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头雁”破“四缺”展“风采”

2020-12-29团宁海县委

中国共青团 2020年22期
关键词:头雁选派团支部

近年来,团宁海县委积极响应共青团号召,围绕增强“三性”、去除“四化”的改革目标,积极践行“重要窗口”模范生的使命担当,以找准党政关注、青年急需、共青团能为的切入点,在全国率先探索选派团支部“第一书记”到村任职模式,有效破解基层团组织普遍存在的缺编制、缺人员、缺经费、缺场所的“四缺”问题,以实干的作风、实战的姿态、实效的作为,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紧盯“选优配强”这一前提将优秀的青年送往合适的村镇

把好选人关。以“青年领办项目,公开竞聘选派”为路径,打破年龄、职级、身份等限制,将范围从县直机关团干部扩展到全县政治素质好、有培养发展前途、热爱基层工作的优秀青年,自2016年改革以来,累计吸引270余人报名。其中,接受两新组织优秀团员报名24人、基层创业青年报名13人。在名单确定上,通过竞聘演讲、集中面试和项目评审等考核方式,围绕综合素质、项目实施、自身資源等方面开展评测,邀请相关部门、乡镇街道、市县两级团代表、农村青年代表、社会组织等全程参与确定。

把好“送人”关。在岗位对接时,根据团组织软弱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改革创新任务重、脱贫攻坚任务重、联系服务青年任务重等“三重两弱”情况,按照“部门对应、专业相符、资源互补”原则,个性化确定结对名单。例如,法院、检察院、民政、农业农村等部门的选派干部被派驻到团组织软弱落后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重点开展整顿转化工作;发改、交通、住建等部门选派干部被派驻到脱贫攻坚任务较重村,精准助推脱贫脱困。在选派任职的同时,团支部“第一书记”岗位也成为了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平台,通过在农村广阔天地培养锻炼人才,实现了优秀后备干部选拔从“相马”到“赛马”的转变,12人被列入县级优秀年轻后备干部。

紧盯“能挑会干”这一导向以科学的方法锻造能干的人才

考虑到基层工作复杂多变以及部分团支部“第一书记”农村工作经验不足的实际,团宁海县委为团支部“第一书记”量身定制了“十个一”的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团省委“三张清单”从严治团导向,推出团支部“第一书记”治村法宝。

摸准青情,理清“需求清单”。通过入户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联系结对村青年,广泛排摸他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形成了涉及婚恋交友、社会实践、创业就业、普法维权等六大类22种青年“需求清单”,作为团支部“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方向。

掌握村情,理清“项目清单”。以“需求清单”为导向,结合村庄发展实际,制定工作计划和工作项目,主动承接上级团组织项目活动,形成一张能基本满足所在村青年需求的“项目清单”,作为团支部“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内容。

用好团情,理清“资源清单”。充分挖掘青年铁军宣讲团、志愿服务团队、青年社会组织等团内资源以及共建单位等其他资源,形成一张能助推工作项目顺利开展的“资源清单”,作为团支部“第一书记”的主要工作保障。通过“三张清单”的精准定责,做到全年任务目标化、所有目标项目化、一切项目责任化、每项责任考核化,有效督促团支部“第一书记”切实履行农村青年“带头人”职责。

紧盯“干有所成”这一关键以健全的机制营造实干的氛围

精心培训,健全“育人”机制。坚持各部门多方联动,统筹资源,切实抓好团支部“第一书记”的能力提升和履职尽责。开展有针对性的岗前培训,邀请涉农部门领导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帮助尽快熟悉基层情况,并将团支部“第一书记”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常态化开展教育培训。联合组织部门推动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农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和村党支部书记的传帮带作用,建立导师带徒制,帮助村团支部“第一书记”进一步抓实基层工作。

结对帮扶,健全“后援”机制。建立完善分片联组制度,团县委书记班子分别对联系片组定期开展调研走访、交流帮带,通过季度例会、片组交流会等形式,动态掌握了解村团支部“第一书记”工作开展情况,帮助协调解决工作中碰到的困难和问题。按照“书记打头阵、部门当后盾”要求,派出单位与派驻村实行“村村帮”结对共建,涉农部门实行“1+X”抱团帮扶,有效发挥“一人驻村、集体帮扶”作用。

严格考评,建立“淘汰”机制。按照从严治团要求,严格执行“第一书记”考评机制,对纪律性差、履职能力弱、逾期没有完成阶段任务的,实行“召回”制度,并责成派出单位重新派驻干部。同时,在任期末开展“双述双评”活动,即在村团员青年中开展述职评议和在全县“第一书记”总结大会中开展述职评议,由团员和青年代表对“第一书记”工作进行评议打分。团支部“第一书记”派驻以来,累计开展各类督查考评20余次,下发督查通报7期,2名团支部“第一书记”因履职不力等原因被团县委书记约谈。

紧盯“发展致富”这一目标以实在的作为展现青春的风采

始终坚持以“双岗攻坚年”为行动指引,打出团的旗帜、亮出团员身份,充分发挥基层团员青年在环境整治、扶贫助困、创业创新、志愿服务、社会治理、“最多跑一次”等六大岗位上的先锋模范作用,全县农村团员青年在团支部“第一书记”的引领下共认领社会岗12000余个,争取各类资金150余万元,帮助所在村发展致富项目30余个。如胡陈乡3名团支部“第一书记”共排摸吸纳了35名创业青年,包括猕猴桃、水蜜桃等水果采摘种植,四季蔬菜采挖体验,以及十余家青年参与管理、服务的民宿经营点等,平台以这些创业基地作为主要阵地,结合季节性活动进行统一推广,取得了显著成效。桑洲镇南岭村在团支部“第一书记”多方努力下,整合村集体土地出租,邀请青年企业家和外出青年返乡创业,成功打造小山村青年民宿集群,带动南岭村的民宿产业蓬勃发展,实现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的双赢。

猜你喜欢

头雁选派团支部
大雁迁徙
大雁南飞
“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团总支)”名单(共四百三十一个)
抢飞的“头雁”
建昌县:激发选派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省首批选派干部已全部驻乡村开展工作
抢飞的“头雁”
岳西:围绕“六句话”抓好“三件事”
中学团支部希望得到指导
编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