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三文言文试题讲评的探究

2020-12-28林世丹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0年12期
关键词:人文情怀文言文

林世丹

内容摘要:高三学子在高考备考中,做了大量的文言文阅读题,讲评时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单就考题讲答案,流于肤浅。教师利用有限课时,开启文言文讲评的人文大课堂;只有立足“深度讲评”,做到深挖文本内容,深究文言知识考点,彰显其人文情怀,才能更好地凸显训练文本的价值,使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得到古代文化的更多熏陶。

关键词:深度讲评 人文情怀 文言文

文言作品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具有极为丰富的精神价值和内涵。文言文备考时,如果只是注重文言知识传授,深究文言句式、语法,一味进行答题技能训练,容易使原本意蕴丰富的古代作品失去其人文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被枯燥乏味的文言文备考搞得疲惫不堪,甚至厌倦排斥,导致备考效率变得低下。文言文作为一种语言工具,本身承载着民族文化的精髓。人文精神的教学内容的缺失,只会使学生把文言文当作单纯的符号工具,而导致对传统文化的淡漠。

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做了大量的文言文阅读题,“大杂烩”文言文阅读内容往往有浮泛杂乱的缺点,阅读内容在讲评后学生们往往印象不深刻。我们不妨立足“深度讲评”,既挖掘文言文作品中的考点,提升答题技能,又彰显其中的人文情怀,使学生在高三备考的过程中得到古代文化的更多熏陶。

所谓“深度讲评”,在此是指围绕文言文阅读作品及相应备考训练题,有重点、有指导地讲评,在多重开发、多元设计备考专题的指导下,着力推动文言文阅读认识的深化与升华。

一.深挖文本内容

(一)挖掘时代背景成专题。

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选自《宋史》的不少,例如《宋史·曾公亮传》是2016年高考选文,《宋史·孙傅传》是2015年高考选文,《宋史·萧燧传》是2012年高考选文……这给我们一个提示:分朝代专题筛选训练文本,优化教学效果。比如我们不妨从讲讲《宋朝那些事》入手,进而分专题讲讲各朝各代那些事,使我们那些“大杂烩”文言文阅读内容变得不再浮泛杂乱。这就是“深度讲评”开始的第一步“朝代有专题”。

(二)挖掘人物故事激兴趣。

“深度讲评”侧重的第二个环节就是“人物印象深”。走近历朝历代的一些重要帝王、臣子,也是了解我们古代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多数古代传记作品中的人物,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也是较无趣的。“深度讲评”需要我们引领学生更轻松有趣味地走进文本,了解人物形象,理解文本内容。例如讲评《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时,对晁错这个人物,因为陌生学生可能不太有兴趣,“深度讲评”则完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先生曾在百家讲坛录制了十二集《汉代风云人物》系列专题讲座,第一讲 冤死的晁错(上)第二讲 冤死的晁错(下)。可见这个人物是很值得学生在做文言文训练时去深入了解的。由于课堂上笔者补充了晁错的相关视频,学生再读文本时便有兴趣了,对“时,言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数十上,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译文:当时,晁错陈说消除诸侯权势之事,以及法令中尚需改进之处,奏书上了几十次,孝文帝不听,然而认为他是个奇才,升职为中大夫。当时,太子认为晁错的计策好,袁盎等大功臣大多不喜欢晁错)”这些文段的翻译学生印象都很深刻。

(三)分类挖掘地点等相关古代常识做知识库。

文言文训练常常会涉及到古代常见地理位置特称,例如江表指长江以南,关中指函谷关以西地区,山东指崤山以东地区,江左指江东岸,江阴指江南岸,山阴指山北面等等,地名一类的例如岱指泰山,天京指今天的南京,长安指今天的西安,临安指今天的杭州等等;还有常见的办公地点,如“大理寺”等。面对诸多需要识记的古代常识,在“深度讲评”时侧重的第三个环节要做到“知识积累有系统”。教师引导学生分类积累地点、古代官职官制、礼仪、称呼、风俗、节令和科举考试等相关文学常识,做到分门别类,纲目分明,有利于理解记忆。

(四)挖掘主题思想正三观。

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德育素材:《爱莲说》中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情怀;《陋室铭》中刘禹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安贫乐道的节操;《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旷达胸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心忧天下的无私情感……无不有着让人铭心刻骨、感念不忘的力量。高三一年的文言文备考训练,能做德育素材且内容精彩的文言文多之又多,“深度讲评”侧重的第四个环节就是“挖掘主题思想,正三观”。例如:讲评司马迁《史记·赵世家》时,笔者给学生分享了《趙氏孤儿》的电视剧视频介绍:春秋时期晋贵族赵氏被奸臣屠岸贾陷害而惨遭灭门,幸存下来的赵氏孤儿赵武长大后为家族复仇的故事。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再通过文言文来解读,学生无不被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打动。在备考训练中学生完全可以从这些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获得战胜困难、战胜自我的勇气与力量。

