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措施

2020-12-30江苏省盐城市川东农场学校何红梅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语言表达交流小学生

江苏省盐城市川东农场学校 何红梅

在所有的知识教育中,小学语文为所有的教育科目奠定了基础,语文教育作为重要的语言培养科目,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一、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小学生最主要的学习环境是家庭,由于小学生与家人交流较多,因此家庭教育对培养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家长的引导。教师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帮助小学生充分利用家庭环境对语言能力进行培养,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家长在家庭中扮演着小学生“老师”的角色,需要正确对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进行评价和处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是小学生接受最正规、最规范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场所。教师可以采用情境训练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知识传授。通过情境训练,小学生可以在对应的情境预想中进行语言对话,通过组织语言,将情境预想中可能出现的对话进行交流,可对学生起到较高的指导作用。情景模拟的方式需要小学生更加熟练地对语言进行掌握和运用,加强自身的交流能力,达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最终目的。

二、利用谈话氛围,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能力,首要目标是打破小学生的心理交流障碍,使小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语言交流。教师需要为小学生创造一个比较轻松的交流环境,同时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尊重学生,对不同学生体现的不同个性予以包容。

为创造优良的情境互动模式,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交流的自信心,同时给予相应的鼓励,促进学生间的互相交流。学生间的交流可提高学生自身对语言的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趣味性话题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差异性是人们独特性格的表现,教师需要慎重对待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尊重,做到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方式不能统一化,需要针对每个小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能够促使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吸收和兴趣培养,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促使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迅速提高。

三、创造课内外语言环境

在创造语言环境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挖掘课本教材中的内涵,将教材中所要表达的含义让学生进行知识扩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表达机会。根据教材内容的分析,还能够为当次课节设置一项交流主题,让学生围绕该主题进行语言知识训练。教师可优先对学生进行示范,将交流中可能存在的疑难点进行着重强调,并给予分析解答,排除疑难点。学生则通过模仿的方式为自身的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再通过自由发挥的方式进行拓展,充分围绕课堂主题进行语言交流。教师可针对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解答,推进学生的语言交流过程,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四、提升写作能力,精简化语言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创造优秀文章的基础,对写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在文章写作的过程中,教师可适当进行知识引导,例如读后感的写作,通过对教材知识内容的理解,将教材中出现的各种事物以及事件进行延伸,让学生主动探究事件或事物的产生以及结果等内容,利用文字化表述进行文章的编写,由此能够在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课外实践,积极应用

为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意义上的提高,需要将实际所能够涉及的内容与课堂相关知识进行结合。根据不同内容可以展开不同话题的讨论,以此进行语言表达训练。课外实践中的意外场景也能够提升和帮助学生的语言表达,在突发性的问答交流中,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应对问题的能力,通过组织语言将问答进行化解。只有在真实的交流情景训练中,才能做到最标准的语言表达。同时,课外实践作为一个大型的语言交流圈,能够为学生提供最佳的学习环境。

六、结语

小学语文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以及未来发展具有深刻的作用,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应对小学语文教育引起重视,同时结合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方面帮助学生积极参与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不仅需要在课堂上积极与他人进行语言交流,还需要在家庭、人际关系以及社会中保持良好的语言交流,大胆将自身的意见进行抒发,改善自身害羞不善于发言的情况。同时不断深化语言的运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学生具备基础社交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促使其成长为对国家有用的高素质人才。

猜你喜欢

语言表达交流小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家教语言表达的“八种误区”
“交流”等5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