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策略探究

2020-12-28卢福勇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小学生

卢福勇

【摘  要】学习习惯是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学习习惯的好坏与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对于小学生而言,“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因此,在小学教育阶段,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俨然成了每个教师必须积极思考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56-02

【Abstract】Study habits are a non-intellectual factor, which alway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students. The quality of study habits often determines a person's fate. For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lessness is like nature, and habit is like nature." Therefore, in the primary education stag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good study habit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that every teacher must actively think about.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tudy habits; Group cooperation; Media teaching

小學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育在这里开启,学习习惯也在这一阶段得以形成。关于教育与学习习惯之间的关系,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早已给出了答案“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句话既道出了每个教育工作者所担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也充分表明了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小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使个人受益终生,而且关系着国家未来发展的前途和命运。

一、巧设情境,养成全神贯注的习惯

情境教学法的奥妙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而这种情感便是培养学生全神贯注习惯的基础。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规律,巧设情境,让学生原本分散的注意力因情境而变得高度集中,在情境中增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笔者以情境教学法来辅助教学。首先,笔者根据教材内容以情境进行导入,比如,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其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展开学习。之后,在教学过程中以生活情境加以引导,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让学生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注意力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最后,以适当的问题进行结尾,既能够起到巩固学生知识成果的作用,也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使其在课下对知识展开进一步思考。另外,教师要起到带头的作用,在情境中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互动,以保证学生能够跟着教师的步伐深入学习。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其养成全神贯注的学习习惯。

二、媒体教学,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育信息化的广泛背景下,多媒体应用于课堂已然成为教学的常态,它不仅能够以视听结合、图文并茂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养成热爱学习、乐于学习的良好习惯。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科学设计多媒体课件,并在教学过程中穿插视频、音乐、图片等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以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热爱学习习惯,笔者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一方面,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为学生展示本课内容的图片,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想象与思考。之后,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有初步的认知,再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以视频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极致体验,使学生能够借助视频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音乐来营造特定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音乐中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满足。最后,以媒体为学生总结主要内容,梳理知识体系,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并以舒缓的音乐结尾,使学生在聆听音乐中放松身心,使知识得到沉淀。通过这样的方法,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增强其对学科的热情和对学习的热爱。

三、基于微课,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一个善于学习、知道学习的人,便能够把握住时机,成为社会发展大潮中的佼佼者。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以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的手段,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充分将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利用起来,以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以流媒体形式展示,提高学生系统化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以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笔者以微课的形式展开教学。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为学生精心设计微课,并利用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引导学生展开学习,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制作本课重点知识的精简版,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播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从网络上挑选优质的微课视频,以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在家长的监督下完成观看,从而使学生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认识充分认识到微课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自主学习习惯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其充分利用碎片化学习时间,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独立学习的良好习惯。

四、小组合作,养成合作探究的习惯

小组合作既是一种教学方法,也是一种学习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基本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从传统的教学实践来看,缺乏合作学习的课堂必然是不完整的,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解决了单方面学习过程中的疲倦感,使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增强学习动力。因此,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既要有效引导学生开展广泛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发以合作探究来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合作成为学生学习的有力“法宝”。

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笔者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展开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对新知识的探索,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点拨,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合作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新知识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发产生合作的欲望,并通过合作来解决学习过程中一系列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逐步养成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通过这样的方法,既能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也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其实一切教育都可归结为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但习惯的养成岂是一蹴而就的,科学研究表明,一个习惯的形成最少需要21天,对于小学生而言,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既需要时间,还需要正确的学习态度。好的习惯除了上述几种外,还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课前预习等诸多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小学教师,要想真正在教学中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文倩.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J].双语学习,2007(10).

[2]秦鹤男.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J].现代教育科学,2014(12).

[3]姚立民.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中国农村教育,2007(10).

[4]曲志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J].科学咨询,2020(04).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学习习惯小组合作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论中职生怎样培养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