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2020-12-28王守雄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

王守雄

【摘  要】中小学设立的初衷是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对人才的系统培养,而教材的科学设计决定了教学工作的最终成果。本文将立足于对小学数学教材结构问题的研究,加强对教材结构与特点的合理认识,以期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得到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结构;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80-02

【Abstract】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is to realize the optimal alloc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and realize the systematic cultivation of talents. The scientific design of teaching materials determines the final results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will be 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structure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s, strengthen the reasonable understanding of the struc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xtbooks, in order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content of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Textbook structure; Education

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发学生智力、锻炼逻辑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数学学科包含对数字符号的灵活运算,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对此,小学教育将数学作为重点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运算能力,为理科人才的培养奠定有利基础。

一、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相关内容综述

(一)定义

所谓教材结构,是指结合客观事物及社会发展规律,对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精确划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对不同难易程度的知识进行梳理与排序,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从而使教学工作能够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地开展。教材结构以学生心理结构、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三者为主要决定因素,因此在教材结构的设计过程中,也要将三者作为主要参考对象,在遵循客观性原则的基础上,实现对教材内容的优化重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材结构逐步向网络化延伸,设计者会先设立教学目标,参考并借鉴旧版教材的结构特征,整合各项教学经验要素,确定教材的“网络节点”,并不断寻求结构在横向与纵向上的延伸,最终以网络图式的形式实现对教材结构的表达。教材结构的设计与编写同样要遵循主观性原则,包括教材的可操作度、学生的可操作度等,确保学生的基础足以支撑教学工作的实施,保障教材的难易程度适中。

(二)结构特点

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共12册,内容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法则,时间、距离、质量等运算、几何、代数等,虽然多为基础性内容,但分支庞杂,且知识点众多,若结构处理不当,很容易产生杂而乱的既视感,且各章节衔接不畅,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持续吸收。对此,人教版小学教材以“数的认识与计算”为核心,并确保每本教材中包含几何、计量等相关内容,保障了每本教材内容的丰富,也实现了小学数学教材整体内容的全面性。

以下为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分类:

有关数的认识与计算的内容:亿以内数的加减法、进位加法、退位减法;表内乘法与除法;小数加减乘除;分数加减乘除;质数和合数;因数和倍数等。

有关计量的内容:长度单位(米、厘米、分米、毫米、千米);时间单位(时、分、秒、年、月、日)、重量单位(克、千克、吨)。

有关几何的内容: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以及各种多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有关代数的内容:以一元一次方程为主,包括用字母表示数的简单运算,以及方程的实际应用。

不难发现,人教版小学数学在教材结构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其知识体系普遍适用于现实生活,且以适用范围作为衡量知识点难易程度的主要标准。

二、对优化小学数学教材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客观规律,迎合学生口味

系统教育为了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开发与运用,让学生到学校参与统一式的管理与教育,然而这种教育方式往往会忽略对学生个体因素的考量,致使教材的内容众口难调。对此,教师在教材结构的优化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以甘肃省农村小学为例,大部分学生表示数学学习难度大,甚至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妨对教材结构进行重新调整,以兴趣为出发点,将学生普遍感兴趣的单元放在前面,将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放在后面,尤其在一年级阶段一定要做好该方面的引导,了解学生的学习意愿,以实现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妥善安排。例如,大多數学生对于几何知识比较感兴趣,而对于代数这种抽象的数字运算课程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不妨将“认识图形”这一章放在最前面,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保教学工作得以持续进展。

(二)以兴趣为引导,提升教材趣味性

目前,小学数学教材无论在结构的设计还是语言的运用上都存在刻板生硬的问题,设计者仍然将教师作为使用教材的主体,虽然在教材中融入了诸多的色彩与图案,但书面表达上仍有所欠缺。以目录为例,为确保书面的清晰整洁,设计者往往以最简短的词汇概括完整章内容,诸如“数一数”“比多少”等,学生初读不知其含义,对于将要学习的内容也没有较好的认识,致使目录的设计失去了现实意义。与此同时,数学教材的结构过于程序化,部分单元间衔接不畅,虽然将数的计算细化到10以内、20以内等标准,但各版块之间无法实现灵活转换,致使教学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制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对于甘肃省农村地区的学校而言,由于教学环境的缺失,教学工作无法按照常规进度展开,在这一特殊情况下,教师不必过分苛求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而是要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以及时间、空间等局限性因素,对教材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适当合并单元,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上文提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涉猎范围广,整体上呈现繁杂问题,且为了确保每本教材的知识点分配更加均衡,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往往被分割成为零散的碎片,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对此,教师在对教材结构进行优化整合的过程中,可借鉴其他版本教材的设计理念,对同一知识体系的内容进行集中讲解,确保教材内容的连贯性。对于甘肃省农村小学的学生而言,由于课外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很难有其他机会深入认识数学,因此,农村小学的教学进度往往要比城镇小学慢,加之每堂课的间隔时间较长,致使学生很难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此,适当将零散的知识点合并成大单元,可以有效避免上述问题,也能够帮助学生认知结构的进一步完善。此外,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优化应当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将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等引入教材当中,确保教材与现实生活的有效链接,更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学习特征及家庭情况,设计并运用教学案例,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教学水平。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优化并非一朝一夕,对此,教育部门与教师应加大对教材结构的研究力度,以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为核心,以加快教材革新为目标,认真钻研与调整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搭配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得到全面改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陈柳琴.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3).

(责任编辑  王小飞)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