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实践性教学研究

2020-12-30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南初级中学范玉蓉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过程

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城南初级中学 范玉蓉

道德与法治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和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初中教育课程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能够及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意识,在实际生活中能够起到一定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使学生遵守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在引导学生树立规范的道德与法律意识的同时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明确教学目标,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有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形式单一,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和自主实践探索能力的培养,导致学习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后续阶段的学习和发展。为了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教师应该在课堂开始前做好教学规划,明确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秉持学生是课堂主体的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通过彼此间的相互学习、合作,共同进步。除此之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在课堂上结合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可以让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创造高效课堂。

二、创新教学模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

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初中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法治观念,为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使同学们充分融入课堂学习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教学,这样不仅满足了新教学改革的要求,还能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内容来使学生切身体会道德与法律课堂带给他们的乐趣。初中阶段的孩子天性活泼,在枯燥乏味的课堂上很难集中注意力,而利用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可以强烈引起初中学生的注意力,并且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获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为了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和法治观念,教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教学方式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讲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推进,我国对初中道德与法律的教育问题越来越重视。而情境教学方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法,它在教育领域种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广泛,它可以使教师更加高效率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核心素质能力,同时大幅度提高课堂质量和效率,还可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更深入地领悟体会道德与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要内容大多涉及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实际例子,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生活创造合适的情境,使学生融入课堂氛围中,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部编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第二单元“遵守公共规则”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立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课堂学习氛围中。除此之外,还需要增加课堂上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只有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以及他们的内心实际想法,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质量。

三、关注时事政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内容与实际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时事政治,加深学生对政治新闻的了解,便于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课后积极主动地关注时事政治,了解国家动态,培养其核心素养,为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顺利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在课前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提醒学生要自主进行预习,通过计算机软件等现代化技术手段收集相关的时事政治资料,以便于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研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分析能力,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质量。例如教师在讲“维护国家利益”时,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前查找一些相关的时政新闻,了解有哪些维护国家的实际例子,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整节课堂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四、借助多媒体设备,将实践教学深入课堂

在时代不断进步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现代化技术手段已经深入我国初中教育领域的课程教学,目前我国初中学校的教室内部大多已经配备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帮助从教工作者更好地进行课程教学,把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在实际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在讲课过程中,应用多媒体设备将一些复杂的知识问题通过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而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生命的思考”这一单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命的美好,教导他们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守护生命以及用心感受生命。通过正确的教导和师生间的不断交流,学生对课程中涉及的知识内容进行熟练掌握。借助多媒体设备,可以使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教学真正的目的。

五、组织社会实践,渗透道德与法治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关于道德、法治等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渗透道德与法治意识,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使其将正确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融合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多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其在过程中总结社会经验,避免以后出现违反社会道德和法律规定的行为。开设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程是减少青少年犯罪的有效办法之一,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为他们未来的生活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社会实践活动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意义,可以帮助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积极融入课堂学习氛围中,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总而言之,从教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通过解决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来促进他们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养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

六、结语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对学生未来的生活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了满足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道德品质和核心素质的养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并且通过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改进,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总而言之,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并进行自我反思和总结,创造高效课堂教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过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