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数学价值

2020-12-28雷振龙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感悟

雷振龙

【摘  要】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的美,欣赏生活的多彩,感悟数学无穷的魅力,逐步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意识、敏捷的数学思想、敏锐的数学眼力,让学生从其内心深处喜欢上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这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认知世界,督促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价值的存在,并学会从现实中寻找出数学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生活;感悟;数学价值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79-02

【Abstract】The world is beautiful and life is colorful. Teachers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beauty of real life, appreciate the colorfulness of life, perceive the infinite charm of mathematics in reality, and gradually improve the pupils mathematics consciousness, agile mathematics thinking, and keen mathematics eyesight, so that students will love it from the bottom of their hearts. A vibrant math classroom. This is to train students to observe life with problems, to recognize the world, to urge students to feel the existence of mathematics value in life, and learn to find mathematics problems from reality.

【Keywords】Student life; Perception; Mathematical value

數学是一门工具学科,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应用数学是未来生活的主要元素之一。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使学生们领悟到,数学源于自然生活,自然万物都有数学的存在,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教师在授课中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中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实践数学的技能,让体验到数学存在与自然生活的价值,笔者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一、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数学,了解数学,学习数学

学生们每天学习数学,每天都获得不一样数学知识,不一样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价值观,不一样的学习环境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截然不同。数学是现实的,学生要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学习数学,适用数学知识。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一至六年级阶段的数学教学应该是比较直观的、有意义的、又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等等。根据当地教学的实际生活条件,数学教师要直观教学。因此,从实际的生活经验出发,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鲜活的教学素材,挖掘生活中的数学的相关趣事,拓宽教学思路,激发学生主动、自觉地进行观察生活,接触生活中的数学,去了解、去猜想、去验证、去交流。使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要掌握数学的基本知识和概念,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遇到的数学问题,学会从生活的不同角度去发现数学问题,认真思考问题来源,从而激发学生爱上数学课,积极学习数学知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还爱尝试。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们在有趣的生活中学习数学,在神奇的数学知识中掌握生活的本领。比如,在教小学数学“可能性”一课时,笔者先组织几个学生分组玩平时爱玩的“手心手背”的课间游戏,游戏开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其他同学出什么,孩子们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用“可能”阐述自己的猜想结果,在游戏中切身体会事物发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硬币,自己抛出、猜猜正反面,来验证生活中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然后教师组织4人一组玩扑克牌抽“乌龟”的游戏(在一副扑克牌中挑出大王和红8各一张,学生多人轮流抽着对牌,最后留在手里的大王和8同学就叫“乌龟”)。在轮换的抽取扑克牌中,在各小组内讨论抽到什么牌?下次希望抽到什么牌?通过互动游戏的活动,学生们懂得应用“一定”来描述游戏的结果,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或不可能。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其中,感受生活,感悟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价值。学生在做游戏开心完成了学习任务,这样开心、有趣的数学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周围,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二、创设教学情境,体会数学价值

数学就是对客观世界上数量关系和空间的一种抽象存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尽可能让抽象的数学出现在生活中的实物存在;另一方面,要创设数学条件,诱导学生利用课堂上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存在的数学景象,大胆尝试解决遇到的相关数学题目。从而达到教与学,学与用并存,也就是教学要存在于生活,才能彰显其意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时刻提醒学生要有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熟练地应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达到知识点渗透和知识广度,从而体会学习带给自己的快乐。例如,教师在讲到“比和比例”的知识时,小学生思想意识概念模糊,对实际空间的认识不够完全,这样,课堂上教师讲解吃力,学生学起来更费劲。这是教师就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校园内选择比较广阔的操场,选定高高矗立操场上的旗杆问:“请同学们谁有办法能测量这根旗杆的高度?”学生们交头接耳,有人说派一位同学爬到旗杆顶端,用一根绳子来测量;或者把旗杆放倒直接测量;还有的说照红外线扫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应用课堂上学习的比例概念“同一时间,物体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立即派学生到学校后勤处找来一根较长杆子立在阳光下,先测量出杆子的长度和影子的长度,再测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根据课堂上教师讲的比例知识:“杆子的影长:杆子的长=旗杆的影长:旗杆的长”解比例就能很会计算出旗杆有多高。此时同学们长长舒了一口气,高兴地说:“真没想到课堂上的知识在现实中能应用上。”

三、创设交流平台,欣赏生活中数学的魅力

世界是美丽的,生活是五彩缤纷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现实生活的美,欣赏生活的多彩,感悟现实中数学无穷的魅力,逐步提高小学生数学的意识、敏捷的数学思想、敏锐的数学眼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充满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这就要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观察生活,认知世界,督促学生感受生活中数学价值的存在,并学会从现实中寻找出数学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创造一种和谐、温馨、宽松的课堂气氛,引导、启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从而滋生学生学习数学课的兴趣,从中感到学习的快乐,感受数学美的价值。比如,在小学数学中学到“什么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就先带领学生在生活中找寻现实的轴对称图,要求把自己认为直观、美丽的图形收集下来,或者在电脑上下载、整理出来。等上课时展示在课堂上,与同学和教师分享。如:漂亮的花裙、雄伟的天安门、奔跑的汽车、飞舞的花蝴蝶、生日蛋糕、夏天的折扇、树叶等等。循序渐进地引导,使学生能够学会观察生活中的无限美,感受生活中数学的魅力四射,很好地學懂数学知识,使学生感受到世界的精彩,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四、创新意识,激发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潜在地发现问题、敢于探索发现、积极探求实践的心理取向。激发学生学习思维是激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起点和核心。现实的学习生活中,比知识更重要的东西,是人的思维能力与想象空间,它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延续。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学生发挥思维想象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单一的思维向多向思维发展的空间。在数学解题中教师要从题目的不同角度层层深入,环环紧扣,引导学生提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画出思维导图,解决数学问题。

总之,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传道授业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淑华.浅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素质[J].考试周刊,2019(94).

[2]钱达斌.兴趣习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培养策略新探[J].试题与研究,2020(01).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感悟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让课堂提问还原生活本色
如何将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