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索

2020-12-31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许春新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议题高中生教学方式

福建省连江华侨中学 许春新

随着教育的改革,新课标提出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要求教师能够为学生设置以议题活动为主体的政治课程,从议题着手,为学生精心设计一些教学活动,以此达到统一教学和评价的目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其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议题式教学方式是高中政治学科课程的重要教学手段,教师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方式,通过议题的引入和引导,为学生打造一个开放、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并做到有效价值引领。本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一话题讨论和探析。

一、议题式教学概述

议题式教学,就是结合教材针对某一种主题或者某种方向的内容应用讨论和交流的方式展开教学,并能够适当地结合实际生活,选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又有实践价值的素材来进行教学。让同学们面对矛盾性较强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在“议”中启发自己的思想和内心,同时帮助其实现知识和能力以及素养的同步提升。议题式教学遵循了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它在课堂上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同时,议题式教学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能够让学生充分地融入其中。高中政治作为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与一般的课程不同,需要同学们不仅能够掌握基础的知识,还要能形成一定的政治认同,树立正确的三观和思想,同时要具备法治意识和科学精神。而通过议题式教学,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的,让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最终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高中政治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教学内容死板无趣

在目前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很多教师使用的教学方式十分无趣,导致学生听不进去,经常走神。教师教学的内容大部分来自课本,只是单一地遵循课本上的知识和考试考点内容进行“填鸭式”的教学,这让学生十分反感且容易感到疲劳。于是,学生对政治渐渐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注意力不能够良好地集中在课堂上,出现走神的现象。教师的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自然不会提高。同时,对于学生政治观念的培养,没有做到潜移默化地渗透,缺少融合实际生活进行教育。教师通过单一的理论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自行了解、学习,这样完全是空洞和毫无意义的。

(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给予学生个人思考和学习的空间太少。在提问的时候没有注重结合实际进行提问,或者问题过于简单化,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进行回答。同时在课堂组织小组教学的时候,也只是走形式。虽然课堂的氛围变得活跃生动,但是学生的个人收获却很少。再加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互动,有时一味地否定学生提出的问题、驳斥学生的想法,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

(三)注重教学的结果,不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

即使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应试教育仍然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在高中这样重要的学习阶段,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成绩,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忽略了对其能力的培养以及方法的传授。同时也轻视了对其综合能力和正确思想观念以及心理品质的培养。这也是目前高中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策略

(一)结合教学内容举例,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

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时,能够让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用教材内容找出相关的主题议题,通过议题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培养其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产生真诚情感。高中生作为未来的主要人才和社会建设者,培养其政治认同素养对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高中生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思想和三观,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己所看到的事实和结果,所以,教师在运用议题式教学的时候应该结合实际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并将其良好地与教材相融,为同学们选择合适的议题,让大家能对内容产生兴趣;选择的内容要具有教育性,能切实对同学们发挥一定的政治教育作用。

例如,在学习高中政治“生活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国家”这一课中,涉及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针对政治自由这一话题展开议题式教学,让大家讨论“人们的言论自由该不该受限?需不需要为自己的发言负责?”这一话题。很多高中生的认知有限,就会结合身边的事情举例,但是并没有足够的说服力。教师就可以举出一个大家都了解的例子进行教学。比如针对学生熟知的微博,对于微博中网络语言暴力导致某明星抑郁这个案例,教师可以摘取一些言论让大家进行分析,让同学们意识到并认同:言论自由应该受到法律的限制,人们应该为自己的发言负责。

(二)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

高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他们大多数比较有个性,对于某一件事情容易固执己见,难以改变。所以教师要能够应用议题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素养,让他们针对某一件事情不要一味地固执己见,要具备多变和开放的心理,能够尊重事实规律,坚持真理,避免诡辩,要按照现有的事实依据进行讨论,培养他们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政治“多彩的消费”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意识到什么叫正确的消费观,教师可以让大家针对“某件商品很贵,对你来说并没有太多实际用处,买了之后会让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只够吃面包和泡面,但是你特别喜欢,该不该买?”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有的高中生认为消费就是为了舒适和精神享受,偶尔花很多钱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来收藏是可以的。有的高中生则为认为钱应该花在刀刃上,或者应该花在有用的地方,不要一味追求没有实际用处的事物。教师可以让大家通过科学理性的分析得出个人结论,对于有道理的说法,教师就可以给予肯定。

(三)应用法治案例,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素养

法治意识素养培养是非常重要的,要让高中生能够知法、守法,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念。很多学生对于法律的认识不够全面,教师就可以结合他们身边的案例让大家意识到法律的重要性。

例如,在学习“政治权利与义务”这一课时,为了让同学们知道自己具有什么样的权利和义务,并能够学会遵守和使用,教师可以结合大家身边存在的案例进行教学。比如针对校园网络暴力这一议题展开议论,让同学们分析受到暴力伤害的主人公拥有哪些权利,怎样做才能够保护自己,为自己维权;施暴的同学需要触犯了什么,需要付出什么代价。以此让学生提升法治意识,巩固学生遵纪守法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激发其人民当家做主的责任担当

公共参与就是培养高中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使其能够乐于为国家服务,誓死捍卫国家的主权。告诉大家,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例如,在学习“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宗教政策”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围绕“民族关系”这一议题展开教学。结合一些案例让大家进行讨论,告诉大家要坚决反对挑拨民族关系以及制造民族矛盾的行为,让每个同学都意识到祖国的领土和尊严都是不可侵犯的。通过案例,让每个同学坚定“中国一点儿都不能少”的民族团结意识,在有不法分子恶意挑拨我国的民族关系和觊觎我国领土时,能够为民族团结的维护献出自己的一分力量和支持,并具备积极维护民族团结和捍卫领土的基本意识。

总而言之,在政治课的教育中,教师要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情况和学生的个人情况及特点来进行教学,不要把教学方式过于固定化和模式化,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千篇一律和枯燥乏味。适当结合议题式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进行思考,使其针对相关的知识内容进行深度探索和挖掘。同时,要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不断创新教学方式,以此努力推动议题式教学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议题高中生教学方式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