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校外)实施方法研究
——以博山中学为例

2020-12-29栾靖刘学铭段博文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处方心率课外

栾靖刘学铭段博文

(1.山东省淄博市博山中学 山东 淄博 255200;2.山东省淄博中学 山东 淄博 255000)

1、研究目的

近年来,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关注度不断提高,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与日俱增。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指导学校体育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文件和决策中,多次提到“课外体育锻炼”。可见,课外体育锻炼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并已成为学校体育的关键组成部分。一般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包括早操、大课间活动、班级活动、社团活动等,是指学校生活以内,体育课以外的体育锻炼。而作者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应该分为两个部分:校内的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的课外体育锻炼。而校外的体育锻炼由于离开了学校、回归了家庭,往往让人忽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被唤醒,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自主健身中来,特别是新冠状肺炎疫情蔓延以来,居家锻炼已经成为现阶段人们进行锻炼的主流手段。所以,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应该延伸到校外,且应得到学校、老师、家长的重视和支持。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本研究通过有关《学校体育学》、《学校课外体育改革新视野》、《中国学校体育30年》等书籍的阅读,以及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收集了相关方面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了细致的研读,对本课题的研究概况有了较系统的了解,并为其前期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2.2、访谈法

基于研究需要,对班主任、家长就学生校外体育锻炼的开展、监督情况等进行了访谈,初步了解了学生进行校外锻炼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并与其一起探讨解决方法,提出合理改进措施。

通过对学生的个人访谈,了解学生的锻炼情况,在锻炼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对策,指导学生科学锻炼,提高学生个人锻炼的科学性。

2.3、测试法

对学生放假前和放假后的身体素质测试,通过学生测试成绩对比,观察校外体育锻炼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影响。

3、结果与分析

本文以淄博市博山中学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校外体育锻炼的内容、方式及监督手段入手,探索初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校外锻炼”的实施方法。

3.1、“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概念的界定

潘绍伟和于可红主编的2008年版《学校体育》认为,课外体育(活动)是在体育课程以外,以健身、保健、娱乐为目的的体育活动,以提供运动技术水平为目的得课余体育训练,以及为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举办的课余体育竞赛等得总称。

丁占伟认为课外体育锻炼是指课前、课间与课后在校内进行的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健身锻炼为主要内容,促进学生体、心理和社会适应力和谐发展的体育锻炼。包括多种不同形式的锻炼。

随着《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 2016-2020》、《“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文件的出台,课外体育活动已突破学校的围墙,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范围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扩大到社会、家庭中来。

多数学者已经形成共识,课外体育锻炼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期对其定义都是狭义的,将课外体育锻炼的活动范围设置在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应泛指学生参加的除体育课教学以外的体育锻炼活动,包括校内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外课外体育锻炼两个部分。课外体育锻炼(校外)是指学生在学校以外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

3.2、课外体育锻炼(校外)内容的制定及应用

(1)课外体育锻炼(校外)内容划分。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同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而校外的体育锻炼内容的选择更具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所以,在锻炼内容的选择上除依据教学大纲和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还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具体包括:各种跑、跳、投的练习,各种体操类动作练习,各种球类练习,各种韵律操和舞蹈练习,各种传统体育项目(如跳绳、踢毽子、武术等),各种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跆拳道、瑜伽等)等等。

(2)我校对课外体育锻炼(校外)内容设置的应用。

为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创造自主选择的空间,又能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我校在根据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的成绩分类,为学生量身打造“一生一案”健身运动处方。“一生一案”健身运动处方按照身体运动素质分为速度类、力量类、耐力类、柔韧类和灵敏类5大类别,在每个类别下根据学生《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所测得的运动水平分设补差类、提高类、拓展类3种小类别的运动处方,每个种类运动处方设置3-5个供学生选择。最后,用年级加以区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年级和运动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处方自主进行课外体育锻炼,例如,初二某学生通过《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测得自己速度处于合格水平,那么他可以选择初二速度提高类运动处方。

为保障学生在校外有效的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我校将制定好的健身运动处方编纂成《博山中学学生健身指导手册》,体育老师们按照手册布置体育作业,指导学生利用放学后、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进行体育锻炼。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给与特别指导。

3.3、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校外锻炼”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在健身过程中运动强度难以把握。

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自律性虽有所提高,但是持续时间难以保证。所以当学生脱离了学校和老师的监管,精神放松,在自主锻炼时运动强度难免会打折扣。

另外,即使体育老师已经讲授了评估运动强度的方法,大部分人只会根据自己的感觉进行锻炼,很少有人会将其应用到锻炼中,大家认为只要进行锻炼就可以了,很少考虑如何科学的进行锻炼,缺少科学锻炼的意识。

