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救自护课程之我思

2020-12-30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周小霞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演练案例意识

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周小霞

学生来到了学校,学校就要为学生的安全负责,时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中小学生由于年龄小、阅历少,安全防范与自救自护能力欠缺、自我保护意识薄弱,面临紧急突发的安全情况,中小学生往往缺乏有效的应急处理能力。因此,帮助学生树立安全防护意识,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掌握安全自救知识,锻炼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是摆在学校和教师面前的一大责任。

一、对中小学生进行自救自护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一些新的情况、变化、矛盾也不断涌现,影响中小学生的安全因素也日益复杂化,学生遭遇伤害的案件也不断发生,比如交通事故、溺水、校园暴力、食物中毒等,因此在中小学生中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其自救自护能力是迫在眉睫的一项教学任务。开展自救自护课程,一是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学校安全和文化氛围,通过自救自护等安全防护课程的教育,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约束、遵纪守法,还可以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安全稳定的学校秩序。二是目前影响中小学生的安全因素日益复杂化,为学生进行自救自护课程教育,提升其安全防护意识,不仅是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更可以提升他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各种紧急突发情况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帮助他们规避部分风险。三是中小学生的安全意识本身比较薄弱,加之社会阅历浅,受学校与家庭保护比较多,对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没有辨别能力,甚至有的学生也存在不注意用电、用火安全,不遵守交通规则等现象。因此,开展中小学生的自救自护课程非常有必要。

二、如何开展自救自护课程

(一)利用身边的案例提醒

开展自救自护课程需要首先提高学生的自主安全防范意识,教师可以利用身边的案例为学生“现身说法”,对学生进行提醒,让学生自发地进行自救自护课程的学习。在实际的授课中,笔者会有意识地搜集一些学校发生的安全事故案例,并将这些案例汇编成手抄报分发给学生。案例中的安全事故有大有小,比如某学生喜欢叼铅笔,不小心戳到嘴;某学生课间玩耍的时候不注意秩序,推搡打闹,磕破了头皮;某学生上下楼梯还追逐打闹,导致自己与同学一同摔下楼梯,把脚扭伤;某学生绕到了玩秋千的同学身后,被玩秋千的同学撞倒在地,下巴嘴角都磕破出血,还缝了两针……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学生亲身经历又有切身体会,这样的案例鲜活又有针对性,对于提升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帮助很大。学习一段时间过后,笔者将学生分组,以组为单位轮流做自救自护手抄报,在搜集安全事故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自发地进行自我约束,遵守纪律,而且有些学生看到一些不安因素也知道加以制止,营造了很好的自救自护安全氛围。

(二)多措并举强化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

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需要专业的知识作为基础,课堂讲解虽然能为学生增加安全知识储备,但没有实战经验的讲解,学生的理解记忆并不深刻,运用起来也并不到位。面对这一现象,学校和教师可以通过聘请专业人士讲解的方式,现场模拟安全演练,增强学生对于自救自护安全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比如可以邀请警察,利用多媒体播放警示图片与录像,分享警察工作当中有关中小学生的安全事故,以及如何避免突发情况等。同时在实际的授课中,笔者注意将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比如在班级进行防火演练,每个学生都被安排了角色,当遭遇火灾,教师负责疏散同学,疏散时低头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有同学受伤在户外进行包扎训练等。同时注意这些实战演练要常抓不懈,演练绝不是形式主义,而是对学生的一种应急训练,学生只有熟练所有流程,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做到不慌不乱,有序撤离。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组织学生进行安全防护小品、演讲、故事等的文艺汇演,让学生在文艺表演中既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又强化了他们对于自救自护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此外,提升中小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还需要学校的努力和家庭的配合。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定期与学生家庭进行安全问题沟通,保证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自护意识宣传到位、接管到位,努力与学生的家庭一起为学生营造一片安全的港湾,让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能健康快乐地学习,让每个学生都能“高高兴兴上学来,安安全全回家去”。

猜你喜欢

演练案例意识
首次演练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
未雨绸缪演练忙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