二.深究文言知识考点

(一)词义积累与造字文化相结合。

《宋史·孙傅传》是2015年高考全国卷的文言文阅读选文。“时蔡條为尚书,傅为言天下事,劝其亟有所更,不然必败。”(译文:当时蔡條任尚书,孙傅向他陈述天下政事,劝他早点做些更改,否则一定失败。)

为了让学生牢牢记住“亟” 这个实词的意思。笔者讲评时展示了这个字的演变图片,并让学生猜谜:1.叹子分家意急切(打一字)2.叹与子别离(打一字)3.一叹了之(打一字)学生印象很深刻。甲骨文字形,“亟”中间是一个站着的人,上面一横表示“极于顶”,下面一横表示“极于踵。”这个会意字的本义就是快速、迅速到极点。

其实,课堂上讲评重要文言实词时,教师都可以借此机会,让学生好好了解古人的造字文化。一来印象深刻,二来拓展了知识。再例如“安”,结合图片展示这个会意字,“宀”“女”合起来的意思是有了房子、有家眷,就表示要在这里扎根居住了,本义是安定、安稳。这样,学生对文言字词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二)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传统文化相结合。

考题中的文学常识,老师也可做深度讲评。讲到谥号时,老师需要补充相关的谥号、庙号知识,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古代传统文化。例如,汉文帝的谥号是孝文皇帝,老师不妨讲讲汉文帝“尽孝”的故事: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汉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兴修水利,衣着朴素,使汉朝进入强盛安定的时期。汉文帝曾经亲自为母亲薄氏尝药,深具孝心,是《二十四孝》中亲尝汤药的主角。汉文帝崩于长安未央宫,在古代,有夺取天下之功的称为祖,有治理天下之德的称为宗。所以,其庙号太宗,谥曰孝文皇帝。——这样一来,讲评课也能让学生受到传统孝道文化的熏陶。

(三)文言断句与句法结构古代常识相结合。

《宋史·潘慎修传》的断句练习题有一定的难度。正确答案是B.王师征江南/李煜遣随其弟从镒入贡买宴钱/求缓兵/留馆怀信驿/旦夕捷书至/邸吏督从镒入贺。

“深度讲评”侧重分析难点,比如从句法结构上去把握“从镒”是人名,“买宴钱”是古代常识。买宴钱指地方官员入朝或者朝廷官员向朝廷缴纳的财货。史载:“唐明宗天成二年三月,幸会节园,群臣买宴,即在朝之臣亦买宴矣。前静难节度使侯章,献买宴绢千匹,银五百两,帝不受。”

(四)文言翻译与历史文化相结合。

翻譯《史记·袁盎晁错列传》(节选)中的“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说。诏以为太子舍人。(5分)”译文:晁错回来,随即上奏利国利民之事,援引《尚书》来解说。皇帝下诏任命他做太子舍人。(因、便宜事、书、称说各一分,大意一分)这里老师可对“便宜”“书”“太子舍人”的相关历史文化做个补充,以取得事半功倍的积累效果。

三.解决课时矛盾

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内涵是丰富深厚的,即使是试卷里经过删减浓缩的文言文章节,同样存在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立足“深度讲评”,必须解决课时少与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如何做到利用有限课时,让文言文讲评有大作为呢?首先,教师要更新备课理念,讲评课不能一味求速战速决。教师在备课时理应成为人文精神的践行者,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让学生在浓厚的人文教学氛围中获得心灵的熏陶,感悟文言文中潜藏着的古人那崇高博大的人文情怀。其次,要精选讲评内容,海量的备课资源无需全部都堆砌给学生,学生既不能消化,也会影响教学进度。教师要善于抓住训练文本中有力的人文因素,联系现实生活,因势利导。第三,引导学生课外查阅,分享课后积累。学生可借助工具书及互联网资源学习文言文,开展研究性学习,班级要开设学生分享成果的平台,例如制作班报,编辑网络美篇等等。

综上所述,文言文备考训练的讲评不能蜻蜓点水,不能就考题讲答案,流于肤浅。教师利用有限课时,开启文言文讲评的人文大课堂,搞的是扎扎实实的基础工程。只有立足“深度讲评”,做到深挖文本内容,深究文言知识考点,彰显其人文情怀,才能使学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得到古代文化的更多熏陶。

参考文献

1.陈昱希,窦月玲.基于深度学习理论的试卷讲评——以基础知识部分试卷讲评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7,(32)

2.何建寿.文言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文学教育(下).2009,(021)

3.易中天.易中天品读汉代风云人物[M].东方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广州市培英中学)

猜你喜欢

人文情怀文言文
雏燕
文言文阅读专练
浅谈高考文言文翻译的有效方法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立足听读说写,渗透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