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流行与防控

2020-12-29初树岩

饲料博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养猪场猪只猪群

初树岩,张 欣

(汤原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黑龙江 汤原 154700)

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致病因素是细菌及病毒,常见疾病有猪肺疫以及猪流行性感冒等。此类疾病发生时常呈混合性感染发病,会与猪瘟病或猪链球菌病等疾病混合感染,不仅发病率高且难以诊断鉴别,疾病控制难度也相对较高,是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之一。为此,有必要加强对此病的了解,并探讨有效的措施进行综合性防控。

1 流行特点分析

1.1 流行形式

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散发性及地区流行性发病的特点,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季发病率较高。各个日龄、种类以及性别的猪只都可感染此病。不同日龄仔猪混合饲养时此病的发病率较高,饲养密度过大、饲养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显著、环境卫生条件差等也是此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如猪舍内通风效果不佳或是因仔猪断奶或饲料发生变化所产生的应激反应也可引发此病。

1.2 病原复杂性

病毒与细菌是引发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病原,常伴随混合感染,且易引发继发性感染。病猪体内存在多种细菌或病毒,如为单一因子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并不会产生较大危害,但混合感染后疾病控制难度较高,且难以治愈,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由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较多,因而传染源难以确定。

2 传播途径

2.1 呼吸道传播

感染吸呼道疾病后,病菌会通过病猪呼吸或咳嗽与呼吸道内的分泌物一起进入到空气中,被其他猪只吸入体内后将会成为病菌携带者或引发呼吸道疾病。同时,如病菌落在饲料或其他饲养工具上,也会通过健康猪的接触而使之感染此病。

2.2 排泄物传播

病猪所排放的粪便或尿液中含有病菌,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病菌会通过进入生活于同一环境中的健康猪体内进而使之感染呼吸道疾病。

2.3 哺乳传播

处于哺乳期的母猪感染呼吸道疾病后,母猪会通过呼吸道传播使仔猪感染此病,同时母猪暴露在外的乳头也可能感染致病菌,进而通过哺乳喂养而使仔猪患有呼吸道疾病。

3 综合防治措施

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具有感染率高、治愈困难等特点,因而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坚持预防为主原则,强化饲养管理,做好疾病控制工作,以降低生猪感染呼吸道疾病的几率。

3.1 加强猪场引种控制

养猪场应尽量坚持自繁自养,降低引种频次,以免引进的种猪携带病原菌而使养猪场出现呼吸道疾病。因特殊原因必须引进猪只时,应在引进前做好检疫工作,对引进的猪只进行分栏隔离饲养,监测两个月后其未发病或确定其不携带病菌后方可与其他猪群混养。

3.2 强化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

可采用分阶段饲养管理方式,根据猪只所处的生长阶段选择适合的饲养方式。应做好日粮的营养搭配,提供洁净卫生的饮用水。做好猪舍的温湿度控制,仔猪饲养时,应于低温季节在猪舍内增加取暖设备,以确保室内温度适合仔猪生长。同时,应合理设置饲养密度,及时进行猪舍通风与环境清洁,定期进行猪舍的全面消毒。此外,还应做好饲养环境的管理,严禁其他鸟兽进入圈舍,固定各个猪舍的饲养人员。

3.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猪群的免疫力是影响呼吸道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如养殖场发生蓝耳病、猪瘟病的几率较高,猪只感染细菌性呼吸道疾病的概率也会大幅增加,并且混合发病的治疗难度较大。因而,应加强免疫接种工作,预防与控制呼吸道等各类疾病的发生。应于日常管理中及时进行细菌的诊断,通过细菌分离判断病情,并采用抗药性实验等方式确定有效的治疗药物,运用联合用药及交替用药等多种方式以免细菌产生抗药性。

3.4 净化猪群

通过加强免疫以及药物控制的方式可控制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可采用早期断奶技术进行新猪群的建立,通过对新猪群疾病发生情况的有效监测及时进行疑似猪只的淘汰,以达到净化猪群的目的,降低猪群对呼吸道疾病的感染率。

猪传染性呼吸道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都较高,因而养猪场应加强对此病的诊断与防治,可采用猪场引种控制、强化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净化猪群等方式,提高预防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效果,降低猪只的疾病发生率,进而保障养殖场的经济收益。

猜你喜欢

养猪场猪只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猪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原因与防控方法研究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猪胃溃疡的病因与防治措施
提高装猪坡道装载效率的研究
猪舍富集的环境对猪只的影响?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