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兽药抗病毒成分研究进展

2020-12-30孙志超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鱼腥草金丝流感病毒

孙志超

中兽药抗病毒成分研究进展

孙志超

(诸城外贸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 诸城 262200)

在抗生素得到广泛应用以后,病毒性疾病对人畜健康的危害就上升为所有感染性疾病中最重要的一类,尤其是当前禽流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肆虐给我国畜牧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多数病毒对抗生素等药物不敏感,目前已成为困扰医学界的一大难题。医用外源性干扰素,白细胞介素-α等能抑制病毒复制,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治疗前景良好,但费用昂贵,且大量使用尚有一定不良反应,人医尚且难以推广应用,兽医更无法大量使用。在当今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返醭归真的浪潮中,寻找和开发无污染低毒副作用的、新的、安全有效的、特别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病毒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经济和社会意义。天然药物具有许多化学药物所不具备的优点,而中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的中药资源极为丰富,研究和使用的历史悠久,且价格低廉,效果明显,易于普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抗病毒中药的研究日益增多,从中筛选其有效成分已成为当前抗病毒新药研发的一个热点。本文从近几年中兽药抗病毒成分的研究现状做一简单概述。

1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抗病毒研究进展

(1)近年来,国内外筛选了很多单味中药进行抗病毒研究,大多都为清热解毒中药,并且多数不但具有抗病毒作用而且还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现选取集中经常应用的几味药介绍。(2)金银花所含成分有绿原酸、异绿原酸、黄酮化合物、芳樟醇、双花醇等。主要化学成分为绿原酸类化合物[1]一般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重要的抗菌成分,但研究发现[2],金银花叶中的黄酮类物质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效果优于绿原酸金银花提取物。在体外对禽流感病毒福建株伪狂犬病病毒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阻断作用明显优于直接杀灭作用,双花(金银花)喷雾剂体内抗病毒实验表明,其大小剂量对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大剂量(11.4g/kg·d)对小鼠肺内流感病毒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3-7]。(3)黄柏药用部位主要为树皮入药。主要含生物碱类,小檗碱,药根碱,木兰碱,黄柏碱,N-甲基大麦芽碱,掌叶防己碱,蝙蝠葛任碱;柠檬甙素类:黄柏树皮含黄柏内酯,黄柏酮,黄柏酮酸;甾醇类:黄柏树皮含-7脱氢豆甾醇,β-谷甾醇,菜油甾醇等等。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抗菌抗病毒效果明显,蔡等[8]选择32种天然药物的热水提取液,对接种了单纯疱疹病毒而引发疱疹的小鼠给药,与阿昔洛韦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比较,黄柏给药组可延缓疱疹症状发作或扩散时间,延长小鼠生存时间,并显著降低小鼠的死亡率。(4)甘草的成分极为复杂,含有三萜类,黄酮类,多糖等活性成分。主要抗病毒成分为甘草甜素,甘草酸的钾、钙盐等甘草酸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甘草苷,甘草苷元及甘露醇等"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增强各种免疫细胞活性,诱生干扰素等免疫增强作用。张氏以体内给药方式,对实验动物进行碳粒廓清实验、淋巴细胞增殖实验、血清溶血素水平测定实验,研究甘草多糖对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甘草多糖对正常小鼠的免疫能力有促进作用。甘草多糖能够影响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且在实验所设范围内呈现一定的剂量关系并达到阳性对照药物水平,说明甘草多糖对正常机体的免疫能力有促进作用[9]。(5)贯叶连翘含有许多有效成分,包括苯甲基二蒽酮(如金丝桃素及其衍生物、伪金丝桃素、间苯三酚衍生物(贯叶金丝桃、假贯叶金丝桃adhuperforin、原花青素和鞣质)以及黄酮类如芦丁、橡黄素槲皮苷、和双芹菜甙元。一般认为主要成分为金丝桃素和贯叶金丝桃素[10]2.5.1王曙阳等将体外培养的 BHK21 细胞感染FMDV后加入金丝桃素,通过细胞病变观察、MTT法、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H3-UR掺入试验,探讨了光活化金丝桃素对FMDV体外生长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金丝桃素有明显的抑制 FMDV 致 BHK21 细胞病变效应,能抑制FMDV的增殖,抑制率可达61.82%[11]。赵晓虹等采用Klein-Defors悬浮方法进行了金丝桃素新制剂在鸡胚内对H5N1和H9N2亚型两种强弱禽流感病毒的杀灭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金丝桃素新制剂具有较好的杀病毒作用[12]Moraleda等通过鸭乙肝病毒(DHBV)模型研究HY对乙肝病毒的抗病毒活性,感染了DHBV的D2细胞在含一定浓度的HY的培养基中培养,每日更换培养液,在不同时间测定细胞培养液的感染性。结果表明,HY不同的浓度结果为,浓度为1~10ug/ml,可在5d内或更长时间中阻断D2细胞产生病毒颗粒;100ug/ml HY对细胞有毒性。Westernblot分析表明,HY引起DHBV表面抗原的释放,并且使病毒颗粒的包膜蛋白形成不可逆的共价交联而凝聚,也未发现与细胞有关的核心与包膜蛋白之间有类似的凝聚[13]。正是因为它在抗击禽流感过程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引起了世界的重视。(6)鱼腥草主要含挥发性成分、有机酸、甾醇、有机酸、生物碱多糖等鱼腥草及其非挥发性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鱼腥草挥发油对甲、乙型流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鱼腥草乙酸乙酯提取物对甲、乙型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14]。鱼腥草蒸馏液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15]。鱼腥草提取物4g(生药)/ml,灌胃及滴鼻给药对副流感病毒感染小鼠均有明显预防保护作用,鱼腥草煎剂1:10剂量对流感病毒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011的致细胞病变作用。鱼腥草以乙醇提取得到几个非挥发性成分,其中鱼腥草素Ⅲ对流感病毒FM1感染小鼠有预防保护作用。对EMC和HSVⅡ作用不明显,合成鱼腥草素的衍生物亦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新鲜的鱼腥草植物制备得水蒸气蒸馏物对单纯疱诊1型病毒、流感病毒和人体免疫缺陷1型病毒(HIV-1)有直接抑制活性,且无细胞毒性。鱼腥草蒸馏物3个主要成分—甲基正壬基酮、丹桂醛和辛醛也能使HSV-1、流感病毒和HIV-1失活。体外实验显示鱼腥草抗病毒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其挥发油中的非挥发部分,作用机制是通过干扰病毒包膜而杀灭具包膜的病毒。

