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干预策略研究

2020-12-31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陈发金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手机游戏五年制心理学

江苏省连云港中等专业学校 黄 慧 陈发金

近年来,由于网络的覆盖,手机游戏以炫酷的色彩与画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与形式,成为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最受欢迎的娱乐方式之一。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出现了课堂上偷偷玩手机游戏,下课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玩游戏,甚至凌晨仍然在玩游戏的现象,这导致很多学生白天学习没有精神,疲惫不堪。虽然学校制定了相关规定约束学生玩手机(如手机入手机袋),但收效甚微。为了引导学生放下手机游戏,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学习,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研究方法了解了其手机游戏成瘾倾向现状,并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提出了干预措施。

一、积极心理学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帮助

(一)积极心理学是关注人性积极层面的科学

20 世纪末,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倡导研究心理积极的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解读人的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积极的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人获得美好生活的方法并探索人的健康人格发展途径。

积极心理学呼吁心理学应该实现从消极心理到积极心理模式的转换,关注并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学的六大美德包括: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与爱、正义、修养与节制和心灵的超越。积极的品质是人们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积极心理学的目的就是要研究人的优点及与其相应的价值。实际上,发扬人性的优点比消极的指责和治疗疾病更有价值。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

1.“游戏成瘾”的定义

手机游戏可以是在线或离线、单机或团战进行。手机游戏成瘾是一种持续或复发性游戏行为,成瘾现象体现在:随着游戏控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游戏优先于其他日常活动和兴趣。

2.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共同特征

手机游戏成瘾学生有以下共同特征:一是不能控制时间,每天花大量的时间玩手机游戏,并随着游戏的晋级丝毫不觉得疲倦,相反精神兴奋。二是渴望玩手机游戏,当不能玩手机游戏就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坐立难安等症状。三是健康水平下降,长时间玩手机游戏使得大脑中枢持续处于高度亢奋状态,血压升高、体内激素水平失衡、视力下降。四是能认识到沉迷手机游戏的危害,但不能自拔。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现象

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应用一种更开放、更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的潜能和动机,重新分析手机游戏成瘾并提出积极的解释。一是游戏成瘾学生长时间沉迷游戏不知疲倦,说明做事专心,具有高度的专注力。二是沉迷于手机游戏“闯关”说明学生喜欢挑战,希望快速获得成就感。三是“开黑”进行游戏组队团战,说明学生内心渴望交朋友被关爱,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笔者发现,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性的影响:与同伴没有共同语言

现在五年制高职学生用人“机”互动代替了人际互动,在同学交往的过程中,人际互动能力越来越弱。同学们虽然在游戏中能畅所欲言,组团对战能打得火热,但是面对面却不知道如何交往,性格相对内向敏感,交际困难的同学更容易手机游戏成瘾。

(二)环境的影响:希望能融入同学之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校五年制高职学生基本达到了人人都配手机。学校单调枯燥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压力使玩手机游戏成为学生释放压力的一种方式。当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都在玩手机游戏的时候,玩游戏能够很快融入同学之中。

(三)学习动机的影响: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

五年制高职学生学习没有强烈的成就感,倾向于通过游戏闯关不断感受来自游戏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在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后,人们追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最终达到自我实现需求。在手机游戏打造的虚拟世界里,学生可以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打造自己的战队,甚至可以结成网络情侣,得到了在现实生活中所得不到的成就感。

(四)家庭环境的影响:缺乏父母有效的监管

很多家长对手机游戏缺乏了解和体验,同时没有科学的教育方法,对五年制高职学生不能进行合理的引导。加之大多数家长忙于工作,有的家长在外地工作没有办法陪伴在孩子身边,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与监管,缺少亲情的滋润,手机游戏成了五年制高职学生亲密的玩伴。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游戏成瘾干预策略

五年制高职学生是未来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怎样有效地帮助他们克服手机游戏成瘾问题,已成为当前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当务之急。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以自身的力量和积极的心态寻找生活的幸福与学习的意义,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手机游戏成瘾的问题。

(一)个人层面:培养积极人格,养成良好的游戏习惯

积极心理学主张人的生命系统是一个开放的、自我决定的系统,它既有潜在的自我冲突,也有自我完善的内在能力,个体一般都能自我决定其最终发展状态。自我管理是学生“自省、自悟、自控”的过程。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首先,学生要学会保持积极阳光的心态,能够较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始终保持乐观的态度,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不足,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人格。其次,学生要学会客观地自我分析,了解自己的个性与能力,对于手机游戏成瘾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减少玩游戏的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学生要明确自己五年高职毕业后能达到的技术水平和技能等级,通过SWOT 分析后科学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并努力实现,增强成就感,实现出彩人生。

(二)学校层面:合理引导,推行积极的干预策略

1.团体辅导

我校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利用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根据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每学期至少开设一次以“合理使用手机、预防沉迷手机游戏”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开展“高职生活早规划”“梦想在这里起航”“练焊枪绣花,承工匠精神”“拨开手机游戏迷雾,养成规则意识”等系列主题班会。建立积极进取的班风,通过团体辅导促使同学之间进行互动与交流,实现被辅导者心理上的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最终激发学生向上、向善的心,培养乐观的思维方式。

2.个性化辅导

学校心理咨询室针对手机游戏成瘾的来访学生,进行了个体心理咨询。首先进行心理测评,了解其手机游戏成瘾的情况及程度,其次利用沙盘游戏反映学生的内心世界,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个性化的辅导方案。例如,在心理宣泄室通过智能呐喊仪进行负面情绪宣泄,转化焦虑情绪;在舒适的音乐放松椅上,通过聆听音乐放松心情、改善睡眠,达到心理与生理的同步放松;通过智能VR 观看心理视频,进行脱敏训练,逐步提升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最后,心理教师对来访学生档案进行存档,并跟踪调查五年制高职学生手机成瘾干预情况。

3.活动育人

我校结合五年制高职专业特色,成立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例如,“工业机器人”社团、Inventor 三维机械设计社团、数控车工社团、悦读阁、无人机社团等,让五年制高职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拓展社交渠道,培养新的兴趣点,逐渐降低对手机游戏的依赖。此外,我校精心挖掘“红色文化”中有关理想信念的经典题材,对五年制高职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意志品质与当代工匠精神所具备的敬业、专业、耐心、专注、执着、坚持、创新、创造等精神特质和价值追求的精神教育。通过实践体验的教育方式,引导高职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以及现代工匠精神,并对其学习态度、方法、价值取向等产生积极影响,以此对手机游戏成瘾学生起到引导作用。

(三)家庭层面:建立积极的家庭关系

和睦融洽的家庭氛围对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具有巨大作用,因此,我校通过家长会、微信群等充分完善家校合作机制。第一,如果发现有沉迷手机游戏的苗头,家长不要一下子断绝。突然断绝会让孩子的情绪和心理都没有办法适应,预防手机游戏成瘾是靠疏,而不是靠堵。第二,父母和孩子共同制定“远离手机游戏,回归亲情”监督卡,让孩子远离手机游戏,家长以身作则,首先做出承诺。第三,家长尽量抽时间多陪伴孩子,亲情的养育是不可替代的,学校和家长应一起多方面监管,共同守护。

猜你喜欢

手机游戏五年制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让手机游戏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播新渠道
手机游戏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分析
三年制高职生与五年制高职生学习力比较研究
五年制高职企业实习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CBS教学模式在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尘肺病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手机游戏业务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