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2020-12-30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潘正纲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素质目标

江苏省东台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 潘正纲

一、实践课程的开发

实践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它需要学生在一个独立的形态空间内,通过不断摸索和研究,总结自己的能力价值成长过程。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探索世界的积极态度。实践课程的开发,教师可以通过有计划的系统性的课堂设计,让学生完全投入实践活动,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事情的能力和对科学探索的能力。所谓实践就是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大自然的不断接触。

(一)实践课程开发内容

实践课程的开发主要针对目前在课堂上接受教育的学生群体,它的内容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实践课程开发主要是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丰富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对学生的兴趣开发,让他们可以自主地去大自然中、社会活动中探索和创造,让学生更早融入社会。实践课程的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自己的学习可以和生活紧密相连,思考人类生存的相关问题,养成好的品质和正确的“三观”。

(二)实践课程开发的理念

随着教育目标的改变,实践课程开发本着提高培养目标的素质的目的,通过实践来实现它的价值,提高学生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在团队实践活动中可以很好地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教师作为实践课程的实施者,应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课程进行综合的设计与思考,学生通过参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符合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同样在整个实践课程实施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辨别事物的能力,为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特别是中小学生应当积极参加实践课程的学习,让自己的思维模式更加活跃。

二、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实践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他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体现的是在课程理论学习完成之后,通过实际参与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各项能力,达到教育的目的。实践课程可以通过学生的兴趣开发,提高学生的四肢协调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实践空间。实践课程必须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学习课程,与其他科目一样,应达到相应的教育目标。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实践课程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作为培养目标应当完成实践课程的学习。所以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培养目标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一)实践课程开发为培训目标服务

实践课程的培训目标是培养出综合素质能力突出、在社会上体现实际价值的优秀学生。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中,需要不断培养出新型人才。为了能够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各方面突出的优秀人才,需要通过实践课程来完善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实践课程的出现是学生实践能力学习的开端,通过系统性地学习实践课程理论知识,掌握其中所涉及的相关科学内容。实践课程开发是为培训目标服务的,同样培训目标是实践课程开发的主体,没有培训目标的实践课程只是空谈。

(二)学生必须积极参与实践课程,加强实用性

实践课程的内容多样化,其中必须有教师的积极引导和参与,教师应当在学生步入实践课程前,做好对实践课程的安排工作,仔细研究和设计实践课程涉及的各个方面。实践课程完成后,教师应当做积极的课程评价,综合的素质评价让学生可以增强各项身体技能,累积经验,让实践课程开发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创造独特的发展空间。传统的教育科目主要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实践课程注重的是实践过程,在过程中感受快乐,在过程中学习知识。有时实地考察更能找到培训目标的不足,实践课程开发更具潜力,通过多元化的课程学习,不断完善实践课程,为培养目标提供完整的实践基础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教育水平。

三、结语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实践课程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培养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完善自我。实践课程开发是兴趣爱好导向,在培养目标喜欢的范围内进行对社会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提高对自然的探索兴趣,从而在实践课程完成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获得认知世界的能力。培训目标和实践课程开发有着密切关系,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施实践课程,有目的性地完善实践课程开发内容,让培训目标无论是在课内的理论知识学习还是课外的实践活动参与都可以系统性完成。有时实践课程开发需要社会不同的团体组织参与,学生作为培训目标的主体更应该回馈社会,增强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实践课程开发更具有实际价值,确保学生在此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和课程的连续性。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素质目标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