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花繁育技术及园林应用现状分析※

2020-12-29苏小惠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0年8期
关键词:芽接花芽分化成活率

●苏小惠(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741020)

1 梅花的品种

梅花别名春梅、红绿梅、干枝梅等,原产我国,据考证,梅花已有近3 000年的栽培应用历史,位列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魁首。

中国梅花现有300多个品种,按照陈俊愉教授确立的中国梅花品种分类系统,分属3种系5类18型。真梅种系由梅花野生原种或变种演化而来,具典型梅枝、梅叶、梅花和梅香;按枝态又分直枝梅类、垂枝梅类和龙游梅3类15型。杏梅种系枝叶介于梅、杏之间,小枝褐色似杏,叶、花和果均比梅大,无香或微香,仅杏梅1类2型。樱李梅种系形态近于紫叶李而远于梅,为园艺杂交种,系19世纪法国人选育。叶紫褐色,花叶同放,花大,紫红色或粉红色,有李花香,仅有1类1型。

2 梅花的植物学特征

梅花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常具枝刺,1年生枝绿色。叶卵形至宽卵形,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细尖锯齿,两面有微毛或仅背面脉上有毛,叶柄具腺体。花梗极短或无,花1~2朵腋生,淡粉红色或近白色,芳香,径2~3cm,早春先叶开放。核果近球形,熟时黄色,密被短柔毛,果味极酸,果核面具小凹点。

3 梅花的生物学特性

梅花性喜光、喜温暖及土层深厚,土壤微酸性,忌积水,怕空气污染。耐酷暑,较耐寒及干旱,适应性强,我国南北均可栽培。发枝力强、耐修剪。梅花一般6~7月停止生长,不久进行花芽分化,经过一段休眠时期,入冬即开花。

4 梅花繁育技术

4.1 嫁接繁殖

实践证明,嫁接是繁育梅花优良苗木最有效的方法。生产上常用梅、桃、杏、山杏及山桃等实生苗作砧木,其中梅砧最优,杏砧次之,其与杏、梅种系嫁接亲和性最好;桃砧排第三,有嫁接便利、成活率高及开花早等优点,缺点是树体抗逆性弱、易流胶且寿命短。无论采用枝接还是芽接,接穗宜选择当年健壮枝的中部枝段或芽,成活率较高。

4.1.1 枝接枝接适于建梅园和培育成年梅树。于梅花休眠期,早春树液开始流动即树体萌芽前10~15d枝接最为适宜,采用切接或劈接法,嫁接枝成活率可达90%以上。枝接20d后检查苗木成活情况,不成活的及时补接,待第2年花后除去绑带。

4.1.2 芽接5~9月梅芽已渐次成熟,此期砧木和接穗皮层易剥离,是“T”芽接最适期,芽接成活率在95%以上,芽接后7~10d检查成活情况,视情况及时解除绑扎物或补接。芽接剪砧时间视具体嫁接时期不同而异,5月前后芽接的苗木在确认成活后需立即剪砧,9月左右芽接的苗木于翌年早春萌芽后1个月左右剪砧,要求剪口平整,以利愈合。嫁接成活后做好嫁接苗的其他管理,如嫁接苗在接穗生长的同时砧木会不断生出萌蘖,这时就要把萌蘖一律抹除,并做到随出随抹。

4.2 播种繁殖

生产上梅花单瓣及半重瓣品种采用播种繁殖,但该法主要用于培育实生砧木和育种方面。因李属种子均有休眠特性,播种前需进行层积、低温或用赤霉素(GA3)催芽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香瑞白’梅花种子用质量浓度为150mg/L或300mg/L的GA3进行浸泡处理后再进行90d低温层积处理,发芽率可达30%;‘美人梅’胚培养发芽需要0~4℃低温处理90d,胚萌芽和生根最佳培养基分别为White和MS,组培苗移栽的最佳培养基为WPM+0.2mg/L吲哚丁酸(IBA)+2.0mg/L6-苄氨基嘌呤(6-BA)[1]。

4.3 扦插繁殖

梅花扦插繁殖也能生根,成活率因品种而异,总体上表现较差,目前应用尚不普遍。试验表明:梅花扦插在休眠期(11~1月)进行硬枝扦插,以河沙做基质,插条基部切口采用2 000mg/L IBA速蘸处理能明显提高生根率[2]。

