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2020-12-31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中心小学傅梅英

亚太教育 2020年2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学方式游戏

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蛟洋中心小学 傅梅英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念要及时转变,以学生的阶段特点和对于知识的认知情况为教学出发点,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由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在思想上比较单纯,对于事物的认知也比较简单,面对大部分偏向于公式化的理论知识的数学科目的学习来说,容易在主观上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教学出发点,结合实际采取与学生契合的游戏教学方式,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知识上的传授,更要同时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教学课堂塑造得生动有趣,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学会适当地运用,锻炼学生动脑思考的能力。本文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以及游戏教学法运用的必要性入手,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展开阐述,针对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一、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现状

当前的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存在明显的弊端,尤其是数学课堂教学的氛围以及学生的学习问题尤为严重,低年级数学教学发展较为滞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数学基础教学发展。

首先,受传统应试教育固化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的教学观念相对滞后,过于凸显自身的教学主导地位,沿用以往的板书或者口头讲解的形式进行知识传达,教学形式单一。由于数学是一门偏向于抽象化的学科,部分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枯燥,大多以公式为主,低年级学生由于思维不成熟,很难对知识产生深入的理解,做不到对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掌握,教师也容易忽视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和心理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下降,难以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

其次,教师的教学方式没有及时创新,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在知识传授时偏重于理论知识的阐述,忽视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没有结合实际的情况,更没做到以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为基础在教学技巧方面深入探索,只是简单地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数学知识,缺乏自我主动意识,小学低年级阶段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得不到提升,学习效率低下。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小学生的年纪小,对事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合理地运用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开拓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念感,也能在游戏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另外,小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很容易受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教师利用好游戏教学可以使课堂环境更加和谐,教学充满趣味性,使学生在较短的课堂时间内牢牢掌握数学知识,促使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下积极进入学习的状态,发散思维,从而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三、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中的运用

(一)活跃课堂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思维

在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氛围作为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辅助条件,以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轻松的学习氛围为基础,让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数学课堂上进行学习,提升学习的主观意识,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因此,教师就可以通过游戏教学的形式,改善传统教学课堂的平淡和单调,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知识的欲望,逐步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利用游戏使学生思维更加富有逻辑性和灵活性。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游戏中添加创新的元素,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游戏方式,使数学知识与游戏巧妙结合、互为优势,不断吸引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知识的学习。

同时,教师也可以在重点难点的知识传达上,结合游戏或者穿插游戏,来达到学生对知识全面认知和掌握的教学效果,也可以利于游戏强化学生的知识认知,做到数学知识的巩固与提升,以此来增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因为年龄较小,而且处于启蒙教育阶段,很难对一件事保持长时间的关注,所以,在课堂上游戏与知识点的穿插运用,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紧张感和厌倦感,不断形成积极的因素带动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上从始至终跟上教师的步伐。

(二)组织游戏活动,锻炼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

数学作为一门较为抽象化的学科,具有明显的逻辑特点。但由于小学生自身的特征加上很多数学知识没有实际意义上的具象表达,很多学生面对烦琐的知识理论公式时容易产生负面的学习情绪。因此,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特征展开游戏,进行多元化和多样性的游戏,丰富数学教学的内容,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意识。比如创设情境教学、动手实验、创造模拟等游戏方式,锻炼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从不同层面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关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知识点讲解时,教师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可以将游戏与生活案例有效结合,根据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创设游戏情境。如小明放学回家后帮妈妈买苹果,花费了10 元买了2 斤苹果,提问学生一斤苹果多少钱?进行抢答游戏的情境设立,看哪位同学可以先计算出来。这样贴近生活的案例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进一步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且对于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提升也有显著效果。

(三)利用游戏竞赛,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游戏教学运用过程中,最为简单的游戏环节设置就是展开游戏竞赛,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数学学习来说,小学生有着较为强烈的好胜心,竞赛的游戏设置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参与其中,从而提升班级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较真”的学习态度。同时,也可以利用游戏竞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促进学生在学习上相互合作,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四)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提升学习的实效性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习上的需求设计合理的游戏教学方式,体现游戏教学的实效性和适用性的特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游戏教学的结果,主要是以满足教学的知识传达为重点,而不是简单享受游戏的过程,忽视教学目标,使游戏在教学中喧宾夺主。教师在游戏教学时要保障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在感受游戏带来的欢乐的同时,全面掌握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意志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和提升。

例如,在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100 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这一知识点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整体的知识传达后,可以进行口算接龙的游戏来巩固知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进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加深印象,也改善传统计算的方式,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升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摆正自身的教学位置,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式,做到时刻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和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运用游戏教学来改善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的教学滞后问题,使小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学习参与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使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双重的保障和提升。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学方式游戏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爆笑游戏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