2 中药单体抗病毒研究进展

(1)中药单体抗病毒筛选的较多,但是突破较小。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学者首次报道了甘草甜素抗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曾引起轰动。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治疗原则是阻止病毒增殖和增强机体免疫力。实验证明甘草甜素可明显抑制增殖,并具有免疫激活作用。给小鼠感染病毒制成艾滋病模型后,观察了治疗效果,发现治疗后的小鼠存活期明显延长,并且这些小鼠脾、淋巴结肿大被明显抑制,对肝细胞、脾细胞和淋巴细胞进行培养后,发现他们的增殖能力增强。临床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也收到一定效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2)苦参碱可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坏死,促进肝细胞的再生和修复,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能迅速降低谷丙转氨酶,提高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适应证同干扰素,治疗效果与干扰素无显著性差异,且无干扰素的副作用[20]

3 与西药合用抗病毒应用

大部分抗病毒兽用中草药具有多靶点多组分协同作用动物机体特点,一般有抗菌抗病毒及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多种性能,与西药结合更具有互补药理作用的优势。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犬瘟热,以共奏解毒、凉血、养阴、抗病毒、退热之效,促进改善和恢复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免疫机能,驱散邪毒,可收良效[16]。应用鸡新城疫高免卵黄、氨苄青霉素等与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中药组成的方剂联合应用治疗新城疫,经过及时的综合治疗措施,病情很快好转。对于葡萄球菌与新城疫的混合感染的疾病,配合一定中药治疗,防治效果会更有效[17]。双花、板兰根和VE等中西药组成中西药复方制剂,能有效防治禽流感,中西药临床联合应用比病毒灵恩诺沙星效果更加显著,同时还可以有效防治禽流感和减蛋综合症引起的产蛋下降,延长产蛋高峰时间[18]。中西药合用治疗其他疾病的应用在治疗猪无名高热的研究中,采用中西药结合的方法对此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19]。

4 复方中药抗病毒研究进展

在中药学理论指导下,利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中药配伍组成复方,研究其在抗病毒方面的协同作用,亦是近十年的热点之—,其中包括传统方剂及其加减方,还有众多新组配方,并有不少已被开发为新药应用于临床。双黄连粉针剂:由金银花、连翘、黄芩组成,具有明显抗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柯萨奇B型病毒、新型肠道病毒71型的作用;对脊髓灰质炎病毒、麻疹病毒、水泡性口炎病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21]。在临床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已有应用。正柴胡饮:由柴胡、陈皮、防风、赤芍、甘草、生姜组成,其提取液4 mg/ml对RNA病毒的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柯萨奇B 型病毒和DNA病毒的腺病毒、单纯性疱疹病毒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FM1株)感染小鼠所致肺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22]。麻杏甘石汤: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组成,其水提液对流感病毒具较好的抑制作用;其醇提液可显著减轻A3V感染小鼠的肺炎病变和降低致死率[23]。荆防口服液:鸡胚法实验表明,对流感病毒(FM1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体实验证明,10g/kg剂量的荆防口服液能有效抑制FM1株引起的小鼠肺炎病变的产生[24]。

综上所述,随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兽药抗病毒作用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还是新技术开发方面,均有较快发展。合理开发新的中兽药寻找新的有效成分,对新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改造,必将会为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生产和畜牧业健康养殖技术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有效解决当前病毒病流行的问题。

[1] 侯家玉. 中药药理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2. 54.

