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主题活动的设置与应用

2020-12-28孙树东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孙树东

【摘  要】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工具类科目,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上,广大教师一直在探索恰当的教学模式,主题活动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以此助推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其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主题活动;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26-02

【Abstract】As a practical tool subjec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clos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teachers have been exploring appropriate teaching models, in which thematic activit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Teachers use this to boost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ir subsequent independent learning.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me activities; Classroom teaching

主题活动式教学,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特征的一种特殊教学形式,也越来越为广大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所钟爱。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用主题活动时,确定主题是核心,主要包括教学主题设置与生成性思维引领两大部分,这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规律相契合,教师需要设置多元化的主题活动以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一、信息技术主题单元活动含义

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主题活动是指在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网络能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一个主题或者一系列事件,以信息技术知识技能的获取为主要目标,并以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为主要载体和研究手段,在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是一种比较适于初中阶段学生的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

二、合理设置教学主题

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设置与应用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使其融入主题活动所创设的情境中,形成师生良性互动,以帮助他们建立知识结构。教学“图像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时,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采集和加工图像的方法,为图像添加背景、文字、图案、人物和简单处理等。教师可以“母爱”為主题,首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与加工图像,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设计背景、文字和图案等。同时,组内成员分工合作,分别负责搜集素材、设计版面、合成图像等各项操作,然后集中加工,突出所选的主题,选派代表阐述设计理念、制作流程等。最后是小组评比,选出主题鲜明的作品,给予适当奖励。在上述案例中,信息技术课教师在主题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通过增加主题活动对他们的吸引力,使其高效完成主题任务,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自主选择活动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设置和应用主题活动,教师不能提出硬性的主题要求,自主选择活动主题,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优势。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要指导学生围绕教材内容选择主题,也可适当延伸,如社会中的一些涉及道德的问题或者环保的问题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思维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

四、分解主题活动任务,突破信息技术难点

主题活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将复杂的问题分成若干个部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地学习,再将过程串联,随之得出最后的答案,因此,主题活动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形式,但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设置与应用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确定好主题后,应让学生根据具体主题制定学习目标,包括过程目标与结果目标,把主题分解成多个小任务,使其以目标为导向设计和制作作品,突破信息技术难点。例如,实施“声音的采集与简单加工”教学时,首先教师可设置录音主题活动,明确主题任务,录音内容包含问好、介绍自己和祝福语等。然后播放一段录音,提问:这段音频由哪些因素组成?如何获取人声、背景声?怎么把人声、背景声合在一起?指导学生思考、回答。接着,教师布置任务:1.自主学习Audacity软件,尝试录制“三句话祝福”;2.保存项目文件,导出音频;3.合成音频。学生按照任务开始录音,在计算机上操作删除音轨和音频片段,调整轨道音量,编辑处于停止状态时调至起始位置,保存项目文件;导出音频。课堂上,教师播放部分学生的作品,请其他学生点评。

五、设置生活主题活动,提升知识熟悉程度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的特点,不仅强调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巧的熟练掌握,还关注培养他们构建理论和实际联系的能力,使其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主题活动中,教师应选择生活化的主题,贴近学生实际,提升对所学内容的熟悉程度,使其通过对主题任务的完成,亲身体验到信息知识的实用性。在“电子邮件”教学中,学生要学会申请和收发电子邮件,利用网络通信。教师可设置“给同学送上生日祝福”的主题活动,先带领学生申请163网易邮箱,演示在邮箱中选择收件人、设计主题、在正文中输入文字和插入图片的方法,然后让他们模仿练习。接着,组织学生独立创作,使其在操作中利用文字及图片,设计一封具有特殊祝福意义的生日邮件,表达出对同学的友爱,创作属于自己特色的作品。最后,让学生询问对方邮箱,把这封生日祝福的电子邮件发送给对方。教师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激发他们参与主题活动的热情,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逐渐熟悉所学内容,并且能更好吸收新的知识以达到熟练运用。

六、设置新颖主题活动,促使学生动力不减

初中生往往比较喜欢新颖、个性的事物。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设置和应用主题活动时,教师应该选择一些新颖与个性化的主题,这不仅能调动他们参与主题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统领整个课堂教学。不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设置主题时,应考虑到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营造良好的主题活动氛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进行“视频的采集与简单加工”的教学时,教师给出的一个主题是“校园新闻”,让学生思考怎么获取校园新闻?从而信息技术课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引出新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视频信息该如何处理?当学完新课内容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校园新闻”这一主题采集和加工视频,带领他们通过局域网将教师计算机上的视频素材下载到本机,利用“会声会影”这一软件处理视频,展示学校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搭配相应的视频、字幕和配音,体现学校的特色。随后,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发现他们作品中的闪光点,了解其掌握情况,指出容易发生的错误。

七、结语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主题活动可以为学生营造联合性、全面性、探究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应综合多方面的因素,灵活设置和应用多种主题活动,全面促进学生信息技术方面的素养,并且合理地设置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主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的着力点和关键点,以突破信息技术难点,从而拓宽知识范围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最终达到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贵祥.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8(12).

[2]刘敏.基于学科主题的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主题活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大悦城实施体验营销案例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学生综合发展的主题实践活动设计探微
浅议班级课程与主题环境区域的整合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