困扰,同时“高摩赞工程”的坝址还位于高地震区,河谷狭窄且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当时众多中西方专家断言,要建成如此高的拱坝,是不可能的事。

一到现场,果然难题接踵而至。高摩赞大坝坝址建在高地震区,地质条件相对较差,岩石“硬、脆、碎”,大坝的稳定分析和应力分析难度极大,国内外科研机构纷纷望而却步。这时候,有人劝杨海燕放弃。“不!别人退,我们不退。巴基斯坦人民的‘百年梦想需要我们来圆,国家电力绿色扩容需要我们来实现。”杨海燕斩钉截铁地说。可在高摩赞大坝枢纽工程、杜伯华水电站中标的设计合同中,明确规定要采用欧美技术标准,而杨海燕那时对这个技术标准一无所知。“下决心‘啃!”杨海燕扬起倔强的脸庞。

“当时想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但是许多科研机构都感觉项目难度太大不愿意接手。”但杨海燕没有泄气,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从收集国际通用技术规范起步,翻阅大量英文资料,不断学习欧美国家水电技术标准,以期实现标准对接。花费将近20个月的时间,反复论证大坝体型,经过大量分析计算绘制出英文版设计图纸,成功解决了苛刻的合同条款带来的问题,尤其解决了复杂地质条件下高拱坝设计的难题。当杨海燕将设计方案递交到业主工程师面前时,业主工程师震惊了,立即签字批复。“成功了,通过了!”杨海燕热泪盈眶。2011年底,高摩赞大坝枢纽项目主坝建成。自2013年6月杜伯华水电站发电以来,运行良好,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西方专家竖起大拇指:“杨海燕,了不起!”

在“中巴经济走廊”,杨海燕带领团队创下了一项又一项的奇迹。达苏水电站是巴方技术难度最大、总装机容量和总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能够有效改善当地电力、灌溉短缺状况。为解决达苏水电站图纸批复问题,杨海燕带领设计人员途经乌鲁木齐、伊斯兰堡,用时17小时跨越300公里危险而又崎岖的山路抵达现场,与业主工程师对接。当按期拿到批复文件的那一刻,杨海燕长吁了一口气。在巴基斯坦阿扎德帕坦水电站项目中,作为团队的唯一女性,杨海燕忍受着摄氏50度的高温进行前期地质勘查,最终设计出合理方案,将厂房地下洞室群由“五洞室”改为“一洞室”,节省投资6000多万美元,增加发电量约10%。她还解决了塔贝拉四期32米钢板桩围堰等世界罕见难题。

“水利玫瑰”

倾注事业彰显家国情怀

当有人问及杨海燕最难的事情是什么时,她并没有谈及施工中艰苦的环境,而是“中国标准”的建设。杨海燕说,刚到国外,语言问题、设计理念问题、技术标准问题等都让工作受阻。中国较少有国际认可的技术标准,而一味借鉴国外标准有时难以体现中国的设计理念,推进中国特色的技术标准非常必要。“一定要让中国水电建设标准走向世界!”这是杨海燕立下的誓言。顶着西方国家在关键核心技术标准上封锁的压力,她咬紧牙关,一点一点收集国际通用的技术规范,“啃”下大量英文资料,尽力对接欧美国家水利水电标准,已完成20余项标准规范的编译及研究工作。在一次次与美国、德国、法国、日本等老牌国际咨询工程师交流中,杨海燕不失自尊、自信,不断推动中国水电技术标准走向世界。外国专家敬佩地说:“很少见像她这样有韧劲、有毅力的知识女性!”2018年杨海燕组织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孟加拉等6国55名技术官员、专家来华交流,致力于中国标准“走出去”。

自2003年以来,杨海燕就“抛下”不满3岁的女儿,奔走在国际水利水电一线和“一带一路”沿途国家,照顾家庭的重任落在了丈夫的身上,每趟从国外回来,女儿对她都很生疏,她对家来说就像是“局外人”。一次春节刚回家,杨海燕放下行李就去抱女儿,可女儿却躲到了一边,双眼瞪着她,怯生生地像在看一个陌生人。父亲在一旁让女儿快叫“妈妈”,可女儿始终不吭声,这让杨海燕十分难过。有一年夏天,女儿生病住院,杨海燕在国外无法脱身,只能干着急,她便跑到僻静处大哭了一场。17年间,她每年都在异国他乡,为项目工程奔波。当思念蔓延时,杨海燕会更加拼命地工作,用这种方式排遣孤独和寂寞。“让中国的技术经验通过我们的工程获得认可,让中国的水电工程技术赢得世界喝彩!我们的付出很值得。”

多年来,在多个工地來回奔忙、大小会议反复研讨、图纸文件不断堆积中,杨海燕当初承诺家人“只是出个短差”已经变成了十几年的聚少离多。为了保证项目进度,她曾连续300多天在海外,即使是春节都未能回国与家人团聚,她错过了女儿成长过程中的许多人生重要节点。谈及家人,杨海燕泪水涟涟,言语有些哽咽:“我们刚出去时很难,特别想念家人……但每个人都一直记着对水电事业的初心和对祖国的忠诚。能做一名‘一带一路建设的先行者,我感到很自豪!”杨海燕坚毅的脸庞绽放出笑容。

杨海燕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巾帼标兵等十多项荣誉。女儿吴楚菲说:“小时候一年也见不到几次妈妈,对‘妈妈这个词几乎没什么概念。”在2019年10月“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颁奖典礼上,杨海燕带着女儿来到现场,吴楚菲这才第一次了解到妈妈的工作。当她知晓母亲在全国405位科技大伽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2019最美科技工作者”时,吃惊地说:“妈妈,没想到你这么厉害啊!”母亲获得如此高的殊荣让吴楚菲很惊讶,也特别兴奋,“因为此前妈妈从未提及与工作相关的事,我也不知道妈妈经历的那些艰难困苦,不清楚她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今天妈妈获得如此殊荣我开心极了,更替妈妈感到骄傲。”听到女儿的夸奖,杨海燕倍感欣慰,心头一热,眼眶湿润。“女儿终于理解了我。我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我长年在国外,都是丈夫、婆婆帮忙照顾着女儿,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我这17年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责编/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

猜你喜欢

大坝海燕巴基斯坦
大坝:力与美的展现
Friendship
大坝利还是弊?
赏春
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