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2020-12-28高新利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实践探索数学教学小学

高新利

【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被学者、专家开发出来并且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活动式教学模式为其中之一。本文先简要概括了活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和价值,再就如何利用活动式教学模式展开有效的数学教育进行论述。

【关键词】活动式教学;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94-02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traditional instillation teaching model has exposed more and more problems in teaching. In this context, many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ls have been developed by scholars and experts and used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l is one of them. This article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 and then discusses how to use the active teaching mode to develop effective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words】Activity-based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Practical exploration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知识复杂、抽象,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传统、守旧等各种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学习兴致不高、学习效率低下等问题。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唤醒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到全身心投入,是数学教师一直在讨论、研究的话题。在本文中,笔者以活动式教学模式这一新型教学方式为研究对象,就如何利用这一教学模式改善教学质量分享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活动式教学模式的概述

(一)活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顾名思义,活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基于学生主体活动而展开教学的方式方法,这里所强调的学生主体活动具有创造性、教育性和实践性,旨在激发学生主动创造、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主动参与,使学生有效获取知识,得到全面发展。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有助于学生良好价值观、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的形成。具体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活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使用生动浅显的语言对教材内容进行概括,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再组织学生讨论、分析、计算并总结归纳的学习过程。

(二)活动式教学模式的价值

第一,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相对于传统数学课堂上教师一味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活动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和教师有着平等的地位。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扮演主导者角色,学生真正掌握着学习主动权,是学习主体。第二,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数学知识以抽象性强著称,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学习兴致和学习效率低下的原因。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数学知识以形象、生动、立体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且在良好的生生、师生互动中,学生的思维被有效激活。这对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活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基于游戏教学展开有效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普遍喜欢游戏活动,数学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利用游戏活动展开数学教学,以此调动学生的能动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吸收和消化。例如,在讲解四则运算或者其他计算知识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数学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24点”游戏。游戏的规则很简单,每个学生课前准备一副扑克。然后,在课堂上和同桌组成一个小组,每个人分别从扑克中抽取四张扑克,然后使用“+”“-”“×”“÷”四种计算方式,对抽取的四张扑克牌进行计算,只要最后的得数是“24”,即为成功。这个游戏活动既有趣味性,又有竞技性,更重要的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锻炼。相对于传统课堂上教师一味地指导学生去计算,这样的教育方式更符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和指导工作,及时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同时给予学生的游戏活动适当的干预,让每一个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都能做到全身心投入,并且有所收获。实践证明,这样的教育方式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成绩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基于生活情境展开有效的数学活动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若是离开了生活,教育并不再是教育”。在活动式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可以联系生活情境创设数学活动。一方面,这样能增强数学课堂对学生的亲切感、熟悉感,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另一方面,基于生活情境创设的数学活动,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主动联系实际生活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时也能很好地利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这对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以及数学素养有重要意义。例如,在给学生讲解“厘米、分米、米”等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利用教室内的生活资源,如桌子、椅子、黑板、课本等展开教学活动。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同桌组成一个小组,先对数学课本进行测量,包括课本的长、宽、高,然后再测量课桌的长、宽、高等。在这个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测量黑板的长度和宽度、教室的长度和宽度等。通过这样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增强学生对有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这样的活动式教学模式让数学贴近生活实际,既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又能促进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三)基于多媒体技术展开有效的数学活动

小学生形象思维强,所以,相对于枯燥的文字知识,学生更喜欢色彩鲜艳、动态化的物体。基于此,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开有效的教学活动。多媒体技术是一种现代化技术,集多种现代化技术于一体,能将数学知识以形象、直观、立体、生动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的教学内容相对于书本上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更能唤醒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开数学教学活动,以此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情感,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吸收。

(四)基于探究式学习展开有效的数学活动

探究式学习是新课改一再强调的教学方式。活动式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可以基于探究式学习展开有效的数学活动,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讲解“圆柱体体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在课前准备两个圆柱体的透明玻璃杯,一个玻璃杯高而细,高度为8cm,底面直径为5cm,另一个玻璃杯粗而矮,高度为5cm,但是底面直径是8cm。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两个玻璃杯的特点,探究哪一个玻璃杯装的水更多一些。这样的探究活动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之中,从而完成对本节课内容的获取。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不仅思维得到锻炼,还获得满足感、成就感,这对增强学生信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重要意义。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采取活动式教学模式,对于改善学生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这种教学模式具有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优势。笔者在教学中,从游戏教学、生活情境、多媒体技术、探究式学习几个角度就活动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策略分享几点拙见,希望这些教学经验能为广大数学教师实施活动式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参考文献:

[1]薄华.活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4).

[2]陈太中.用活动教学法,演绎精彩课堂——浅议小学数学的教學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0).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实践探索数学教学小学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