[2] 武雪芬, 景小琦, 李国茹. 金银花叶药用成分的提取及抑菌试验[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1, 13(3): 44.

[3] 郭朝晖, 周学清, 蒋生祥. 甘肃金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与抑菌作用的实验考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05, 16(12): 1258-1260.

[4] 王国霞, 邹海棠, 梅春升等. 黄芪、金银花提取物体外抗禽流感病毒的试验研究[J]. 中兽医学杂志. 2005(3): 4-6.

[5] 张素梅, 杨明凡, 王学斌等. 黄芪、金银花体外对伪狂犬病病毒作用研究[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 22(2):8-10

[6] 李永梅, 李莉, 柏川等. 金银花的抗腺病毒作用研究[J]. 华西药学杂志. 2001, 16(5): 327-329.

[7] 王听荣, 陈素华, 乔福元等. 金银花抗豚鼠巨细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0(17): 2241-2243.

[8] 蔡宝昌, 潘扬, 吴皓等. 国外天然药物抗病毒研究简况[J]. 国外医学中药分册, 1997, 19(3): 48.

[9] 张泽生, 史坤, 杨超慧. 甘草多糖免疫调节作用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研究进展, 2008, 8(10): 1835.

[10] Di Matteo V, Di Giovanni G. Effect of acute administration of hypericum perforatum-co2 extract on dopamine and serotonin release in the rat central nervous system[J]. Pharmacopsychiatry, 2000(1): 14-18.

[11] 王曙阳, 杨林西, 梁剑平等. 金丝桃素的体外抗口蹄疫病毒活性[J]. 中国兽医科技, 2005, 35(4): 310-314.

[12] 赵晓虹. 金丝桃素新制剂体外抗AIV的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甘肃农业大学: 兰州, 2006.

[13] 朱晓薇. 贯叶金丝桃研究进展: 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临床应用[J]. 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8, 13(5): 153, 210.

[14] 于淑珍, 李瑞国. 芳香特菜三鱼腥草鞋的开发利用特种经济动植物[J]. 2004, 7(8): 35.

[15] 张倩, 江萍, 秦礼康等. 鱼腥草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及鉴定食品科学[J]. 2000, 21(9): 49-50.

[16] 黄建亮. 中西药结合治疗犬温热[J]. 经济动物学报, 1999, 3(1): 42-44.

[17] 刘德福. 中西结合诊治鹧鸪新城疫与葡萄球菌并发病[J]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4(3): 33-34.

[18] 马廷法, 宫庆林, 何惠祥. 中西药散剂治疗禽流感[J]. 畜禽业, 2000(9): 48.

[19] 周元军. 中西兽医结合治疗猪无名高热[J]. 中兽医学志, 2004(4): 10–11.

[20] Chen XS, Wang GJ, Cai X, et al. Inhibition of hepatitisB virus by oxymatrine in vivo[ J ].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01, 7(1): 49 -52.

[21] 易世红, 王放, 王丽萍等. 双黄连粉针剂体外抗病毒药效研究[J].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2001, 27(5): 490~492.

[22] 贺玉琢, 高英杰. 正柴胡饮抗病毒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1996, 2(1): 12-15.

[23] 张仲海, 王胜春, 王汝娟等. 麻杏石甘汤不同方法提取液对家兔发热模及抗病毒作用的影[J].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 18(6): 522-524.

[24] 刘劲松, 齐云华, 贺蕊等. 荆防口服液抗病毒作用的研究[J]. 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8, 14(1): 41-42.

(2020–08–06)

S853.7

A

1007-1733(2020)09-0093-03

猜你喜欢

鱼腥草金丝流感病毒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镶金丝祥龙壶》
辽宁北票市上园镇:以节为媒金丝枣“香”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空腹生吃鱼腥草治结肠炎
为何要如此重视H7N9型禽流感
гУТТУИНИя сЕРДЦЕЛИсТНая
海外侨领愿做“金丝带”“参与者”和“连心桥”
岁月如金丝,红颜不堪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