(2)在校外锻炼中缺乏持之以恒的精神。

校外锻炼具有自觉性、自主性的特点,由于回归了家庭,学校对学生的约束力变弱,如果没有有效的监管方法,学生很难持之以恒的进行锻炼。往往刚开始劲头十足,随着新鲜感的流失,原动力的减弱,学生锻炼常常出现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情况。

(3)学生不按照运动处方进行锻炼。

受自身喜好的影响,又脱离了学校、老师的监管,学生在锻炼时会出现不严格按照健身运动处方练习的情况。一部分人会从运动处方中选择部分进行练习,一部分人会对运动处方进行改造,一部分人会选择与运动处方无关的方式进行锻炼。

(4)校外锻炼缺少过程性评价机制。

学生校外锻炼一般都是个人锻炼或者是2-3人的小群体方式,所以在学校进行的达标运动会、班级体育达标测试等过程性评价方式难以实施;另外,在校外缺少专业的体育指导人员对学生锻炼进行过程性评价。

3.4、促进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校外锻炼”的有效措施

(1)课上、课外有机结合,在体育课上增加健身运动处方内容讲解。

课外体育锻炼是体育课的延伸,为体育课服务,也与体育课互为补充。针对学生对健身运动处方中的练习动作难以理解的情况,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体育课对动作进行讲解,指导学生练习,掌握动作要领,课外体育锻炼也是对课堂内容的复习和巩固。

(2)通过心率数据控制练习强度。

在学生的课外自主锻炼中,学生往往不能把握练习的强度,达不到良好的训练效果。在体育锻炼中,常用心率来测量运动强度,最佳运动心率范围(即靶心率)可以通过计算获得,公式为(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6+安静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0.8+安静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学生可以通过测量运动后的心率来调节运动强度。

(3)开启群打卡功能,督促学生有效锻炼。

目前,QQ、微信的小程序上有很多群打卡功能的软件,可以让学生以班级的形式进入打卡群,通过文字记录、拍摄图片和录制视频完成打卡。常用的打卡软件有班级小管家、小小签到、小打卡等;也可以利用运动软件进行打卡,如Keep、悦动圈等;还可以以创建班级QQ运动群、微信运动群来完成打卡。群打卡制度是监督学生进行锻炼的有效手段,可以帮助体育教师及时了解学生锻炼情况,指出锻炼中的问题并给予合理的指导,提高学生锻炼的科学性。

(4)借助运动APP,指导学生制定自己喜欢的锻炼计划。

目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运动APP有Keep、悦动圈等。Keep运动软件致力于提供健身教学、跑步、骑行、交友及健身饮食指导、装备购买等一站式服务,并且能够提供多项训练计划。学生可以按照个人喜好、健身环境选择不同的训练。它的优势在于能够为锻炼者提供视频参照,即初学者也可以跟着视频指导完成锻炼。另外,软件具有“练动作”板块,能够提供身体各种部位动作的练习视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练习,制定自己的锻炼计划,更好的进行自主锻炼。

(5)发挥1分钟小测试的功能。

为了检测学生锻炼效果,指导学生科学锻炼,提高锻炼的有效性,可采用1分钟小测试的方法。1分钟小测试项目的制定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求,包括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和在1分钟之内就能完成测试的项目,如俯卧撑、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1分钟小测试时间短、操作简单、对环境要求不高,学生一般在家就可操作完成。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课外体育锻炼“校外锻炼”,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符合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的时间(含体育课)”的要求;

(2)将学生的校外锻炼纳入课外体育锻炼,让学校体育教师对其进行专业指导,增强了学生自主锻炼的科学性;

(3)利用QQ、微信打卡小程序,通过照片、视频打卡的方式监督指导学生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

(4)合理Keep、悦动圈等运动APP,为学生量身打造个性化锻炼方案,符合青少年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心理,提高学生参与运动健身的积极性。

4.2、建议

(1)学校出台关于学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的文件,如布置体育作业,体育作业的内容、形式、频率等,让体育锻炼常态化,提高校外锻炼的约束力;

(2)学校发挥部门职能(如团委、学生会),对学生校外锻炼在班级之间、级部之间组织各种评比活动(如绘画、摄影、健身视频等),营造锻炼氛围,丰富校外锻炼的内涵;

(3)让学生掌握根据自身情况制定锻炼计划的方法,并能灵活应用,为学生终身体育打基础;

(4)鼓励家长与学生一起锻炼,形成亲子锻炼的氛围,增进亲子感情的同时,带动学生参与锻炼的热情。

猜你喜欢

处方心率课外
心率多少才健康
小满课外班
人间处方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处方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祝您健康处方(8)烧心、反胃
祝您健康处方(7)心悸、过早搏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