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与研究

2020-12-28岑素萍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33期
关键词:课堂渗透

岑素萍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小学生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加上这一年来受到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长时间居家上网课时,由于缺乏自律导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轻视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可见,教师当前当务之急是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在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班队会课堂为主阵地,组织校内外主题实践活动,利用其它学科的课堂进行渗透生命教育,以及关注学生细节,重视心理健康辅导等落实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从而让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塑造健康人格,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生命教育;班队会课堂;主题实践活动;课堂渗透;关注学生细节;心理健康辅导

生命教育是教师通过适当的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以达到尊重、珍爱生命的目的教育。有效的小学生生命教育就是教师要以人为本,在了解小学生的生命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其年龄和心理特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让小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提高其生存质量,形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生命价值观。那么如何有效对小学生开展生命教育呢?

一、构建智能课堂的主题班队会课堂,初步认识生命

班队会课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课堂。所以,教师要以班队会课为主要阵地,利用每节班队会课开展生命教育活动,使一系列的生命教育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如何利用班队会活动,开展生命教育呢?我认为当务之急是构建智能课堂的主题班队会课堂(互联网+主题班队会教学模式)。

1.借助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珍惜

近年来,中小学生自杀事件层出不穷,已成为一个令人担忧的社会现象。而小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的教学。故在班队会课中,我们就巧借智能技术与互联网,把调查到的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现状和把珍爱生命正反两面的有关图片、影像资料展现在他们面前。通过观看这一切血淋淋的事实,引起学生的共鸣,并启发学生讨论:为什么小学生将自己的生命看得轻如鸿毛!他们的抗压能力为什么如此弱呢?然后,集体观看生命教育意义的影视作品(如:观看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等),通过影视作品的感染力来引导学生去发掘生命的意义价值。就这样,班主任在一个个精心设计的主题班队会上,通过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看到了生命的历程、父母的辛劳、生命的顽强……同时还通过多媒体手段,生动活泼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知识宣传,进行理想、感恩等生命教育,从而逐渐帮助了学生认识、珍惜、尊重、热爱自己与他人的生命,让他们从小树立起安全意识,掌握自护自救的技能、学会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学会了关心帮助他人,学会了自己与他人、自然和社会和谐相处之道。

2.让生命教育的班队会课内容系列、活动化

小学生命教育内容可分为:生命意识教育、生命发展教育、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的教育。如何合理安排好生命教育主题班队会课的内容?我认为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年龄与身心发展的特点,分年级分学段安排好班队会课的生命教育的主题及内容,以形成系统的小学“生命教育”体系——使各学段内容各有侧重,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其每节课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并使其系列化。也就是说,实现节节班会课都有一个主题内容,并且每个主题内容都紧紧相扣,使每节班队会课的培养目标都能实现。同时,还需注重两点:⑴实现班队会课的活动化,让每节主题班队会都寓生命教育于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活动之中:(2)实现班队会课的实践化,让每节班队会都拓展延伸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通过小学各學段的主题班会课的学习,学生逐渐学会了珍爱、欣赏、成全、敬畏生命等,并提高其生存技能,逐渐学会乐观地面对失败、挫折和压力,促进了学生生理、心理等健康发展。

二、组织主题实践活动,加深认识生命

把每节班队会都拓展延伸到校内和校外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开展,在组织学生参与主题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让学生在亲自体验生命的过程中加深对生命教育的内容的认识,从而感受生命的宝贵,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从而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

