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师范大学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2020-12-2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意向高尔夫用人单位

(云南师范大学 云南 昆明 650500)

1、前言

专业对口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是否符合社会需要、应届毕业生所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是否能得到用人单位认可有关。随着中国高尔夫浪潮的形成,迫切需要大量有扎实理论基础、良好职业能力和高质量化的高尔夫专业对口型人才。要提高高尔夫专业毕业生的对口就业率,必须深入研究高尔夫专业毕业生就业意向。因此,分析毕业生就业意向并找出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对建设契合当今社会发展的高尔夫专业以及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分析了云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高尔夫)专业2020届的60名学生和2021届随机50名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影响因素,旨在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为进一步提高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率提出有用建议。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我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基本情况

通问卷统计发现,106名学生中最初选择高尔夫专业的原因有:喜欢这项运动(38.68%)、自我感觉高尔夫有前景(14.15%)、专业调剂(27.36%)等。大多数的学生在选择专业方向时对高尔夫行业并不是十分熟悉,他们只从个人感官上认识,并不考虑行业发展,就业、发展空间、薪资等方面,选择上是盲目的。最初接触高尔夫运动时,大家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褒贬不一:高尔夫球运动能愉悦心情放松身心、促进对社会的认识了解、增进友情;或是“贵族运动”、有钱人才打玩、浪费时间、不如学习其他体育运动、在生活中没有实际用处等。在进一步接触和学习后,高尔夫专业学生对高尔夫运动的看法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对它的认识也越来越理性、全面。

云南师范大学的高尔夫专业属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中的专业,课程范围涉及广,这对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的好处是:就业方向开阔、不必局限于高尔夫方向。在诸多方向中,学生们选择较多的是人力资源管理、体育设施管理及财务会计方向,其次是体育赛事经营管理、酒店管理、旅游文化方向。通过进一步了解,学校课程安排不满意的主要有课程设置不合理、实践课少、教学资源基础设施不足、专业性不强、不够完善等几方面。

2.2、就业意向分析

我校高尔夫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去向上有不同的选择,主要是毕业后打算录用或聘用直接就业、继续深造提升学历水平、自主创业、参军入伍等。在调查统计的学生中,大部分人对毕业后的去向,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还有一小部分学生还没做好毕业后的打算。城市已成为中国年轻人实现自身价值和成就自我的理想场所。统计结果显示有38.68%的学生计划毕业后在一线城市工作,22.64%的学生打算在其他省会城市及沿海城市就业,有21.7%的同学计划毕业后留在昆明,选择在县级小城市的人数占比为10.38%,选择在乡镇农村就业的人数仅有4.72%,仍有1.89%的学生不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在选择就业地点时,考虑因素较多的是发展空间、就业机会、地方人才政策、消费水平、交通等。

就业意向单位的选择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就业观念。从师范院校、体育学院等条件出发,云南师范大学高尔夫专业学生在选择岗位时主要是:企事业单位(39.62%)、中小学(21.7%)、国家公务机关(18.87%)、健身俱乐部(8.49%)、大专院校(11.32%)。可见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观更趋向稳定的工作岗位。从就业领域来看,在有意向从事高尔夫行业的同学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愿意从事球会、练习场以及赛事运作管理的工作;接近一半的人想成为专业人员(教练、裁判、球员等);而选前台、媒体和其他领域的学生人数较少。从选择的岗位领域中可以看出,选择人数多的都是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的岗位。其中不愿意从事高尔夫行业的学生,影响因素有:基础薪资待遇过低、自身技能不足、高尔夫行业工作与父母期望不一、社会认可度低等。

薪资是个人通过向其组织提供正常的体力或精神力量而获得的补偿形式。调查中:我校高尔夫专业学生首次就业薪资期望普遍偏高,但高尔夫行业中就业的起点不高,尤其是基层岗位。在很多高尔夫球场,毕业生初次就业的薪资较低,且许多高尔夫行业在工作经验和技术水平方面更受重视,而我校学生能坚持长期在同一个行业工作的人数则不多。

