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学365:指向核心素养的快乐学习策略

2020-12-28沈智明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智慧教育核心素养

沈智明

【摘  要】本文旨在研究智慧教育背景下,目标直指中国学生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文化基础、社会参与”三大方面,提出了“預学、导学、展学、验学、辅学、复学”等六种学习策略,并建立起“乐豆、金榜、头衔、搭档、乐桃”等五项保障激励措施,构建起使学生的快乐学习“乐学365”模式。

【关键词】智慧教育;乐学365;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66-03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lligent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at three aspects of Chines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ndependent development, cultural foundation and social participation", puts forward six learning strategies, including "pre learning, guiding learning, exhibition learning, experiment learning, supplementary learning and resumption learning", and establishes five guarantee and incentive measures, including "Ledou, Jinbang, title, partner and letao", to build students' core literacy Happy learning "happy learning 365" mode.

【Keywords】Wisdom education; Music learning365; Core literacy

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第一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2016年9月北师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会”对中国学生身心发展核心素养做了界定。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出,有利于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为未来学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证。

一、乐学365策略

在智慧教育背景下,我们借助钉钉、希沃、智学网、微信等众多互联网平台,打造了“乐学365”课堂教学模式:即指向核心素养三大方面,提出六种学习策略,并建立起五项保障激励措施。六种学习策略目标直指核心素养的三大方面“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使学生的快乐学习得到充分体现。

(一)课前准备

在课开始之前,我们先将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分成八个大组,每组6人。每组成员均由2名优生、2名中等生和2名学困生组成。组员确定以后,我们对全班学生进行了学习方法的专项培训,特别是对小组合作竞赛的原则、方法、奖励机制进行了培训,确保人人知晓、个个明白。

(二)教学策略

1.课前预学:我勤奋我快乐

课前预习环节,是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现阶段,大量的网络优质资源对师生全面开放,我们在择优选择以后,充分利用各种智慧教育平台向学生推送各种资源如微视频、微游戏、微课件、微实验和不同层次的预学练习题等。让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主完成相应的练习,并取得初步的成就,从而达到有所收获。

课前预习环节,我们要求各小组优秀学生负责指导督促其他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其他学生也有责任为小组团队在课堂竞争中多得分。预习环节不仅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能力,团队作用的发挥,更让每一个学生“社会参与”素养得到了加强。

2.课堂导学:靶向问题精准解决

在学生充分预习以后,教师的课堂教学突出一个“导”字,即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是引导,通过“导”让学生厘清思路、明晰方向。导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靶向问题、精准解决、提高效率。

(1)靶向知识脉络构建整体框架。当学生经历了预习、预习检查与反馈环节之后,教师充分利用乐课平台、智学网、希沃投屏技术等对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突出讲解,对预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做好典型的实验,最后利用思维导图等形式把零碎的知识点串在一起,形成整体的知识框架。

(2)靶向课前问题精准解决前概念。借助乐课、智学网等即时评价工具,我们在课前预学环节精心设计问题,及时掌握学生已有的“前概念”,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学生已知、已掌握的内容就尽量不讲、少讲、精讲,不会的、出现问题的内容就想办法突破,切实靶向课前问题,精准解决学生前概念,实现高效课堂。

(3)靶向课中难题精准摸清落实率。传统课堂中,教师通常通过学生课堂应答的声音响度、参与多少、反应强烈与否判断学生的落实率。但是这种方法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错觉,难以准确判断学生真实的掌握率。借助智慧教育平台我们经常性发起课堂监测,通过快速问答和随堂作业功能,实现了单选、多选、判断、作图、课件题等多种形式的快速评价,第一时间准确获知学生最真实的掌握情况,还可以随时提醒学生,防止学生游离在课堂之外。

3.课堂展学:我成功我快乐

(1)基础展练。要保证课前预习的质量,课前的检查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在课前5分钟,通过智慧教学平台向学生布置预学检查题,检查分AB两个组别,其中A是基础题,更侧重于学科的基础知识,保证程度较差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这也是我们专为班级后30%的学生创设的展示成功的机会。B组题则供优秀及中等生思考并练习,供课堂深化讨论。所有得分情况均记录在小组竞赛的汇总表上。既提高了小组学生“团队进步”的荣誉感,也为各类学生创造了“表现”的机会,在提升学生文化基础的同时,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成功离自己并不遥远”,增强了学生的幸福感。

(2)风采展示。快乐的核心因素是成功感,是学生被得到认可的成功感。教师在导学精讲之后,我们把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的舞臺。我们让各组中中等或优秀的学生讲解预习中布置的B组题。其他学生或教师可以对该学生的讲解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也可以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请讲解学生解答。这一环节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疑难问题的思考力,提升学生对问题表述的规范性,从而切实提升学生的自我发展素养。以往很多学生对知识囫囵吞枣,思维往往停留在表象,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展示”让他们说出问题背后的因果,还要接受学生提出的疑问甚至刁难,迫使学生学会更深入地思考问题,探寻问题的本质,从而大大提升了学生的思维素质。当一个问题的解决,得到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关注,并得到认可和欣赏,尤其是当他们获得来自学生或家长的点赞,其学习的幸福感必然强烈又深刻。

