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12-30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富蕴县教育局

亚太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注意力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市富蕴县教育局 葛 丽

数学学科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初中学生由于年纪较小,对数学知识的一些难点很难理解透彻。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改进与完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原则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体,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大部分教师都是利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提不起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注意力分散,导致教学效率无法提升。随着新课改的逐渐深入,教师也意识到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当前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用学生喜爱的元素或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重要原则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依据学生的成长规律来设计制作课堂教学课件,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二)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

数学学科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逻辑性、科学性和广泛性,教师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要积极体现和反映这些特点,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数学思维和自身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需要扬长避短,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与数学学科的特点进行有效融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与理解。

(三)结合实际应用原则

信息技术环境下,很多教师对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过于依赖,反而忽视了数学教学的本质,教学方式虽然形式多样,但是学生却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因此,教师在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有效融合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来选择是否运用相关技术,根据教学内容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与作用,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数学知识,并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信息技术环境下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教学情境,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所有感官,让学生觉得数学知识也是十分有趣和好理解的,进而对数学进行深入的探究,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进行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教学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两条直线呈现出来,然后移动其中一条直线让它向另一条直线靠近,看两条直线之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学生通过观看图形的移动与变化,能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同时感觉到学习数学的乐趣,进而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巧设悬疑,引导学生探究提问

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性,让学生在学习时能够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以跟上教师的思路。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巧设悬疑,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同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教师在进行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时,可以利用问题引入教学:某电视机厂计划用两年的实践把某种型号的电视机的成本降低36%,若每年下降的百分数相同,求这个百分数。通过问题的引入,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如何解答,并给出一些答案,接着教师再将题目的答案告知学生,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

(三)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加入学生喜爱的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教师在进行轴对称图形教学时,就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将生活中的图形呈现出来,让其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通过亲眼观察,对轴对称图形的内涵和特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还能将其运用于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初中数学在学习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进行有效融合,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并能将其真正运用于生活中,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猜你喜欢

注意力数学知识教学方式
让注意力“飞”回来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