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作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2020-12-28刘婷婷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刘婷婷

【摘  要】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学生怕写,教师难教。体验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体悟事物特征,自主创作,让作文回归生活,成为学生独特生命体验的真挚表达。

【关键词】体验式作文;感悟生活;自主创作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46-02

【Abstract】Composition is the highlight of Chinese learning. Students are afraid of writing, teachers are difficult to teach. Experiential composition teaching guides students to observe life from multiple angles, real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ngs, and create independently, so that composition can return to life and become a sincere expression of students' unique life experience.

【Keywords】Experiential composition; Perception of life; Independent creation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的要求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但在作文教学中,学生怕写,无话可说;教师怕教,无章可循。

一、学生写作现状的调查

针对初中学生的写作现状,我校在两个年级中展开问卷调查。我们一共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有效问卷955份。通过本次调查,我们总结出以下倾向:

(一)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随着年级的增长在逐步递减

初一有75%的学生喜欢写作文,到了初二就减少到56%。学生感觉在作文中遇到最大的困难,就是缺少表达的技巧,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写作;其次是找不到好的写作内容,总是无从下笔。

(二)多数学生认为写作课是枯燥乏味的

问及学生最受欢迎的作文教学方式,初一有60%的学生,期望语文教师能系统具体地讲授写作的方法技巧。初二学生持有这种观点的只有26%,说明单纯通过枯燥乏味的讲解写作技巧,并不能有效提高写作能力。有更多的初二学生希望教师在作文课上能够组织活动,积累写作素材。学生最不喜欢的是教师要求作文当堂完成,原因是学生“无米下锅”,认为闭门造车式的写作是一件相当痛苦的事情。

(三)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点不同

问卷中提到学生最喜欢的写作题材,首先是自然生活类,其次是校园生活类,而平时教师让学生写得最多的却是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这说明学生和教师的关注点存在较大差异,这也是造成学生不喜欢写作的原因之一。

(四)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比重较小

多数学生认为,提高写作能力就应该多读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也有22%的学生认为应该常写日记,勤练笔,但能做到经常主动写作的还不到五分之一。部分学生认为,应有一本较好的教材来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写作。而认为通过教师指导,提高写作能力的学生最少,还不到十分之一。

(五)学生不喜欢面批面改和自批自改

学生比较喜欢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精批细改和同学互评互改相结合,这两种批改方式使学生感到最为轻松,也是目前最为普遍的方式。学生不喜欢面批面改,是因为学生对教师有所畏惧,不能和教师进行平等的讨论、交流;而自评自改,之所以不喜欢,是因为学生没有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缺少自批自改的方法指导;再就是学生普遍存在偷懒思想,作文写完应付了事,对自己没有较高的要求。

二、体验式作文教学的提出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教师缺乏对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激发,对学生写作方法的指导流于形式,忽视对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初中阶段的写作目标,新课标指出:写作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和体验;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注重在写作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提高独立写作的能力。我们认识到生活才是写作的源泉,生动有趣的活动能够促进学生发展,能够唤起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能够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将生活体验、方法指导和写作训练综合一体,就可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的问题了。因此,我们尝试开展了“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

三、体验式作文的教学实践

(一)围绕生活确立主题

在确立活动主题之前,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初中生的生活应是丰富多彩的: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课后同学之间的趣事,班级活动的精彩瞬间,父母的叮咛和唠叨,大自然的風光,放学路上的意外事件等。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确立主题,引导学生关注他们身边熟悉的实物实景,以及平凡而有感触的真人真事。

(二)尊重个体创设情境

教师在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基础上,课前通过创设情境,设计导语,以鼓励性启发性的语言,引导学生关注自我、关注家庭、关注社会和他人,把对文本的感悟和对生活的体验结合起来,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教师通过开展游戏、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课前演讲、短剧表演等形式,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对学生写作教学的设计,不再是空洞乏味的说教,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的真情在生动的体验活动中肆意流淌。

(三)走进生活体验观察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新課标提出,学生要“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体验式作文教学以激发学生主动性为目标,在活动体验中引导学生关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例如通过设计“我爱我家”活动与父母心灵对话,“乡情乡韵”活动关注家乡变化,“成长的足迹”活动关注自我、关注成长,“生活随笔”关注生活中的凡人小事。一系列的主题活动,激活了学生内心的情绪,唤起了写作欲望,发现生活的真、善、美,在写作和交流中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在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提高精神境界。

(四)体验感悟积累整理

体验式作文教学向生活开放,回归到丰富、生动、真实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开掘生活中的作文资源,还可以适当涉猎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与文学相关的艺术类,如音乐、美术、书法、舞蹈、戏曲、影视作品等,借鉴吸取营养精华。在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之后,教师指导学生以多种形式记录积累下来,形式体裁可以多种多样,例如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新闻、调查报告、游记、访谈录等。学生从无话可说转变为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情可抒,这样就解决了学生写作时千篇一律的问题。

(五)修改成文多元评价

进行了充分的体验活动和阅读积累之后,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强烈的欲望,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后,激发学生在生活和阅读中的积累,唤醒曾经的生命体验,抒发自己独特的生命印迹,将自己的认识和感受适当地表达出来。通过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将作文的内容引向真实,学生的情思变得更加真诚。在这个写作实践过程中,指导学生不断揣摩锤炼语言,“我手写我心”,自然而然地把对生活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于纸上。

四、结语

体验式作文教学,为学生写作引来源头活水。通过体验式作文教学,我们把学生写作的视野引向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在体验生活的同时,学会整理积累这些生活的体验,从而丰富了自己的生活阅历和写作内容。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将写作当成了一种生存的方式,一个成长的过程,体验到写作的快乐。让我们共同期待,未来的作文课成为学生们热爱并向往的快乐课堂。

参考文献:

[1]华晓隽.体验式作文教学初尝试[J].语文教学通讯,2017(02).

[2]杨宏丽.初中语文体验式作文教学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  范娱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