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心理在游泳训练中的应用

2020-12-29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游泳原则运动员

(天津市游泳运动管理中心游泳队 天津 300084)

前言

随着全民健身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游泳技术水平在逐步提高,为了提高身体素质和锻炼心理素质,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到游泳训练中。游泳训练中的心理教育作为游泳训练重要的环节,对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减轻训练压力、提高训练成绩有着显著的作用。

1、心理教育在游泳训练中的重要作用

在游泳运动中,要求运动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在进行游泳训练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游泳教练对学生进行引导,克服对水的恐惧心理,否则会导致学生由于紧张感和恐惧感而在训练中受到较大的影响,从而导致学习游泳的兴趣降低,甚至出现放弃游泳训练的想法。(1)通过心理训练,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克服对水的恐惧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控制自身心理活动的能力;(2)心理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水感,“水感是由触觉、肌肉运动觉和温度觉等几种感觉组成的。”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游泳动作,触觉和肌肉本体感觉去感知动作要领,动作方位及肌肉的用力程度,建立正确且完善的动作,培养优秀的水感;(3)协调学生的身心力量,控制其心理活动水平,游泳作为一项非常耗费体力的运动,其难度系数较大,技巧性较强,因此,教练需要给予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帮助学生树立坚持和永不放弃的信念。总之,“心理训练能够增强对学生自身心理活动控制的能力,以更好的心态面对困难,使游泳教学更加顺畅,效果更加突出。”(4)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动技能所形成的规律,在游泳教学过程中,充分且准确的理解技术动作是完成动作的前提,教师在进行讲解和示范技术动作后,要对技术动作的特点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比较,根据动作的力学特点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辅助性练习和分散性练习,帮助学生一步一步的领悟到动作要领,掌握和技术动作。如在进行蛙泳训练中,通过分析腿部动作,详细讲解“收、翻、蹬、夹”动作要领,使其能够快速掌握运动技能所形成的规律,高效完成相关动作。

2、游泳训练中心理教育的原则

在游泳训练过程中心理教育应当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原则有以下几个:

2.1、循序渐进的原则

此原则不仅是游泳教学的原则,更是心理教育的原则,游泳需要一个系统且连贯的训练过程,不能拔苗助长,操之过急。在游泳训练过程中,要坚持从简单到复杂,从容易到困难,从小训练量到大训练量逐步的进行,逐步培养学生的心理从不成熟到成熟状态。体现 “心理障碍—调整—完善—再障碍—多交手段调整下一更大完善的心态良性循环。”由于教练员会追求急于求成,会导致出现拔苗助长的错误行为,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原则,会导致运动员在游泳训练中出现最常见的现象—过度疲劳,这会过早的结束运动员的运动生涯,不利于运动员的长期发展。

2.2、自主训练的原则

心理教育只能是外因,通过心理教育去催发运动员内因的变化,呈现出更加优秀的心态,从而产生主动训练,自觉积极性。提高游泳效率的有效途径为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在学生掌握足够的训练技能后,学生要进行自主锻炼,来提升学生的游泳技能,并促使学生运用心里训练的方法到学习中来,从而真正掌握心理教育的意义,提高游泳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游泳训练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其训练任务和训练强度,通过自主练习,感受到游泳训练的乐趣和成功的自豪感。自主训练的原则要通过几个方面进行引导:(1)目的性教育,为其制定参与的各种计划,并通过加强其思想政治层面的教育,使其端正训练态度,对于每项训练都要进行认真负责的引导;(2)要把握关键,在关键的时刻用简单的语言去点透学生;(3)直观性的引导,可以通过优秀者的表演和演示,或者是游泳方面的英雄模范人物作演讲,不断去开拓运动员们的心胸;(4)加强督促,对于有偷懒行为,半途而废的人员要进行一定的惩罚,替其消除懒惰心理;对于自满的学员要进行引导,与更加优秀的人员成绩作对比,打消其娇气;(5)根据习性特征和良性刺激进行多次的反复练习从而形成条件反射,达到保持长期自觉性。如根据学生的好奇心,通过不断的变换教学手段,新的良性刺激促使其产生新的自觉性;(6)要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通过自尊心进行严于律己,追求进步,通过自信心,建立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7)要扬善避辱,多多回忆愉快的往事,促使良性条件反射再现,激起练习的积极性。尽量避免提及遗憾和失败的经历,避免伤感情绪的消极影响。