2.3、影响我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分析

总的来说,影响我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的因素主要有四方面:自身条件、学校环境、用人单位要求及社会导向。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影响因素最大的是学生的个人因素,其次是用人单位要求,影响较小的是学校环境和社会导向。

从影响高尔夫专业学生的个人因素来看,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经验和就业观念所占比重较大,其次就业信心、压力和在校学习成绩也发挥很大作用,另外还有一个影响因素是父母亲友的就业观念和同学朋友的就业选择。

此外,大学生的专业认同和职业定向需要经历时间考问和思想博弈的过程,在这个形成过程中,学校教育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通过问卷统计,在学校环境因素中,影响学生就业意向选择的有专业课程设置、学校硬件设施、教师师资队伍、学校就业指导几个方面。其中占比较高的是专业课程的合理设置、学校的场地等硬件设施。其次师资队伍和就业指导也发挥很大作用。

在用人单位因素方面,高尔夫专业学生认为用人单位主要看重的条件中,综合素质、专业技能是主要条件,其次考虑的是市场洞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用人单位实际考察的较少的条件为英语口语水平、对单位的忠诚度等。

在社会导向因素中,高尔夫专业学生关心的问题排序主要是: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公众对工作岗位的认可度、社会需求和国家地方就业政策等。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云南师范大学两届高尔夫专业学生初期对专业方向发展了解不多,选择盲目的,对高尔夫运动的认识不够全面,对其文化及其他涉及领域知之甚少。但是,经过学习和实践相关专业课程,对高尔夫行业有了更客观的认识。

毕业后大部分学生是选择就业,在意向单位选择上多趋向于稳定的中小学、企事业单位和国家公务机关,而仅有15.09%的同学毕业后很想从事高尔夫行业。其中,低薪和缺乏掌握技能是影响其他学生从事高尔夫行业的主要原因。且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在毕业初期很难获得一些高专业要求的岗位。在对首次就业的区域选择时大多为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县级小城市及农村的选择较少,且在就业区域选择上考虑较多的是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大多数学生在第一次就业的工资预期,与初入职场的实际工资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超过一半的大学生高度定位,不愿接受基层薪资。

个人条件、学校环境、用人单位要求及社会需求是影响我校高尔夫专业学生就业意向选择的主要因素。专业知识技能、实践经验、专业课程设置、学校就业指导、所在地经济发展水平等是影响学生就业意向选择较大的几个原因。

3.2、建议

学生自身。首先要加强专业认识,完善原有对专业的观念。其次需要自我定位,确定职业方向。根据自身专业定好方位、把好航向。再次,提升就业能力,在加强专业技能学习,在提升自己的同时,缩小与用人单位要求条件的差距。还要树立新的就业观念,不局限于传统的就业方向,合理看待就业。改变必须选择事业单位或高薪的就业理念,树立志在四方的志向,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施展自己才华。

学校方面。合理安排相关专业课程。改善课程设置,增加实践课课时;优化专业课、基础课的比重。加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使学校培养的人才真正与市场接轨。促使学生打开求职窍门,掌握求职技巧,提升就业能力。鼓励毕业生打破传统的就业理念,拓宽就业渠道、多方面发展。了解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主观上降低就业期待、正视自主创业。此外,应加强在学科建设、教学人员的培训,为培养出真正“一专多能型复合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满足社会需要,提高就业率。

社会方面。要树立典型,加强对高尔夫的形象宣传与推广,将高尔夫行业的真实形象全面地展示在社会大众面前。引导全社会去正确认识这个职业,深入了解这个群体;其次,要正面引导,改变社会大众对高尔夫相关职业的传统认识,扩大群众基础,增强高尔夫行人员的职业自豪感。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一个繁杂的社会难题,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和高校短时间招生过程中引发的一种现象,它需要一个消化过程。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关注下,政府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高校、用人组织的协调配合,高校毕业生一定会顺利实现就业。

猜你喜欢

意向高尔夫用人单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性骚扰的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研究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1.举证责任倒置对劳动争议仲裁有什么意义?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集体合同纠纷,用人单位“三不能”
高尔夫
近期主要农作物种植意向
休闲高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