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十大原则
——以基础素描训练为例

2020-12-31福建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汤川玮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画具形体原则

福建省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学校 汤川玮

战国时期著名教育家荀况指出:“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荀子·儒效》)俗语有云,“百闻不如一见”,示范教学形象、直观,学生一见豁然开朗,为此它在中职学校技能教学中备受各科教师的推崇。尽管长期以来美术课堂示范教学成了公认的学习美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然而一线美术教师没有将这独特的优势发挥好,而是简单地把美术课堂示范教学当成范图的现场制作,以致还有许多观察力正常、模仿力正常的学生没学会。由此中职美术教师必须根据中职生的实际特点,深挖美术课堂示范教学的本质,探索中职生能够吸收的示范原则,让每一位中职生都能更好地理解和吸收。那么如何才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吸收得更好呢?笔者认为课堂示范应遵循以下十大原则,现分述如下。

一、步步跟踪原则

示范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模仿。当前职专学生上课注意力普遍不够集中,跟着教师示范进行模仿大多无法从始至终,往往跟几步后,就有学生因跟不上教师的步骤而途中放弃;也有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觉地分散到别处去了;更有一部分学生开始装作很认真地模仿,几分钟之后拿画笔的手就变成拿手机的手。因此教师示范时必须步步跟踪学生是否跟上来了,时时刻刻注意停下来监督和提醒学生,看看学生模仿是否到位,看看哪些学生因水平原因跟不上、哪些学生思想开小差根本没去模仿,还有哪些学生提前画了好几步了。

二、画具一致原则

众所周知,不同的画具所产生的画面肌理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这种画具所达到的效果,另外一种画具怎么也达不到,即使同种画具也会因品牌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偏差。倘若教师示范的画具与学生模仿的画具不同,那么学生再认真、时间花得再长,也难以达到教师的效果。当学生尽力后看到自己的画面效果与教师的效果还是不像时,就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有问题,这对于本身就不够自信的中职生来说,无疑是泼上了一盆冷水。因此教师上课之前一定要考虑到示范工具和模仿工具的一致,要求学生带上相应的画具,上课时也不妨接过学生手中的画笔在学生的画面上做示范。

三、难点重复原则

在完成一幅画的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难度系数是不一样的。同一组静物也一样,有些地方明暗交界线一眼就能看得出,有些地方似是而非,连教师分析起来都很吃力。显然难度大的地方中上程度的学生画起来还相当困难,难度小的地方可能一般程度的学生都不在话下。难度大的地方学生不可能看一遍示范就掌握,所以教师示范时一定要把难度大的地方单独画几遍,让学生也单独跟几遍,跟到会为止。倘若学生还跟不会,千万别为赶进度而勉强去画下一步,应在这一步中多做些停留,多留一些时间让理解能力本就薄弱的中职生去琢磨、去消化。

四、边讲边画原则

画画和了解其他事物一样,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学生看到教师示范时心中也难免会问:老师这一笔为什么这样画?为什么先画这几笔,而不是先画那几笔?尽管上理论课时学生已经懂得了绘画的基本步骤和原理,但是具体的每一步、每一笔为什么要这样画,学生心中还是没有底,对于究竟怎么画才算理论联系实际心里也没谱。如果教师在示范时没有边画边说明,并结合学生已知的理论知识进行对照详解,学生即使看完了,充其量只能知其然,照样不知其所以然。其结果必然导致作画时模棱两可下笔犹豫。

五、步骤细化原则

按照目前通识的作画步骤,一幅素描大致可分为构图、打形、大体明暗、深入刻画、整体调整五个步骤。这五个步骤之间跨度大、变化突然,很难从画面上看到一步步渐变的影子。从构好图到打完形之间,其变化就像两幅画,这就足以让中职生无所适从,因为原来是简单的几根线(构图),一步就变成纵横交错、密密麻麻的线(打完形)。面对成好几倍增加的线条,面对一根根摆放讲究的线条,学生肯定弄不明白哪几根先画、哪几根后画、哪几根留到最后画。其他各步之间变化更是如此。因此每两步之间还要细化,多设好几步,让学生懂得一步一步是怎么变过来的。这样学生真正地懂得一步步演变的来龙去脉,才会有果断下笔的勇气。

