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年级劳动教育的思考与实践

2020-12-28王霞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低年级

王霞

【摘  要】由于劳动教育一度在家庭教育中被弱化,在社会中被淡化,导致很多孩子生活独立性差,不爱劳动,不会劳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等现象屡有发生。“劳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校在低年级进行学校、家庭、社会于一体的劳动教育,感受劳动乐趣,提高劳动本领,体验劳动价值,培养劳动观念,磨炼意志品质,取得了一些成绩。

【关键词】以劳为美;低年级;劳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28-02

【Abstract】As labor education was once weakened in family education and downplayed in society, many children have poor life independence, do not love to work, do not work, stretch out their hands with clothes, and open their mouths with food. "Labor education should start from the baby." Our school conducts labor education in the lower grades that integrates school, family, and society to experience the joy of labor, improve labor skills, experience labor value, cultivate labor concepts, and temper the quality of will. Some achievements.

【Keywords】Work as beauty; Lower grades; Labor education

一、入学教育,上好自我服务的第一课

一年级学生刚刚进入小学校门,很多事情都要依赖大人,“鞋带开了系不上”“书包乱了收拾不了”“上厕所弄脏了裤子”……诸如此类现象比比皆是,面对学前教育、家庭教育中劳动自理能力的缺失,我们在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中融入学生自我服务教育,让新生掌握基本的自理技能,加快断乳期的过渡。

自我服务内容主要包括:学会物品摆放;保持桌椅整齐、干净;会独立收拾书包;会穿衣、系鞋带、佩戴红领巾,会叠放自己的衣服;会收拾个人卫生;能独立分发、收拾餐具、懂得文明就餐;午间会铺小垫子、会叠被子;学习打扫教室卫生、学习整理自己的小房间等。

以上内容通过入学课程进行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劳动意识;通过家庭教育的配合进行练习和记录,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时,培养劳动习惯。一个月之后,我们进行入学教育展示,孩子在舞台上向全校展示收拾书包、叠衣服、叠被子、摆放、收拾餐具……不仅有条不紊,还整理得整整齐齐。家长们感叹:瞬间感觉孩子长大了,懂事了。自我服务的教育,让一年級孩子学会基本生活技能的同时,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

二、课程落实,打好热爱劳动的人生底色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抓好劳动教育的关键环节,首先便是落实相关课程。”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课程是对小学生进行教育的主渠道,其功能的整体性和科学性是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因此,落实好相关国家课程的劳动教育内容,构建校本化的劳动课程,是推动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重要举措。

(一)国家课程有效落实劳动教育

《道德与法治》《少先队活动》《综合实践》等国家课程里面均包含适合学生年龄段的劳动教育内容。以《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一二年级的教材中《开开心心上学去》《我会自己整理》《我是班级值日生》《试种一粒籽》《我们有新玩法》等主题都体现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在这些国家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扎实有效地落实劳动教育,同时,将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课内外结合,课上重指导、课下重实践,将劳动意识的培养与劳动技能的体验有效结合,达到教育的一体化。如:一年级上册《开开心心上学去》有对学生整理物品、整理书包的指导,我们将整理书包融入常规教育月,强化整理习惯的养成。《我会自己整理》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在暑假期间以劳动记录表的形式践行劳动教育,和家长一起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学做家务、学习叠衣服、系鞋带等基本技能。

(二)特色学校课程,丰富劳动教育内容

根据一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地开设了《美食美刻》《花艺坊》《泥彩童年》《植物校园》等学校课程,力图通过特色校本课程的补充,丰富我校劳动教育内容。《美食美刻》《花艺坊》《泥彩童年》通过手工制作或劳动,培养学生生活技能,促进学生的体力发展和智力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养成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思想品德。《植物校园》借助我校的1000多种植物,组织学生认识校园植物,观察各种植物特点及植物的生长变化。认领绿植,参与校园绿化美化。课程在培养学生生态意识的同时,教育学生用探究的精神认识世界,创造世界。

三、家校合育,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一)转变家长观念,打造“认同”与“同盟”

目前的家庭教育、劳动教育被弱化的原因一是众多家长担心孩子不懂事,怕孩子做不了;二是心疼孩子,不愿让孩子受累、受苦。显而易见,这两种做法都是在溺爱孩子,促使孩子养成懒惰的性格。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改变根源,转变家长观念。因此,我们每年不定期召开家长会,举行家庭教育讲座,提升家长认识,改变家长淡化劳动教育的观念,并请家长对孩子参加劳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有效指导孩子的家庭劳动,并对劳动情况做出适时的评价。

(二)“小鬼当家”,让每个孩子成为家庭中的小当家

我们将劳动教育纳入年级德育体系,根据孩子年龄特点,给孩子布置“劳动作业”,从入学之初的学会吃饭、整理文具、叠放衣服到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做简单厨艺等。家校配合教育,根据劳动教育主题,给孩子提供一份他们能做的家务清单,让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两项工作,主动承担。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分类放置书籍及衣物、制定购物清单、学习简单厨艺……力求让学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亲子共同确定某个时间段要学习的劳动本领,让孩子在持之以恒的努力中,获得收获。从一年级入学开始,我们就有计划地推进孩子学做家务,队前教育,暑假课程中我们都能看到孩子努力学习整理家务的身影,上课时,谈到做家务,学生也侃侃而谈,聊得很开心。这样的锻炼,让孩子形成了有序整理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理能力。同时,也在“当家”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做事思路清晰、有条不紊的思维品质,学会了独立思考,形成了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行为习惯。

四、社会实践,磨炼意志,提高劳动能力

叶澜教授指出:道德植根于儿童的生活之中。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一条醒目的格言,意思是“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这就告诉我们,劳动教育要跨越学校和家庭的围墙,走向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综合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团日队日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观工厂、农村,走進社区进行公益劳动、帮贫扶困、环境保护、主题宣传、科普活动、维持交通秩序……在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磨炼意志,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例如:在每年的3月份,我校开展学雷锋活动,走出校门,捡拾垃圾,开展公益劳动;来到母亲河,调查母亲河现状,开展“小手拉大手,爱绿护绿”植树活动。重阳节走进敬老院,帮老人打扫卫生,开展敬老爱老活动;学生走进农村,开展“学农”活动,体验感悟农民的辛苦,真切懂得“粒粒皆辛苦”的真谛……这些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在生活的土壤中体验劳动价值,磨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因此,我们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坚守劳动教育,培养出具有持家之能、负责任、敢担当的“当家美少年”。

参考文献:

[1]新灵.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劳动教育[J].北京教育(普教版),2015(10).

[2]苑广阔.中小学劳动教育如何落实是关键[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06-01.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低年级
邓颖超的妇女劳动教育思想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生本课堂实践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浅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说话能力
一年级同音字教学例谈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随文练笔的有效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