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养土鸡白痢病的防治

2020-12-30延廷松

山东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关键词:白痢病鸡硫酸

延廷松

散养土鸡白痢病的防治

延廷松

(山东省东营市现代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 257091)

鸡白痢是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其严重的传染病,在雏鸡和雏火鸡通常呈急性全身性感染,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以白痢、衰竭和急性败血症经过为特征,成年鸡多呈慢性经过或隐性感染,病变主要局限于卵巢、卵黄囊、睾丸等生殖系统,心脏和肺脏等,是造成产蛋量下降和成年鸡死淘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鸡群发生本病后,如控制不力,常致较大经济损失。

1 病例介绍

2019年4月20日,东营市某养殖户购进雏鸡1000只,3d后发现个别雏鸡精神沉郁,采食减少或不食,排白色稀便,出现零星死亡。应用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连用3d无明显效果,并蔓延全群发病,遂来就诊。

2 流行情况

(1)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病鸡和带病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发生于2~3周龄雏鸡和雏火鸡,死亡率25%~80%不等。本病有多种传播途径,经蛋垂直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2)病雏飞散胎绒、粪便和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孵化室等生产环境也是传播本病的重要媒介,鸡群与之接触后,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感染传播。(3)饲养管理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过大、通风不良、昼夜温差大、营养缺乏等也是本病常见诱因。

3 临床症状

病雏身体蜷缩如球,紧靠热源处聚集成堆,翅膀下垂,精神萎靡,闭眼嗜睡,采食减少或不食。病雏排白色或粉白带绿色浆糊状稀便,肛门周围绒毛粘污白色石灰样粪便,重者肛门被排泄物填塞封闭,肛门外突,并常随呼吸一伸一缩活动,排便时常发出“叽叽”尖叫声,有的病雏伸颈张口呼吸、气喘,呼吸困难。个别病雏瘦弱,生长缓慢,腹部膨大,有的胫跗关节及周围滑膜鞘肿胀,行走不便,跛行或伏地不动。

4 剖检变化

急性死亡病雏,病变不明显,仅见肺脏充血或出血呈暗紫红色,肝脏轻度肿大,胆囊扩张,内充满暗紫色胆汁,卵黄吸收不良,外观呈黄绿色。病程稍长的雏鸡瘦弱,嗉囊空虚,肺脏散布黄白色或灰白色坏死结节,心肌内见有坏死点或结节,呈粟粒大小丘疹状突出于心壁表面,心包内有纤维素性浸出物,肝脏肿大、质脆,肾脏呈暗红或苍白色。输尿管扩张,内充满白色尿酸盐,盲肠腔一侧或两侧充满白色干酪样物质,有的混有血样粘液,肠黏膜卡他性炎,肠壁黏膜表面散布灰白色的坏死点或结节性病变,腹膜发炎,腹腔内脏表面覆盖纤维素性渗出物,卵黄萎缩,切开内容物呈淡黄白色豆腐渣样。个别病鸡关节腔内含有黄色液体,肿胀区周围组织水肿。

5 诊断

5.1 初步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的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变化综合分析,可初步诊断为鸡白痢病。

5.2 实验室诊断

5.2.1 细菌分离 无菌环境下采集病死鸡肝脏组织,研碎后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37℃恒温箱培养24h后,在麦康凯平板上出现无色透明、细小、圆形、边缘整齐、稍隆起的光滑菌落。挑取可疑菌落涂片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染色阴性、两端稍圆、单个或双个存在的细长杆菌,无芽孢和荚膜。挑选典型菌落按常规平板划线纯化培养,供其他鉴定用。

5.2.2 药敏试验 无菌环境下,采用纸片法,挑取可疑菌24h纯培养物划线接种在普通LB琼脂平板表面,按相等距离分别将硫酸新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单硫酸卡那霉素、硫酸安普霉素、盐酸多西环素、硫酸粘杆菌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氟苯尼考抗菌药物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37℃恒温箱培养24h后,可见该菌对硫酸安普霉素、盐酸多西环素、氨苄西林高敏;对硫酸粘杆菌素、氟苯尼考、阿莫西林中敏;对硫酸新霉素、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单硫酸卡那霉素低敏或不敏。

5.2.3 全血平板凝集实验 在20~25℃环境下,用滴管吸取充分摇匀的鸡白痢全血凝集反应抗原1滴,垂直滴于洁净的载玻片上,然后从病鸡鸡冠部采1滴血滴于载玻片抗原上,用牙签将抗原与血清充分搅拌混匀,并使其散开至直径约2cm,2min内发生明显颗粒状或块状凝集,结果为阳性。

5.3 鉴别诊断

本病应注意与雏鸡曲霉菌病、鸡球虫病鉴别诊断。

5.3.1 与鸡曲霉菌病区别 两病肺部均由结节性变化,但曲霉菌病的肺部结节明显突出肺表面,柔软有弹性,内容物呈干酪样,且肺气囊和气管等处有霉菌斑。

5.3.2 与鸡球虫病区别 鸡球虫病有血性下痢,小肠或盲肠损害较重,割取病害部位黏膜镜检,可见有不同发育阶段虫体存在。

6 防治

6.1 消毒隔离

立即隔离病雏,改善育雏舍卫生条件,重新更换垫料,适时通风,保持干燥,适当降低饲养密度。用0.45%~0.55%聚维酮碘消毒液对育雏舍环境、用具等进行消毒,1次/d,对清理出的病死雏鸡、粪便等污染物及时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6.2 用药

应用硫酸安普霉素可溶性粉兑水群饮,用量0.5g/L,连用5d。同时,应用中药方剂(每1000只鸡黄连6g、黄芩12g、黄柏12g、大黄12g、甘草6g、车前草12g)冷水浸泡煎汁500ml拌料投喂,1次/d,连用5d,个别重症病鸡每日滴服煎汁0.5ml,连用5d。经以上方法治疗,5d后无新增死亡病例,鸡群基本恢复正常。为巩固治疗效果,避免疫情反复,休药2d后,应用盐酸多西环素兑水群饮,0.3g/L,连用5d,鸡群痊愈,精神状态良好,生长发育正常。

7 小结

(1)鉴于本病发生与流行主要通过种蛋传播,因此,种鸡场必须实施严格的防控计划,采用定期检疫种鸡群、即时淘汰阳性鸡的方法建立和保持无白痢鸡群,是控制本病的最有效措施。同时,为避免本病的传入传播,建议养殖场户从鸡白痢净化场或信誉高的种鸡场引进雏鸡进行饲养。(2)目前药物治疗是控制本病的主要措施,由于某些养殖场户长期单一、不规范用药,致使有些菌株对某些药物产生抗药性,因此在治疗本病时,应建立在药敏试验的基础上。为提高治疗效果,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和疫情反复,治疗时最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且要用足药量,用够疗程。(3)本病流行的地区,养殖场户要高度重视,在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方法,严格卫生消毒的同时,要定期投喂抗菌药物进行预防,及时排除各种疫病诱因,以防本病发生。

(2020–06–03)

S858.31

B

1007-1733(2020)09-0046-02

猜你喜欢

白痢病鸡硫酸
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治措施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资料征订
球团配加硫酸渣的生产试验
鸡维生素B1缺乏症的诊治分析
鸡白痢对鸡生产性能影响的调查
仔猪白痢的诊断与防治策略
鸡呼吸道病治疗注意事项
鸡病毒性产蛋降低症的药物治疗效果
探究禽病清散治疗鸡白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