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统整:校本课程开发新思路

2020-12-28陈燕贞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陈燕贞

【摘  要】本校在开发“龙狮文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立足于自身的特色文化,探索出新思路,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实现学科统整,课程实施采取项目学习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新样态。

【关键词】校本课程;龙狮文化;学科统整;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73-02

【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the school-based course of "Lion and Dragon Culture", the school explores new ideas based on its own characteristic culture. The course objectives point to core literacy, the course content realizes discipline integration, and the course implementation adopts a project learning system to develop school-based courses. Provide a new look.

【Keywords】School based curriculum; Dragon and lion culture; Discipline integration; Core literacy

开发校本课程,可以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近年来,广州市番禺区钟村中心小学围繞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在开发“龙狮文化”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探索出新思路,即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课程内容实现学科统整,课程实施采取项目学习制,让校本课程真正彰显学校特色。

一、课程目标:指向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承载着一定的目标。既有长远目标,也有近期目标,有核心目标,也有边缘目标,有目标的宏观表达,也有目标的校本表达。《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走向,也是学校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指向核心素养,不仅是实施国家课程的价值取向,还应该统领学校一切教育活动,让核心素养真正落地渗透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了“核心素养”的六大方面: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钟村中心小学根据这六个方面进行了校本化的表达,提出了“四敢”“四善”的培养目标:“四敢”即敢于担当、敢讲真话、敢于求实、敢为人先;“四善”即善于锻炼、善于学习、善于合作,善于求真。在确定“龙狮文化”校本课程目标时,围绕着校本化的核心素养进行细化、分解,落实在每一个主题活动之中。

低年级《龙腾狮跃》课程,设置了三大版块六个主题,在每个主题中都以实践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在这些学习中,渗透落实核心素养。例如,第一章《寻找校园的龙狮印记》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为学校绘地图”,要求学生找出校园内有龙狮印记的位置,画好带有龙狮印记的地图,展示自己的作品。学生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时,分工合作,敢于担当、敢于求实、善于求真、敢于展示、敢说真话,发展了核心核素。高年级《走进龙狮》课程,一共设置了六个主题,每个主题分为“敢求真”(围绕主题内容的课程引入)、“敢实践”(通过善合作、善发现、善思考、善求知、善展示的小环节围绕主题内容进行考察探究、收获总结)、“敢为先”(主题内容的拓展延伸)、“讲真话” (自我、小组和教师评价)四大环节,清晰指向核心素养。

“龙狮文化”校本课程指向核心素养,从原有单一重视学科教学规律,走向尊重人的成长规律,实现人与学科的融合,让校本课程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

二、课程内容:进行学科统整

从分科走向统整,是当前课程改革的趋势。这一改革趋势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处于社会中的人,面临的问题大多数是综合性的问题,涉及的领域广,解决时需要不同学科知识的支撑。因此,课程统整,顺应时代的发展,符合现代社会的实际需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人。基于此,“龙狮文化”课程重新阐释龙狮文化,追求学科统整,实现了龙狮文化与语言、空间、艺术、工程、科学等跨学科融合,并将“STEM课程”纳入其中。

课程内容体系包含横向和纵向的框架构建。横向框架是指课程的组成模块,包括“雄狮骄龙”“龙腾狮跃”“卧虎藏龙”“狮啸龙吟”四大模块,分别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运动和空间能力,调查、实践与认知能力,语言与表达能力,纵向课程框架为一至六年级能力进阶框架。以“狮啸龙吟”为例,这个模块重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从一至六年级分别安排了这些内容:关于龙虎狮的儿歌、童谣;关于龙虎狮的童话故事阅读;龙虎狮故事与绘画创作;龙虎狮戏剧课程;龙虎狮戏剧课程;龙虎狮文化阅读。这样多学科融合的课程,让学生成为知识交界上的对话者,成为跨界思维者和跨界探究者,能丰富各学科知识,锻炼身体,领悟真善美,锻炼语言与表达,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提高探究能力,提升核心素养,这样的课程设计还促进了课内外整合。

基于实践可知,课程统整的路径有两条:一是学科之间的融合;二是课内外的整合。课程的整合要服务于主题活动和核心素养的提升,不能为了整合而整合。

三、课程实施:采取项目学习

常规的学科教学,遵循学科知识逻辑,采用的大多是线性的教学方式,但是统整学科的课程,涉及的学科较多,适合应用项目式教学。项目式学习在“龙狮文化”课程中的运用,可以分为三种课型、三个阶段、八个环节。

1.三种课型:即开题课、方法指导课、成果展示课。

2.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为“探究阶段”“实践阶段”“交流阶段”,每个阶段侧重点有所不同,“探究阶段”侧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实践阶段”侧重于提供相应的知识、技能等支架支撑,“交流阶段”侧重于反思不足,总结经验。

3.八个环节:

(1)情景引入:情景的创设有利于学生快速进入真实场景,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景的创设需要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黏性;

(2)聚焦项目:这一环节也可称为明确任务,即清楚解决项目的任务有哪些,完成任务的具体条件有哪些,具体的达成途径是什么;

(3)了解学情:教师通过项目任务,对比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具备的知识、技能,明确完成项目的困难。

(4)制定方案:在充分调查、研讨的基础上,制定完成项目任务的具体方案。方案的设计既要有操作性,又要有创新性。

(5)提供支架: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相应的困难,教师可在学生困难处,提供必要的支架。比如说相关的学科知识,操作流程等。

(6)完成项目:个人或者小组通过探究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项目完成的过程中,应该是讨论交流、教师提供支架不断交替的过程,也是多个学科知识融合应用的过程。

(7)分享交流:本环节既应该有肯定性的结论,增强学生进行项目学习的学习动机,也应该有批判性的结论,以增加学生的思考力。

(8)总结强化:项目式学习,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学科知识显得碎片化。这一环节通过总结,让学生强化学科知识,进行意义构建。

以《如何进行数据分析》为例,说明“项目式”教学要素。主要的教学流程为:回顾导入,引出课题;学习方法,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展示交流;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这四个流程基本上可以体现出“项目式教学”的八个环节,作为一种实践模式,项目式教学具有目标明确、版块清晰、操作具体、检测系统健全等特点,体现了“理论化的实践”和“实践化的理论”等特点。实践证明,项目式教学是可行的,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窦桂梅,柳海民.从主题教学到课程整合——清华附小“1X课程”体系的建构与实施[D].东北师大學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