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疗法在心血管疾病和心脏外科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2020-12-30

上海医学 2020年11期
关键词:心脏外科音乐疗法心率

蔡 颖 康 磊

音乐是一种能够唤起并调节人的情感和情绪的强刺激,其可通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两条途径调节心脏的生理活动[1-3];因此,由音乐引起的情绪变化可调节局部心脏活动、心率、心率变异度、血压和呼吸频率等。近年来,音乐作为一种干预手段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辅助治疗,包括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房颤动、高血压等。音乐疗法通常可起到缓解焦虑、减轻疼痛、稳定血压和改善睡眠质量等作用。心脏外科手术造成的创伤应激常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疼痛和产生焦虑情绪,将音乐疗法应用于该类患者的研究值得关注。本综述总结了音乐对健康人心脏的影响,以及音乐疗法在心血管疾病和心脏外科手术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1 音乐对健康人心脏的影响

既往关于音乐对健康人心脏生理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心率和心率变异度,近年来的研究开始关注音乐对局部心脏活动的影响。

1.1 心率和心率变异度 心率受脑干和心脏自主神经节的诸多反射式回路调控,而后者受皮质前脑结构如下丘脑、杏仁核、岛叶皮层和眶额叶皮层的影响[1]。这些前脑结构的活动可被音乐唤起情感和情绪调节。如果这些情感和情绪引发交感神经兴奋并占据主导,则心率增加;如果引发副交感神经兴奋并占据主导,则心率减慢。音乐的情感风格可以影响心率。有研究[4-6]结果显示,与聆听平和安宁音乐时的心率相比,聆听能唤起激昂情绪音乐时的心率显著加快。目前尚无证据证实,音乐速度(即节拍快慢)能导致心率发生变化[7]。最近的一项研究[8]指出,如果音乐唤起的情感和情绪反应平和,其较大的速度差异(90拍/min比120拍/min)不会引起心率变化。另有研究[9]发现,与安静环境相比,聆听音乐可导致心率轻微加快(引起的心率变化仅为1或2次/min,比呼吸性窦性心律不齐小),通常在统计学上差异并不显著。

心率变异度受中枢神经边缘和旁边缘系统的调节,从而受音乐唤起的情感和情绪影响[10]。通常采用心跳间隔的标准差来量化心率变异度,心率越快则心率变异度越小。因此,聆听激昂音乐时的心率变异度小于聆听平和音乐时。

1.2 局部心脏活动 除了心率和心率变异度外,音乐对心脏的局部活动,包括激发传导、传导速度、收缩力、冠状动脉循环和心脏瓣膜功能等也有影响。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据表明,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者常伴有愤怒、敌意、抑郁和焦虑等情绪,表明情感特征对心脏局部活动有影响[11]。因此,研究音乐对“脑-心轴”的影响具有临床意义。局部心脏活动受心脏神经丛内神经元活动的调节,后者通过3条途径受音乐唤起的情绪和情感特征影响。①调节前脑结构的活动,影响自主神经活动,并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传递至心脏神经丛。进一步研究发现,右侧心脏神经支配心脏前表面,左侧心脏神经支配心脏后外侧和后表面,故大脑左、右半球对音乐唤起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差异可导致这种自主神经调节的局部心脏活动具有不对称性。②调节血液循环中的激素水平,焦虑、应激引起肾上腺素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升高,平和、放松的情绪引起这些激素水平下降。③调节呼吸频率和呼吸深度,导致血压和血气分析指标发生变化,从而间接影响心脏局部活动。

心电图的波幅是反映局部心脏活动的电生理指标。有研究[12]结果显示,情绪低落的个体与正常个体间局部心脏活动和心电图波幅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情绪低落的个体心电图波幅平缓与大脑海马区中负责对音乐反应的神经元活动减少有关。由此可见,心电图波幅在关于音乐唤起的情绪对心脏影响的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音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影响

音乐对心血管疾病患者影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缓解个体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但发现其效果不显著。另有学者研究了音乐对血压、睡眠、伤口愈合和出院时间的影响,结果不一。

2.1 焦虑 4篇meta分析[13-16]结果均显示,音乐可缓解冠心病、行机械通气、肿瘤、等待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研究[17-18]结果表明,音乐干预有望成为除镇静剂和抗焦虑药以外的另一种抗焦虑方法,可缓解术前、围术期和行机械通气患者的焦虑情绪。已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19]证实,音乐可缓解接受心脏导管介入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且在聆听音乐过程中出现心率减慢、收缩压下降。

