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与防控

2020-12-29

兽医导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养羊羊群

羊布鲁氏菌病作为养羊过程中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其发生以及传播不仅给羊只造成了威胁,同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殖户的身体健康。近年来,羊布鲁氏菌病越来越受到了国家动物疾病防疫部门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指导措施以及防疫策略,使羊布鲁氏菌病得以净化和控制。

1 羊布鲁氏菌病

1.1 病原羊布鲁氏菌病的病原为布鲁氏菌,作为一种人畜共患传染性疾病,该病侵害人类以及动物的淋巴系统以及生殖系统,已经被列为二类动物疫病[1]。羊布鲁氏菌病具有较强的致病性,同时对人类的感染力较强。人类以及动物临床发病特点较为相似,均出现高热、多汗、流产、关节炎、睾丸炎等症状,同时该病极易复发,容易转变为慢性。养殖户在羊羔接生、剪打羊毛、屠宰病畜等过程中均可受到感染。

1.2 羊布鲁氏菌病的危害在我国部分畜牧业发达地区,布鲁氏菌病已经成为头号人畜共患病,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日常的饲养过程中,布鲁氏菌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传播,使羊只的安全生产受到影响,例如会造成母畜流产、公畜睾丸炎、慢性消耗以及关节炎等,导致动物生产性能降低,产奶量以及产肉量均有所减少,使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2]。另外,该病还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通过对人类多个生理系统的侵害,导致人类丧失劳动能力。

2 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以及防控策略

当前,针对羊布鲁氏菌病还没有特效的药物,因而必须对患病羊只进行隔离,对未患病羊只进行隔离、净化以及防疫等各种综合性防控技术措施,使羊布鲁氏菌病的传播渠道得以阻断,进而实现防控的目的[3]。

2.1 加强监测以及净化羊是布鲁氏菌病的易感群体,因而相关动物疾病防疫部门应当联合养羊户以及兽医,每隔3个月对羊群进行布鲁氏菌病的检测,一旦发现阳性羊只应当及时进行淘汰以及处理,如果羊群出现了布鲁氏菌病,应当及时进行隔离以及检测,将感染羊布鲁氏菌病的羊只筛选出来[4]。如果羊群检测结果呈阴性,应当每6个月或者12个月对其进行一次检测,以防羊布鲁氏菌病再次暴发。

2.2 加强检疫宣传力度相关养殖部门以及动物疾病防治部门应当结合当地羊布鲁氏菌病流行特点对该病的防疫工作加强重视。例如,在各个养羊点针对羊布鲁氏菌病开展讲座以及技术培训,使养殖户了解羊布鲁氏菌病的发病原理,认识到其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同时掌握该病的防控措施。相关动物疾病防治部门还需向各个养羊场派遣专业人员,找出养殖户在羊布鲁氏菌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其建立完善的防护措施,与养殖户进行积极配合做好羊群的检疫工作,进而实现羊布鲁氏菌病的有效控制。

2.3 开展疫苗免疫以及消毒工作在对羊布鲁氏菌病进行净化以及防控过程中,不仅需要对该病加强检疫,还需对羊群做好疫苗注射,加强推广工作力度。动物疾病防疫人员应当与基层兽医进行积极配合,做好羊布鲁氏菌病的疫苗普及工作。在羊只交配前2个月,可以为其接种羊布鲁氏菌病5号弱毒疫苗或者19号弱毒疫苗,从而降低该病发生的概率。在疫苗接种过程中,接种人员必须佩戴防护服以及防护靴,对养羊场地、疫苗注射场地、养羊场周边环境以及羊粪便池等做好消毒工作,从而消灭羊布鲁氏菌,阻断其传播途径,进而实现该病的净化以及防治。在疫苗接种工作结束以后,注射人员还需妥善处理所使用的药物以及疫苗注射工具,以防羊群误食。

2.4 加强新引进羊只的检疫控制羊布鲁氏菌病的净化以及防治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为了使羊布鲁氏菌病防控工作具备更高的质量,还需对新进羊只加强检疫控制工作。例如,相关养殖户必须对新引进羊群进行隔离,聘请专业人员做好检测工作,留下阴性羊只并为其注射相关疫苗[5]。做好阳性羊只的扑杀、焚烧以及深度掩埋工作,以防携带有羊布鲁氏菌的外来羊只感染现有羊群,进而实现羊布鲁氏菌病的控制。

综上所述,要想对羊布鲁氏菌病进行有效的净化以及防控,就必须做好养殖场的消毒、羊群的检疫以及免疫接种、外来羊的防控等工作,使羊群的健康得到保证,进而促进当地畜牧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养羊羊群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