5 栽培管理

5.1 施肥

梅花栽培在适宜环境可生长良好,无需特殊管理。一般于花后、春梢停止生长后及花芽膨大前各施肥1次。梅花嫁接苗要注意水分管理,土壤干旱会影响苗木成活率;生长季节以氮肥为主,配合适量磷钾肥,追施1~2次。根据梅树管理经验,一般每株年施厩肥、堆肥等农家肥30~200kg、油渣5~20kg、过磷酸钙1~4kg、硝酸铵0.5~2kg。农家肥主要用于基肥,化肥主要用于追肥。幼树施肥量可少些,盛花期树施肥量可大些。梅树基肥最好秋季施入,以放射状沟施基肥效果更好。花后追肥于开花后施入,补充花期对营养物质的消耗,成龄树株施尿素0.5~1.0kg、过磷酸钙0.5~1.0kg、硫酸钾1.0kg;在花芽分化前施追肥,成龄树株施尿素1.5kg、磷酸二铵1.0~1.5kg、硫酸钾1.5kg。

5.2 灌水

通常在生产中,当梅花新梢长到20cm左右时即花芽分化阶段进行控水,2~3d不浇水,等植株因缺水顶端叶片开始萎蔫时少量浇水,使叶片复原;这样反复2~3次后,枝条顶端生长抑制,使得养分集中,促进花芽分化。因梅花开花期受温度影响大,故可通过控制温度推延花期。

6 病虫害防治

为害梅花的害虫主要有毛球蚧、梨夸园蚧、禾谷缢管蚜、大青叶蝉及桃蚜等;主要病害有梅花炭疽病、梅花真菌性穿孔病及梅花膨叶病等。实践证明,虫害采用农业防治效果最佳。一般在4~5月虫体明显时人工清除孕卵母蚧,冬季清除病叶和病梢;此外还可采取生物防治的方法,如保护利用天敌;化学防治可在若虫孵化出壳盛期和末期喷施50%的杀螟松300~500倍液。病害防治:在梅花发芽初期,可喷施0.5:1.0:100的波尔多液保护;发病期可选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喷雾防治。梅花嫁接苗抽生新枝后易受蚜虫和红蜘蛛的为害,也易感病害,尤其桃砧梅花抗病性和抗逆性差,病虫害严重,应及时用药防治。

7 园林应用及分析

7.1 园林应用意义

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灵魂,梅花是中国园林意境形成的乡土植物代表。梅不畏寒冷,傲雪怒放,清标高韵,自古就是人们坚贞、气节和理想的象征,是高尚品质的代表,至今,梅花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仍是其他植物无法取代的。明朝冯应京在《月令广义》中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又有梅花与兰、竹、菊并称“四君子”等,这种传统的梅花配置形式意境高雅而鲜明,至今仍是中国园林植物造景经典表现形式之一,广泛应用于城乡园林绿化、名胜、古迹和寺庙等处。此外,其形象化身书法、绘画和雕刻等人工艺术形式,装饰于厅堂、景窗、景门和景墙等处,与周围鲜活的梅花互为映衬,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人合一的诗情画意之美。

7.2 园林应用形式

梅花品种繁多、姿态独特、色彩丰富,暗香浮动,极具观赏性,在园林中造景形式多样。传统造景手法如宋代诗人范成大著《梅谱》中云:“梅以韵胜,以格高,故以横斜疏瘦与老枝怪石者为贵。”因此,梅特别宜孤植于窗前、屋后、路旁及桥畔等处;成片丛植更为壮观,如我国的南京梅花山、杭州西湖孤山、武汉东湖磨山梅园、无锡梅园都很有名。梅花与其他植物及建筑配置也极为适宜;梅花也是插花、盆景艺术的绝妙素材。

在现代园林植物造景中,应更加重视并充分利用梅花这一中国传统名花的特有身份,使其全面参与美丽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出现在居住区、城乡道路和各类广场中,以多种形式进入大众视野,陪伴在人们生活左右。

猜你喜欢

芽接花芽分化成活率
大葱花芽分化研究进展
高料价下草鱼“伤不起”!30年养鱼人竟做到鱼种成活率100%,1亩赚5200元
巴迪可降解膜和芽接质量对橡胶树嫁接苗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
坡位对南方红豆杉和檫树混交林早期成效影响
橡胶树小苗芽接不同叶蓬的芽片质量和芽接效果比较分析
贵州桑树冬季芽接技术
11个葡萄品种在乐山地区的花芽分化规律
从50%到90%,草鱼养殖成活率倍数提升,致胜法宝是什么?
低温和5—氮胞苷对油菜花芽分化和DNA甲基化的影响
果树花芽分化调控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