2.2 疼痛 meta分析[13]结果显示,冠心病患者聆听音乐可减轻疼痛,这与音乐可减轻肿瘤患者疼痛的作用类似。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音乐激活了中枢神经系统的间脑和海马系统,分泌内源性阿片样物质和催产素所致。Nilsson[20]的研究结果显示,行心脏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卧床休息期间聆听舒缓的音乐,可导致催产素分泌增多,这支持了上述观点。

2.3 血压 聆听音乐缓解焦虑也可能与血压小幅度下降有关。目前,在高血压患者聆听音乐时指导其进行缓慢且规律的深呼吸,可帮助其控制血压[21]。对肿瘤患者进行音乐疗法的研究中,也观察到类似的血压下降情况[15]。

2.4 抑郁症 现已明确抑郁症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抑郁症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1.5~2倍,在校正其他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后,抑郁对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影响仍存在[22]。在已发生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和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患者中,合并抑郁症者常见。研究[2]结果已证实,愉悦的音乐可激活中脑边缘多巴胺能奖赏通路系统,故音乐可能对抑郁症或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具有治疗作用。目前关于音乐疗法治疗心血管疾病合并抑郁症的高质量研究较少,期待能在这一领域开展更多的研究。

3 音乐疗法对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影响

心脏外科手术可对心血管系统造成重大创伤,已有6个单中心的随机对照研究探讨了音乐干预能否减轻心脏外科手术后患者的疼痛和缓解其焦虑情绪。见表1。

上述研究中音乐疗法的方案各异,干预时间为术后第1天至术后第3天,多选用50~60 dB的轻松、平和类型的音乐,多采用耳机播放的方式。Nilsson[23]的研究中,为避免发生耳机源性的疾病,采用音乐枕头的创新做法。6项研究采用疼痛VAS评分量表或语言评价量表评估音乐疗法减轻疼痛的效果。有研究[24-27]结果显示,疼痛VAS评分显著改善;Cigerci[25]的研究发现,音乐疗法显著减少了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但另2项研究[23,28]中,治疗前后疼痛VAS评分和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均无明显改善。研究[23-27]通过量表评估音乐疗法缓解焦虑情绪的效果,其中2项研究[26-27]中的焦虑评分明显改善。上述研究结果间的不一致可能由患者基线疼痛和焦虑程度不同所致,对于程度较轻的患者,音乐干预的效果往往不佳。此外,由于音乐治疗干预无法实现受试者盲法,霍桑效应造成的偏移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结果。

4 研究方法学建议

关于音乐疗法对心血管疾病,尤其对心脏外科手术后影响的研究在方法学上存在较大的异质性,相应的研究结果也存在诸多不一致。在将来的研究中,应当注意以下方法学的问题。①精确地描述干预音乐的风格和声学特征,包括流派、器乐、节奏、响度、频率和时长等。描述干预音乐的情绪效应也很重要,是令人愉悦、欢愉,还是沮丧、难过;是令人觉醒、激昂,还是放松、平和。②由于个体对音乐的偏好不同,建议研究者准备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如古典、爵士、乡村)供患者选择,以期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预音乐的“阳性”效应。这种附加的“安慰剂”效应可能使患者从音乐干预中获益更大。③设计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时,除了设置安静环境的对照组,还应设置1个简单声学刺激的对照组(有声读物或自然声音),以避免“安慰剂效应”的干扰。研究应尽可能遵循盲法设计,如让患者使用耳机而不是音响功放,从而避免让研究者知道其接受的干预是音乐还是简单声学刺激。④研究的结局除了心理学相关的变量,如情绪[采用情绪状态(POMS)量表评价]、焦虑[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心理测评量表评价],以及疼痛(采用疼痛VAS评分量表评价)外,还应包括经济学相关的结果变量(如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镇痛和镇静药物使用量等)。

5 结 论

综上所述,音乐刺激具有提高心率,降低心率变异度的作用;相比于平和的音乐,激昂的音乐提高心率、降低心率变异度的作用更为明显。临床应用中,音乐疗法能够减轻疼痛,缓解焦虑,降低血压,改善情绪。在心脏外科手术后,音乐疗法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缓解焦虑,甚至可减少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因此,音乐疗法是一种低成本、高安全性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现阶段对该领域的研究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系统性的、高质量的研究探索。

猜你喜欢

心脏外科音乐疗法心率
艾灸、穴位贴敷联合五行音乐疗法防治混合痔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
音乐疗法在小学心理课堂中的应用
连续护理对心脏外科冠脉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
心率多少才健康
观察体外膜肺氧合治疗在成人心脏外科手术后心源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音乐疗法或有助于治疗痴呆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