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效提问,提升初中地理教学实效

2020-12-28周多喜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提问教学探究初中地理

周多喜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使用最为频繁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也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最终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显著增长。对课堂提问环节的优化,不仅是提升学生课堂学习体验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重点工作。如何利用有效提问实现初中地理教学实效性的显著增长,逐渐成为现代初中地理教师的核心教研课题。

【关键词】初中地理;有效提问;教学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114-02

【Abstract】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teachers use most frequently in the actual teaching process. It can not only help teachers understand the actual learning situation of students, but also promote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students and teachers, and ultimately achie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Significant growth. Optimizing classroom questioning is not only an effective way to enhance students' classroom learning experience, but also a key task in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How to use effective questions to achiev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the effectiveness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ing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core teaching and research topic for modern junior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teachers.

【Keywords】Junior high school geography; Effective questioning; Teaching inquiry

地理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它不仅可以完善学生的世界认知,同时也能通过对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实现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但在传统的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一直有一些影响教师课堂提问质量的因素存在。

一、传统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不足

(一)问题内容缺乏启发性

虽然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意义,但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并没有将这种认识渗透到实际的教学中,具体来说,很多教师的课堂提问本身就没有提问方向。

(二)问题内容缺乏关联性

课堂提问是融入整节课堂教学工作中的,这就要求教师的提问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样才能通过一定的提问逻辑,在引导学生消化刚刚学习的知识点的同时,不断地将新的知识点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地理学科的知识点本身就较为烦琐,教师只有为学生提出更多具有关联性的问题,才能实现学生自身地理知识体系的完美构建。

二、有效提问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加强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氛围

课堂提问作为教师与学生建立沟通渠道的主要方式之一,能最为迅速地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初中生正处于心理与身体高速发育的成熟期,个人情绪也一直存在一定的波动。很多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习惯了被动吸收地理知识点,从来不会主动地参与到地理学习中。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

兴趣是决定学生自身学习动力的主要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实际学习效率的关键。初中地理学科包含了大量的概念知识,这些知识点不仅有着较强的理论性,同时也有一定的关联性。例如地质、地貌、地形、地势等地理名词,如果学生将这些概念混淆就很容易影响今后的地理学习。兴趣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变得事半功倍。

三、利用有效提问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策略

(一)基于教学内容提出针对性问题

建构主义理念认为,学生的学习行为本质上就是学生自身学习经验的堆砌。而教材内容一直是初中地理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梳理与整合,给学生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的地理问题。教师可以基于对学生实际理解能力的了解,尽可能就一些较为复杂的地理概念展开提问,有效降低学生在课堂上的地理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亚洲气候”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本节课的教学重心是引导学生了解并认识到亚洲地区气候的多样性,同时对各种气候的类型分布有着一定的认知。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从气候造成的影响角度出发,对这部分知识点展开深入探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认为生活在海南岛、东南沿海地区、东北地区的人们分别有着怎样的生活习惯呢?这些生活习惯有哪些是受到气候影响的呢?”学生对这些地区本身就有一定的了解,这时就可以沿着教师的问题对气候造成的印象进行分析,最终对这部分知识点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

(二)基于学生差异性提出分层问题

初中生已经形成了个性化的学习习惯,这就导致每一名学生对地理知识点的理解与吸收的速度都是完全不同的。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的了解,同时也要基于这种了解为学生带来更符合学生需求的分层问题。这样才能为基础较差的学生夯实基础,为基础较强的学生开拓出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域差异”这部分教学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提出以下三个地理问题:“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是按照什么条件划分的?它包含了哪些省份?”“南方地区在自然环境方面的优势是什么?”“如果你是南方某市的官员,你会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当地的经济呢?”这三个问题是依照基础、综合、拓展这一阶梯型的难度提出的,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曲线,同时也能保证不同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应用的成长。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保证这部分学生能轻松解答第一个问题,而对于基础较好且地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来说,他们就要在轻松解答第二个问题的基础上,基于自己的理解完成第三个问题。这样才能保障每一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实现班级整体地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基于认知规律提出探究性问题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教师还可以基于现代初中生的认知习惯,为学生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地理问题。素质教育理念本身就重视学生的思考,如果教师能给学生带来更加多元化的地理问题,就能引导学生不断尝试从多个角度对问题展开分析。例如在学习“东北地区的人口与城市分布”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结合成若干个地理学习小组,然后通过小组探究的方式对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在学生已经清楚地了解到东北地区城市分布的特点之后,教师就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特点较为鲜明的城市,进而向学生展开提问。就以大连这一海滨城市为例,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大连作为一个北方城市,能做到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呢?你们觉得大连的地理位置发展什么产业最为有利?”这时学生就可以在小组内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且通过积极的讨论验证想法的正确性。这样学生就可以在交流讨论过程中,不断完善自身的地理认知,最后实现自身地理知识水平的显著增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对初中地理课堂提问工作的优化,是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之一。教师必须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观念,这样才能基于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点时的实际需求,为学生带来更具实效性的课堂问题。在有效提高初中生地理水平的同时为学生今后的地理学习建立更为坚实的基础。

參考文献:

[1]钟施荟.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提问策略与应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07).

[2]陆银霞.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6(20).

[3]滕彩珠.巧妙提问:初中地理课堂教学学生思维伸展的“脚手架”[J].林区教学,2016(07).

[4]杨琴.新课标下地理课堂提问策略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7(13).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有效提问教学探究初中地理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关于初中物理课堂的提问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提问的研究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