(3)激情展演。课堂中,我们可以设置部分抢答题目,要求各组竞争回答。由于不同层次学生的得分是不一样的,因此,各组要积极鼓励学困生主动参与,争抢答题机会,以获得更高的得分。当获得答题机会的学生不会答题甚至答错时,可以允许本组其他学生帮忙。如果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别的组可以补答。竞答过程中,各组学生可以向讲解学生发问,教师根据竞答和提问情况进行奖励积分,碰到特别困难时才作适当引导和点拨。展练、展示和展演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质疑和探究能力、求真和创新思想等核心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4.课堂验学:我达标我快乐

根据幸福感的目标理论:有明确目标并努力工作从而成功地达到目标的人,他们显示出的快乐超过了那些没有目标或达到目标有困难的人。我们设立课堂达标环节,充分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即时反馈、智慧配送的功能,为不同层次学生提供分层设置的达标检测,即让学生明确每一堂课都有目标,一次达标就是一个成功的台阶,每天进步一点点,学习自然就是一个上升的阶梯。

5.课后辅学:我自助我快乐

许多学生都有这样一个体验,课堂上听教师讲课,似乎都能听懂,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等到回家做题目,却发现这也不会,那也不懂。大量课后遇到的难题,学生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往往要等到第二天教师批改后才能发现。而教师的批改很多是在第二天的新课结束以后才进行。当学生带着前一堂课未解决的问题进入第二堂课时,第二堂课新的问题又接踵而来,于是问题越来越多,解决也越来越难。

在智慧教育时代,借助实时的云资源,通过作业自查自纠、微课实时指导、错题自主订正、好题自动推送、师生在线互动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即时评价,让学生第一时间知道自己存在的问题,第一时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个别复杂问题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解题微课,获得彻底解决。

6.课后复学:能重现我快乐

复学,就是将课堂教学过程再重新回放一遍,这在以往的传统课堂中根本不可能实现。有了智慧教育平台,这一切变得非常轻松。

(1)课堂录像实时回放。由于接受能力的差异,一部分学生思维及反应较为迟钝,别人一遍能听懂的内容,他可能需要重复听几遍才能听懂。平时教师很难进行反复讲解,学生本人也会羞于开口,只能不了了之。还有一些学生因身体或其他原因错过了上课时间,想要补课却是非常困难。“钉钉”“乐课网”等智慧教育平台能完整提供课堂教学的全程录像,满足了不同需求学生再学习的功能。

(2)学习资源全程再现。对于另外一些学生,他可能不需要对上过的课全程回放,但他需要对已经上过的课进行要点式复习,通过快速浏览的方式重温上课的情景。此时,有些平台如乐课可以实时提供教师上课的全程课件、微视频、课堂作业等,这些资源从课前预习到课后练习一样都不落下,这对所有的学生来说,都是课后复习最全面的资源。

二、乐学365保障

五种学习策略中,三大方面素养互有渗透,彼此促进。如何保障快乐学习策略的实施,切实提升三大方面素养,达到“快乐学习”目标,需要我们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建立一套综合、完善、实时的评价保障体系。为此,我们在乐课平台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五项评价激励体系。

(一)基于个人兴趣的“乐豆”评价

乐豆是乐课网内使用的虚拟奖励豆,学生可以通过完成乐课网内的多种操作获取乐豆,乐豆可以用来兑换礼品、下载资源、优惠购课等。

乐豆的奖励涵盖了学生学习的全时段,囊括了五种学习方式的全过程。奖励的设置除了学习的质量外,更突出体现在学生的“参与过程”和“非智力因素”,使每一个学生获得进步。

(二)基于课堂参与的“金榜”评价

快乐学习重在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乐课平台推出了金榜评价。金榜评价以一节课为时间节点,从课前预学到课中学习、课堂效果到教师奖励,实行短时间的评价,淡化了成绩基础,满足了学生短时间内取得佳绩的愿望,让每一个学生都拥有可能成功的最大快乐。

(三)基于个人成长的“头衔”评价

头衔是乐课网设立的针对学生个人成长的一个记录,正如学生玩游戏冲关一样,随着学生游戏的不断深入,身份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身份体现了学生对游戏的深入程度。同样,学生在乐课平台的头衔也随着学生使用的积累不断成长着。头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所有的人都在成长,人人都能得到一个新的头衔,每个人得到的时间略有差异。

(四)基于家校合作的“乐桃”评价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与家长紧密配合可以产生非常好的教育效果。有了微信、QQ等手段以后,家长和学校的沟通也紧密了起来。但是,家长深入了解孩子的学习内容还是十分欠缺。我们借助乐课平台的“乐桃”功能,让家长捆绑孩子的乐号,这样家长不仅能与教师、学生一起像微信一样聊天,还能打开孩子的作业,随时查看孩子的作业评价报告。教师对学生的奖励,通过乐桃让家长对孩子进行再次鼓励,其效果得到了加倍。乐桃的使用,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拥护。

好的评价机制,能引起学生足够的重视。简单的加分必然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这就需要我们采用“持续的评价、不断地强化和足够的含金量”强化评价意识。把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进行有机整合,并把评价结果直接转化为评先评优的基础数据,与中考特长生、保送生等挂起钩来,获得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陈兵.核心素养研究:内涵、价值与展望[J].教师教育论坛,2016(12).

[2]向四海.中学教师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以广州市天河区为例[D].华南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智慧教育核心素养
区域智慧教育持续推进的机制创新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智慧教育生态发展新挑战
基于知识图谱的智慧教育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