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 心

2020-12-29江西省南康中学卢悦仪

高中生之友(中旬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放牛娃瓦罐烤红薯

○江西省南康中学 卢悦仪

外祖父是福建人,但在江西生活了大半辈子,从戎马生涯到退伍从警、安家立业,江西已成为他的第二个故乡。

但十多年来,我听外祖父念叨最多的,还是闽南的那片山水、那片山水养育的人,以及在山水中度过的初春、仲夏、深秋、隆冬。

1953 年,外祖父因贫辍学在家。1954年冬,南安县(现南安市)的这个村落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大型农具、耕畜等入社统一使用。合作社社长见外祖父机灵,便将合作社的一头黄牛牵来让他喂养。每个清晨,光照大地,外祖父便和同村十来个小伙伴一起放牛。

盛夏,听一片蝉鸣。虽然彼时物资匮乏,放牛娃们却从未放弃舌尖上的探索与享受。一个大孩子从家里取来瓦罐,一个小家伙往兜里藏了米,还有抓豆子的、裹咸鱼的、拿萝卜干的……大家一起将食材唰唰地倒入瓦罐中,添水烧柴焖熟后,一瓦罐大杂烩的香气勾魂摄魄。夏季正是生机勃勃的时候,没有碗筷,外祖父和他的小伙伴们就去找大片的树叶当碗碟,把长短粗细适当的树枝当筷子。手托着青翠欲滴的“碗”,夹一“筷子”香气扑鼻的焖饭,每一个娃娃都吃得津津有味。

深秋,岭上留孤松。为了解馋,放牛娃们偷偷取了人家矮檐上的瓦片,拾来干柴,架起火堆,将从地里刨出的饱满的红薯烤着吃。放牛娃们分工协作,大孩子用泥巴和瓦片垒土窑,小孩子则捡拾柴火。他们把柴火放进窑里面烧,窑里吐着火舌,青焰逐渐变红,待土窑灼热后把红薯放进去,把土窑砸塌,红薯便在高温下煨熟,外焦里嫩。美味入口,万事皆抛。村庄里,家家户户都种红薯,谁家小孩挖去红薯解解馋,朴实的庄稼人都未尝介怀。

回忆如电影镜头般扫过,外祖父把话头拉回了现实:“我和你外婆后来走过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尝了各地的美食,可味道总没有小时候的焖饭和烤红薯香了。”“我1963 年随部队来到江西,在这里安家落户,工作到退休,和童年的玩伴慢慢没了联系。我上次好不容易回去一趟,有人已经入土了。”说着,外祖父端起了手中的茶盏,水汽之间,我看不清他的神色。

人人都有一颗乡心,外祖父的乡心在牛哞牧歌里,在袅袅炊烟里,在乡间田坎里。古今多少人共看明月,却未尝敢问,一夜乡心几处同?

(指导老师 黄绍文)

(“有爱,就有希望”主题征文作品选登)

点评

文章写的是外祖父对故乡生活的回忆,包括对童年的怀念。文章的描述细致入微,分别写了夏日里用瓦罐焖饭、秋日里烤红薯的景象,绘声绘色,生动有趣。在这些描述中,外祖父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读者也能随之畅怀神游。(张照生)

猜你喜欢

放牛娃瓦罐烤红薯
烤红薯比煮红薯更升糖
铁锅和瓦罐
秀逗蘑菇村
盛满声音的瓦罐
烤红薯
吹柳笛
一只瓦罐行走江湖
放牛娃传奇
不安全的瓦罐
一只宝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