教师可以在校内组织学生开展消防、防震等安全疏散演练活动,举行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各种文艺汇演活动和手抄报比赛。如开展《禁毒》《防溺水》《交通安全》《消防》等手抄报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懂得安全使用水电煤气等科学求生的知识,掌握自我保护意识及技能。在校外,组织学生参加研学和参观访问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英雄人物,学习他们顽强的精神。上学期,我们组织六年级学生到新会红军活动基地开展“寻找红军的踪迹”的研学活动。我们先让学生穿上红军服,头戴红军帽,紧急集合,让学生身临其境,似乎走进了那个抗日战争年代,成了一个红军战士;然后倾听老红军讲述长征途中的感人事迹;随后指导员引导学生开展班与班的游戏比赛活动,感受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最后组织学生撰写《寻找红军的踪迹》,学生在查阅资料、撰写文章的过程中,认识红军战士的远大的理想和顽强的革命斗志。另外,教师还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如对《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童年》等著作进行细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主人翁面对困难时的顽强精神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使其从小就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三、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灵魂。故教师可以凭借各门学科教材进行渗透生命教育的探索与研究,以便利用各门学科的课堂对小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有关生命的教育。

在小学学科教学中,特别是《道德与法治》课和语文课都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最好的补充内容。如:《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公民的人身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并了解公民获得法律保障的途径;认识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尊重、珍惜、关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懂得生命不仅属于自己,而且还属于家庭和社会。因而领略到生命的意义——掌握本领,为社会、为国家创造价值和意义;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体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从小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通过学习主人翁的事迹,特别是通过捕捉文中动情的情节来赏析,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的实在意义与无限的价值。如学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让我们认识了身残志坚的海伦·凯勒,为她先后完成14本著作而感动。从而教育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如学习《桥》这篇课文,让我们认识了洪水到来之际,为了村民安全转移而不惜牺牲自己和儿子的村党支部书记,他那种大公无私、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高尚品质震撼了每一个同学的心,进而让学生上了一节生动的生命教育课。

四、关注学生细节,重视心理健康辅导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除了上述利用主题班会课和其他各门学科的课堂以及利用校内外的主题实践活动对学生开展生命教育之外,我们还应当关注问题学生在校园内外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种种细节,并抓住其细节表现,找到教育他的切入点,与家长配合,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使问题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哪些是对的——是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的,哪些行为是错的——是對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不负责的。通过心理辅导,使其扬起生活的帆,使其心中的自残与欺凌他人的念头就打消了,从而逐渐纠正了自己的错误的生命意识及行为,把自己的错误扼杀于萌芽状态,起到杜渐防微的目的。

在教育中,我们在观察、了解学生情况以后,先把班级学生的表现分为共性的表现和个别表现的,然后就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生命教育。如:学生行为存在共性问题的话,我就把网络上收集到的对学生有教育性的、有启发性的材料(包括视频、图片文字)发在班级微信群、班钉钉群等,让家长、与自己沟通、配合,共同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如:在疫情期间,不少学生在长时间居家上网课的同时,由于缺乏自律导致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可自拔,轻视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我经常在钉钉群给学生直播新冠病毒的来源、防疫知识和抗疫英雄最美逆行者的事迹以及沉迷网络游戏的危性……因而,打消了学生对新冠病毒的恐惧,并响应党的号召,做好了居家防疫的工作……就这样,我关注学生的细节,重视对其进行心理健康辅导,让其感受独特的生命体验,从而让学生感受生命的脆弱与顽强,树立起正确的生命观;而对于个别学生独特的表现,我更注重其细节表现,并探索其内心世界,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认清生活中的是与非,从而实现透过表面看其内心,对其循循善诱,之后,还指导学生改正自己错误的行为,引导学生自我体验和自我教育。就这样,学生通过反省对自己的生命意识及行为,并改进自己的错误行为,就渐渐明白生命的可贵,树立起自己要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负责,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得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新时期的小学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只要在了解小学生的生命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针对其年龄和心理特征,采用科学的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的探索与研究,就一定能摸索出一套对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策略方案。

【注:本文系恩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研究项目课题“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成果(批准号:EPZH19064)】

【参考文献】

[1]贺文静,田夏彪.小学生命教育实践质量提升策略探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9,35(02):5-8.

猜你喜欢

课堂渗透
立足课堂,做好青春期教育
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学”思想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策略
浅析课堂中人文价值教育渗透的理论基础
心理健康教育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渗透
构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渗透的发展体系
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研究
创设积极的课堂心理氛围,优化学生学习心理环境
高职英语课堂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实践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