六、取材典型原则

提高素描的基本功源于长期而又刻苦的训练,尽管它没有捷径可走,但是训练内容不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着训练的效率。不同的形体结构都有针对基本功训练的相应模块,训练球体来了解五调子变化要比训练立方体的效率高,训练立方体来理解透视变化规律显然比其他形体效率要高。同样,在书法教学上训练“永”字来理解笔画和结构也比练其他的汉字效率高,20 万字的名著看一本肯定比看好几本同样字数的小说强。职专生本身学习效率低,画画磨蹭,如果时间允许,有好几倍的时间,当然可以不择对象就画,问题在于其他科目还要耗去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留给美术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美术教师在示范内容的选择上需要动点脑子,思考什么形体多画、什么形体少画,什么形体画完抵得过好几个其他形体,什么形体画得再多也没用,画什么形体目的是解决什么问题,哪些形体画好了就可以触类旁通了。

七、步骤规范原则

初学的学生则不然,必须要按照正规的步骤一步接一步地画完,因为正确的步骤始终要求保持整体的关系,使画面该出现的要素及时出现,不该出现的要素推迟出现。这样便于学生作画时一步步对比,有了充分的对比才能在下一步及时发现前一步的问题,而不是到快画完了才发现前几步没画准确。如果美术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时,在学生面前“秀功夫”有意从局部开始画,不一会儿就完了,这样学生看了肯定是一头雾水,连自己原有的正确作画理念也会产生动摇。因此教师示范时一定要放下架子按照正规步骤,一步一个脚印,一步踩实一步,一步让学生看懂一步,一步为下一步做铺垫。

八、笔迹清晰原则

清晰的笔迹不仅如实地记录了整个作画的过程,而且很容易分辨出哪里是起笔、哪里是行笔、哪里是收笔,哪一组排线先画、哪一组后画,这个物体的暗部共有几组排线、那个物体的中间调又有几组排线,甚至一个物体共有几组排线都看得一清二楚。当学生看到清晰的笔迹,十有八九就知道从哪里开始画,这样临摹起来就胸有成竹。

九、错误预防原则

素描调子中常见的错误犹如人身上的常见病一样,非常容易染上,而且这些常见错误的染上是在不知不觉中出现的。以学生现有的注意力是难以避免的,以学生现阶段的造型能力是难以克服画面的形不准的问题的,以学生现有的调子把控能力是难以克服“脏”“灰”“花”“糊”“焦”“松”“板”“浮”“平”等常见毛病的,所以教师示范时应该及时将常见的几种错误提前给学生讲清楚,做到错误以预防为主,而不是等到出现错误了再返工。

十、轮流观察原则

教师的角度(视点)和最远学生的角度(视点)至少差2—3 米,就会出现学生观察到的形状和教师画面上的形状不一样,会出现教师能看得到的面学生根本看不到的情况,也会出现教师没画到的面学生却能看到的情况。全班学生又不可能在同一视点看教师的示范,所以教师示范时需要让学生分批进行观察,让学生在相同的位置观察感受与教师原先的观察感受一致,这样学生才会更好地理解教师画画的用意。

俗语有云:“傻瓜过年看邻居。”显然模仿可以让一般智商的人群很快学会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尽管美术技能的模仿比过年的布置难度大得多,美术技能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对刚入门的中职生而言无疑是一条最实在、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尽管以上十条原则无法保证所有中职生都能学好,但对没有基础、无从下笔的中职生来说,其至少可以认真跟着教师画到最后,尽管他们一开始画跟得不是很像,但是长时间坚持下来相信他们一定会有明显的进步。

猜你喜欢

画具形体原则
运用画具提升色彩搭配能力
噼啪噼啪泡泡画
西夏文形体研究述略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鸡霉形体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早期形体训练对产妇产后形体恢复的积极效果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惹人喜爱的原则
形体与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