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夕阳红于烧 晴空碧胜蓝

2020-12-28王辉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摘  要】绘画是儿童自己所思所想,皆是有感而发,本文主张引导儿童以美的感受,用语言形象地表达美术作品。说画为儿童提供了思维和创作的源泉,增强了儿童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教师在小学美术课中进行说与画的教学,能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提升儿童美术核心素养能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说画;美术核心素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34-02

【Abstract】Painting is what children think and feel, and they are inspired by them. This article advocates guiding children to express the art works vividly with language. Speaking of painting provides children with a source of thinking and creation, and enhances children's self-confidence and expression skills. Teachers teaching speaking and painting in primary school art classes ca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body and mind, and enhance the core competence of children's art.

【Keywords】Elementary School Art Class; Talking about Painting; Art Core Quality Ability

一、研究背景

美术课是一种有形、有色、有情节的艺术活动,对儿童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他们常常把自己的喜悦、快乐、悲哀、烦恼都倾注在画面中,用稚嫩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代替自己至真至纯的语言,在绘画中儿童的语言也是神奇的,比如:学生画一条线说是风筝,问风筝呢?学生说飞到天上不见了。一朵小花画得高高的,问为什么画这么高?学生说小花想和太阳一样高。学生还会把太阳和月亮画在纸的下方角落里,并告诉你天黑了月亮和太阳都藏在角落里休息了。儿童的思维十分自由,他们的语言充满诗意的想象和魅力,有时候还富有哲理性,我们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儿童绘画与语言的关系,笔者尝试在美术课让每个学生不仅忘情“画画”,而且都有机会尽情“说画”,以此提升儿童美术核心素养能力。

二、实施策略

(一)在观察中“说画”

在美术活动中,笔者常引导儿童观察艺术对象的同时,学会用语言进行“说画”。例如在中年级讲对比色。教师用水粉画出红-绿,橙-蓝,黄-紫的颜色,引导学生用诗句来“说画”,这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当大家不由自主地说出“万绿从中一点红”“千里莺啼绿映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云霞出海曙”“日照香炉生紫烟”“万紫千红总是春”等诗句时,教师引导大家去探求、去体验、去领略美术带来的那份满足和参与时的那份投入,并大胆地变现自己的个性。这样,学生的信心倍增,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不但掌握了“对比色”,而且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及创造力有了进一步提高,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水彩风景画——云龙湖山水》一课中,教师先问学生是否游览过家乡的云龙湖山水?游览云龙湖山水时有什么感受?然后放《云龙湖山水》的风光录像片,让学生感受云龙湖山水的美,使他们知道,原来自己就生活在这美丽的人间仙境中。再问:作为徐州人,难道你不想把自己家的美景描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这样的“说画”使学生跃跃欲试,兴致极高,同时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真挚感情。

(二)在绘画练习中“说画”

小学生无论手中画着什么作品,在兴头上常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声音,或者自言自语,或者与同学对话,分享自己绘画的感受,边说边画,不仅增强对绘画的记忆性,而且加强他们对绘画的创造思维。在高年级学生绘画创作时,教师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音乐,通过音乐情景发展学生思维、舒缓他们的心情,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美术是将美好的情感变为有形画面,教师常常用形象生动的、充满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大胆想象,使他们身在教室,却能神游四方,上天入地、自由翱翔,完成自己的梦想,并鼓励大家勇敢“说画”,让学生利用美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于是新的美、新的艺术就被学生通过稚嫩的线条和充满情感的色彩创造出来。

(三)在评议作品中“说画”

小学生在美术活动中,通过动口动手动脑,创作出多姿多彩的作品,头脑中也孕育了各种各样的故事情节,但是由于小学生还不能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评判,所以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特别是教师和同伴们的评价和认可。绘画总结时,让学生彼此讲讲自己的画面故事,再说说赏析别人作品的看法,小伙伴一起分享作品中的一些经验和经历,以此建立儿童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要知道:画画不应该是那些只有绘画有天分的孩子才能进行的活动,每一个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都应该有这样的机会,大家都应该去体验主动思考和自主表达带来的成功和喜悦。在评议作品中请每一名学生都来“说画”,公平地给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台,所以这项活动非常有意义,既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加强口语练习,又增强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由于绘画的内容是学生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所思所想,因而讲述时语言也更生动,富有情趣。最后所有的作业在教师的肯定中得到升华,一节美术课结束后,学生得到的不仅是一幅作品,而且还有他们从教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自信,而教师得到的则是学生活跃的思想、奇特的想象、珍贵的教学经验还有更多的启发,所谓师生共同成长。

三、现状分析

受过规范性教育的学生,他们的绘画永远重复着大人的思想,所以他们的“说画”是中规中矩、枯燥乏味的。相反在思维上没有受到约束的学生,他们可以通过纸和笔,把心中的丰富想象画出来,如果我们用心去倾听他们的“说画”,如同一篇绝美的童话,每一幅画都是一个有趣的故事,那么学生的文学想象力自然会越来越精彩,文学语言也越来越丰富,通过“说画”的展示,儿童在同伴中获得的认可也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

“美术”的好处是它鼓励儿童实现“无边无界的优秀”,笔者看来,美术不同于其他学科,美术课没有硬性规定的最高标准,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展示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没有必要把学生的绘画以简单和复杂判定作业的好与坏。

总之,从笔者研究“说画”的教学思路可知:美术活动中的“说画”练习为小学生提供了思维的源泉,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始终处于积极的参与状态,“艺术家不是教出来的”,同样学生也是,他们每人都是天生的艺术家,只要成年人不去限制他们的思维,小心呵护他们的“童话”,他们就会永远保持着珍贵的 “想象力”和 “好奇心”。

在这几年进行“说画”练习的教学实践中,没有一个学生不喜欢这种展示自己的机会,没有一个学生不竭尽全力地展示自己的绘画。通过这种愉快的教学,学生在绘画时无须努力就能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和盎然的学习兴趣。

美术教育不仅是“艺”的教育,更是“人”的教育,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说画”教学不仅发展儿童思维想象力,增强儿童的自信心,更使他们能以美的感受,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面对伙伴们,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全面健康发展,培养儿童对学习美术积极快乐的态度,“说画”教学是一个对儿童终身成长都有帮助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黎明,龙虎.融合·互动·创新[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

[2]邢进.中小学美术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王辉(1972.2-),女,汉族,江苏徐州人,本科,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學美术教育。

(责任编辑  袁  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