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探析

2020-12-28吴晓亚

天津教育·中 2020年11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吴晓亚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教师加强对培养和提升高年级学生自主能力的重视,不断探索并创新教学的形式与方法,尽可能地将以往独断、权威的角色向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有效转变,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与机会,联系生活来开展教学,让学生联系以往的经验对新知识展开自主的建构和探索,以此强化他们的自主意识,逐渐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因此,笔者在本文提出了以下四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0)32-0016-02

【Abstract】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requires teachers to pay more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he autonomous ability of senior students, continuously explore and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methods, and try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the previous arbitrary and authoritative role into a guide and instructor for students. Provide students with more spa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autonomous learning, connect with life to carry out teaching, and let students connect with past experience to construct and explore new knowledge independently, so as to strengthen their sense of autonomy and gradually make students become the center of the classroom.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learning abilit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Therefore,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four strateg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this article.

【Keywords】Upper grades in elementary school; Mathematic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Training strategies

目前,許多教师依旧受传统教育思想的限制和束缚,采取死板、专制的教学手段,盲目追求学生取得更高的学科分数,过于突出自身的“讲”和“教”,没有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思考问题的机会和时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体验,抑制了学生自主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教师应该将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当好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对各种问题进行分析,通过思考逐步探寻到正确的答案,长此以往,能够增强他们自主学习的关键能力,同时活化小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利用现实进行导入,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可以依据现实中所发生的事件进行导入,以此降低学生对本节课新授知识的陌生程度,并将复杂的问题变得具体化,有利于学生在上课伊始对数学知识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推动学生快速地进入专注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例如,在教学“负数的初步认识”时,首先,教师利用现实中的气温来引入,询问学生今天的气温是多少,看过天气预报的学生立马说出是-2~9℃,这样学生就会感知到“负数”在现实中的存在。其次,教师向学生出示了现实中的事例:海洋的深度为11034米,可以说成它的海拔是-11034米。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想一想还有哪些现实案例包含着“负数”。学生甲说:妈妈带了20元去买菜,结账时发现需要30元,超市老板是隔壁的邻居,所以可以先记账,那么妈妈现在是-10元。最后,通过现实事例导入,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负数”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对“负数”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合理设计问题情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好的问题能够让学生原本固化的思维变得越来越活化,教师要依据小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来设计相应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对情境中相关问题的思索,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逐步找到正确的答案,在此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有利于提高他们自主分析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加强对问题情境的设计,准确地把控问题的难度,如若问题太难,学生无法解决则会放弃;如若问题太简单,则对学生的思维起不到训练作用。只有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让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找到最终的答案,从而提高他们自主分析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简易方程”时,首先,教师设计如下问题情境:小明写了两道方程式:(1)6+x=6x,(2)x×10=10x,这两个方程式的简写方法是否正确呢?其次,学生结合自身所掌握的知识,对情境中的具体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分析,通过对方程式的判断逐步发现了问题。学生乙:6+x=6x简写方法不正确。方程式的左边是加法,等式右边却写成了乘法,明显不相等。学生丙:x×10=10x简写方法正确,等式两边均为乘法。最后,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逐步发现并掌握了简易方程正确的书写方式,从而提高了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展开教学,锻炼独立思考的能力

通过联系生活来展开课堂教学,有利于降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陌生程度,同时还能调动他们以往的相关经验,便于学生联系这种经验对所学知识展开思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的密切连接,从而转变学生以往对数学课的消极态度,不断提升他们的思考热情。例如,在教学“圆”时,首先,教师向学生展示了生活中最常见的自行车轮、汽车轮胎以及马路上的井盖等图片,给学生的视觉带来一定冲击,初步勾起了学生以往的认知经验。其次,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的生活经验来思考汽车轮胎和井盖为什么是圆的,并给他们留出3~5分钟的思考时间。有的学生结合在生活中骑车、乘车以及观察井盖的经历展开了思考:如果汽车的轮胎是方形的话,当四个直角碰到地面,很容易产生颠簸和倾斜的感觉;如果井盖是方形的话,当人们修理下水道将它掀开时,很容易直接掉落下去。最后,通过联系生活展开教学,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经验,还可以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设立课内合作小组,增强自主合作的能力

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要寻求恰当的时机,设立课内合作小组,引导学生与前后桌的同伴展开协作,通过探讨共同解决相应的问题,既有利于增进数学课上的良性互动,也有利于从小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的空间与机会,努力将以往一人主讲、一人主导的教学逐渐变成共同探究式的课堂,极大地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通过合作交流逐步完成课堂任务,通过长期的训练,能够大幅增强高年级学生自主合作的重要能力。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首先,教师提前准备了一张某个学生买学习用品的结账单,并引导学生与前后桌的同伴结为加法组和减法组,在各自小组内共同分析这张购物小票。计算器:13.5元;卡通书包:38.6元;文具盒:7.3元;圆珠笔9.9元;书夹子:4.5元。其次,引导学生在各个小组展开讨论,每个小组必须提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通过组员的共同努力将相应的算式列出。比如加法组:該名学生购买卡通书包和圆珠笔一共花了多少钱?38.6+9.9。减法组:这名同学买的计算器比书夹子贵了多少钱?13.5-4.5。最后,让学生在小组中解决相应的问题,有利于增强他们自主合作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应严格遵循新课改的要求,依据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的总体规律以及原有的数学基础,利用现实中的事件进行导入,使学生对当堂课的新知识展开自主探究,加强对问题情境的设计,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问题的答案。以此提高其分析问题的能力,注重联系生活来展开教学,进一步锻炼小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与其他同伴的合作来完成某个任务,逐步增强他们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胡丽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21).

[2]王红梅,宋厚军.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现代信息技术背景下[J].数学教学通讯,2019(29).

[3]王国强.关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思考及探索[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18).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对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渗透的思考
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英语趣配音对小学高年级学习英语的影响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