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解析有色金属行业在行动

2020-12-30吴艳华

中国金属通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领航增材有色金属

吴艳华

(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北京 100080)

本文针对有色金属领域相关的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对《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20-2022年)》作简要解析。

1 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增材制造领航标准

1.1 国际上增材制造技术及标准化发展迅速

世界工业发达国家将增材制造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增长点,大力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国际上有ISO/TC 261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CEN/TC 438 欧洲标准化组织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ASTM F42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等标准化组织,并且各方已经达成一致,共同构建和执行同一套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制定和实施同一套技术标准。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末冶金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43)对口的国际标准化组织是ISO/TC 119粉末冶金,ISO/TC 119也十分关注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表征工作,设立了专门的联络员与ISO/TC 261增材制造技术委员会保持密切合作。

1.2 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发展

我国高度重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国家层面上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中,将增材制造列为重点布局范围;工信部印发的《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指出要推动增材制造在航空领域规模化应用;《装备制造业标准化和质量提升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新材料标准领航行动计划(2018~2020年)》也明确提到了增材制造材料。我国的增材制造发展迅速,相关的标准却没有完全跟上产业的发展,因此本行动计划提出,实施新产业标准领航工程,健全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强化标准研究与技术研发同步、国内标准制定与国际标准同步、标准实施与产业化同步,对标国际先进提升水平,领航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2 增材制造领航标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2.1 标准数量不足、标准体系不够健全的问题

增材制造作为一项新技术,标准化工作是从无到有的。目前,增材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数量较少,标准体系不够健全,远远不能满足增材制造的发展需要,因此需要增材制造标准领航行动计划,把研制“领航”标准作为开展领航行动的主攻方向。

2.2 标准水平与国际水平接轨的问题

目前,我国增材制造领域国际标准跟踪转化滞后,我国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还存在着一定差距。领航行动中提出:把推动国内国际标准相互兼容作为开展领航行动的重要任务,加快国际标准转化步伐,加大中国技术和标准转化为国际标准力度。通过增材制造的国际标准化工作,提升我国标准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标准的引领作用。

3 有色金属行业助力增材制造领航标准

在领航行动计划中明确:到2022年,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工艺、设备、软件、测试方法、服务等领域“领航”标准数量达到80-100项。推动2-3项我国优势增材制造技术和标准制定为国际标准,增材制造国际标准转化率达到90%。

在有色金属领域,可以开展的增材制造标准领航工作如下:

3.1 完善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标准体系

有色金属作为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标准体系建设上也应发挥相应的作用。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标准体系的完善与补充,对于构建和健全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具有重要作用。针对增材制造用的重点有色金属材料,开展“领航”型标准布局,并配套完善的测试方法标准。

3.2 研制一批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领航”标准

在领航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到的“1.专用材料标准”,属于有色金属领域的包括铝合金、钛合金、钴铬合金、金属间化合物等;“3.测试方法标准”,跟有色金属领域相关的是制定增材制造专用材料性能、安全等测试和评价方法标准。有色金属的特点之一是金属种类多,其中适合增材制造用的金属种类丰富,领航行动计划中列举的只是一小部分,实际上有色金属领域的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及测试方法标准还有很多工作可以开展。到2022年,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紧跟产业发展,响应领航行动计划的要求,研制20-30项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领航”标准。

3.3 创新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标准制定工作机制

在领航行动计划中提出:推动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设备、检测等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协调,建立交叉融合项目联合提出、联合归口、联合制定的工作机制。增材制造作为一项新兴产业,是信息技术、材料科学、制造技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在标准化领域除了涉及到2016年成立的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还涉及到一些传统的标委会,比如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增材制造相关的标准制定工作中,一直与全国增材制造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保持着密切且友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我国增材制造领域的标准化工作,以标准引领增材制造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4 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标准体系介绍

表1 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标委会在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方面起步较早,已经初步形成了包括基础通用、产品、检测方法的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已发布和起草中的增材制造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如下表,这些标准的制定充分结合生产和应用的实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同时,现有的这些增材制造用有色金属材料性能要求基本都有相应的成熟的检测方法标准配套,满足检测需求,确保产品质量。下一步,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计划制定的国家标准包括《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钽及钽合金》、《增材制造用铜及铜合金粉》、《增材制造用银及银合金粉》、《增材制造用镍钛合金粉》、《增材制造用金属粉末的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增材制造用高熵合金粉》、《粉末床熔融增材制造钼及钼合金》、《电子束熔化增材制造钛铝合金》等标准,进一步完善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标准体系。

表2 有色金属领域增材制造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续)

总之,在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标准化领域,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积极响应国家有关政策,全面推进有色金属增材制造标准化工作,充分发挥标准对增材制造产业的规制和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领航增材有色金属
基于损伤力学的增材制造金属材料疲劳寿命预测
金属粉末增材在飞行器发动机的应用及挑战
领航
利用区块链技术为增材制造增加“信任”
领航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
领航海外
有色金属“回暖” 中长期谨慎乐观
我国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方向及未来发展趋势
领航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