2.3、区别对待的原则

由于运动人员的个性都大不相同,气质性格差异都较大,心理教育要根据区别对待的原则,要重点注意几个要点:(1)要在日常生活及训练中,去摸清运动员的心理特征,确定不同运动员各自的气质和性格类型;(2)批评和表扬都要适度,注重时间点和场合,上午10:00左右是精力充沛,情绪高涨的时期,进行批评和表扬都比较适宜,在晚上19:00左右血压升高,精神会不稳定,这个时间点尽量不要进行批评和表扬。场合的选择要注意维护运动员的自尊心,共性问题可以当众进行表扬和批评,个性的问题可在私下进行。批评时还要注意措辞,以温和的语气,体现善意,如在批评运动员游泳的成绩不佳,较慢时,可以选用“这样游得偏慢,在比赛中成绩是比较靠后的啊,要多加练习啊”代替“你游得太慢了,肯定是倒数第一名!”此外,要注意表扬的方式,如微笑和点头示意都是无声的表扬,瞪人和沉默是不太满意的批评。心理教育一定要区别对待,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方法,这会导致运动员有更强的逆反心理,不配合教练的训练工作,导致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

2.4、以身作则的原则

言教不如身教,正人必先正己。因此教练员要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做到道德高尚,举止大方,知识储备丰富,谈吐不凡,以身示范,勤勉工作,勇于承认自我不足和错误,敢于承担责任。此外,要做到关爱全体学生,做学生训练上的引导者和帮助者,生活中的指路者和真诚的朋友,当学生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帮助其克服困难,从而建立更加和谐有爱的关系。教练员自己要加强自我体能及动作要领的训练,要加强自身学习,通过与其他学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分享教学经验,或者外出学习进修,掌握更加先进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

3、心理教育在游泳训练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3.1、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组织心理教育

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较大,其学习行为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组织不同的心理教育。如学生经常缺勤,且不遵守训练的秩序,教练要对此类学生进行心理教育,调整其心态,明确其出勤率低的原因,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理交流,培养其学习坚持写训练笔记和训练计划等,提高其出勤率。

3.2、训练前进行放松练习,提高理性认识

在游泳训练前,要教授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放松练习,教会学生通过调整呼吸频率,从而做到呼吸平稳,放松身体肌肉,更好的控制中枢神经的兴奋度,将游泳训练发挥到最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水中游动和体力下降的情况下,要引导学生做好放松练习,放慢呼吸,使呼吸更加均匀和平稳,使肌肉得到放松,快速恢复体力和经历,继而继续进行游泳练习,通过反复的联系和巩固,达到熟练运用的程度。在进行放松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教学方式,可以采用直观演示的方法,进行示范性教学,必要的情况下,通过让学生将手放在教师身上进行亲自感知具体细节。要耐心进行心理辅导,给学生预留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和琢磨,体会训练要点。

3.3、在回忆技术动作进行心理训练

为了实现体脑并用的目的,可采用回忆技术动作的训练方式,像放电影的形式回忆所学的技术动作,并采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当学生掌握游泳动作后,要给学生预留充分的时间进行训练,教练在一旁做巡回指导,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动作,从而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动作要点。不断加深动作的表象记忆,为后续的训练奠定基础。在训练的过程中,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语言提示,对动作表象进行提炼,并进行水中实际练习,做到边思考边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训练难度,实现体脑的科学结合。

3.4、进行谈话教育,增加学生的自信心的心理训练

在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进行快乐教学,通过谈话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通过温和的话语去鼓励学生,对于成绩不好的同学要进行安慰和鼓励,对于骄傲自满的同学要进行言语警戒,善意的批评,对于成绩好的同学要进行适当的表扬。谈话教育还应围绕团队之间的团结友爱和相互帮助为主,传递严于律己和以礼待人的体育精神。对于掉队的学生,为避免其产生自卑的情绪,教师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要做到“注意观察运动员的一言一行,在了解每个运动员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具体的指导,按能力的茶艺程度给予他们不同的帮助,从而强化他们的受挫力和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擅于总结学生不同时期的训练结果,肯定学生的进步,并利用周围的榜样进行鼓励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游泳的信心和勇气。

4、结束语

学生在学习游泳的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如害怕、焦虑等情绪,会严重影响游泳训练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授游泳技能的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发挥其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和勇气,从而提高游泳训练的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游泳原则运动员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则
党支部的工作原则是什么?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听说你要去游泳 “妆”一下吧!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游泳时小腿抽筋了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