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扶放结合,自主成长

2020-12-28邹燕儿方玉玲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幼儿

邹燕儿 方玉玲

【摘要】幼儿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之一,教师要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游戏,并以快乐为目的,与同伴进行自主展开、自发交流的过程。建构游戏是幼儿众多游戏之一,我们要帮助幼儿提升自主设计建构游戏的能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让幼儿回归本真,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关键词】幼儿;自主设计;提升建构能力

我园户外场地十分宽阔,很多地方都适合幼儿们进行搭建活动。例如,在前后广场或水泥地,可用于中大型积木建构;在草地上,幼儿们可以创造他们幸福的家、美丽的小花园,等等;沙水池,幼儿们可以利用积木或塑料材料进行桥梁和隧道的搭建;积木工作坊,提供不同形状的桌子,用于乐高能源类材料构建和实验。近年来,我园参与的游戏研究有几个,而建构游戏是其一,通过建构游戏的开展和实施,不但丰富了幼儿的主观体验,更发展了幼儿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更重要的是,使幼儿学会分享、合作、谦让,尝试了开拓和创新,体验成功和快乐,提高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以及促进幼儿个性的和谐发展。

一、创设环境,激发自主建构兴趣

在幼儿园建构游戏中,我们要追求合理的场地规划。我园建构游戏的场地包括:班级建构区、户外建构区和科常室三种。教师规划建构区时要从游戏人数、人均面积和资源配置等方面加以考虑。班级建构区是供幼儿运用小型材料进行建构的场地,因班级空间问题,人数不能太多,10人以内最为合适。户外建构区空间则要宽敞一些,要做到“三防”:防雨、防晒、防尘。户外建构游戏的人数可以比班级人数要多一些,建议在18—22人之间比较适宜。通常也要设置材料区、建构区、展示区。比如,教师可以在墙面上张贴幼儿设计的图纸等富有个性化的作品。

但实际上,很多幼儿园存在场地小、人数多的情况,因为游戏空间不能保证,材料品种少,让幼儿们玩起来不够“爽”,不够“嗨”,逐渐地,就被打入“冷宫”了。这时,如果我们可以根据幼儿的建构主题、材料的种类、兴趣的差异等进行划分,把建构区分成两个或几个区,这样幼儿们玩起来就不会觉得压抑。同时,我们也要注意活动场地不能相隔太远,减少走动的时间。

二、提供材料,丰富自主选择空间

在生活中我们常见的材料有金属、纸质、木质、玻璃、塑料等,我们要根据幼儿的活动兴趣、动作发展、活动区功能需要进行材料的配置。由于幼儿在各个阶段的认知特点和动手能力不同,如何充分有效地让幼儿进行材料的选择呢?这时,就要求教师对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帮助幼儿选择适合他们的材料,设定恰当的建构活动主题。选择的主题时要与幼儿的实际生活相关,要让幼儿在建构游戏活动中与自己的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幼儿对建构游戏活动的参与兴趣。教师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千万不能选择一些超出幼儿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的活动。

幼儿园建构游戏的材料品种丰富且形状多样,虽然都是幼儿们自由去选择的,但我们在投放时也要考虑其科学合理性。我们可以通过做图标或图片的形式来进行定点、定位,固定好材料存放的位置。在材料投放方面,我们可以设置基础材料区、辅助材料区、材料加工区等,我们也要根据各活动区需要的配置进行投放。其中,班级建构区以小型建构材料为主,可以配置乐高类型桌面积木、雪花积塑,小型积木,纸杯、纸巾筒、纸砖等;同时,还需要有平整的地面、地毯或地垫。户外建构区应以大型建构材料为主,像大型原木或泡沫积木、各类拼插玩具(PVC管)、纸箱、奶粉罐等;积木工作坊以中型建构材料为主,像单元大积木、空心大积木等都是比较适宜的材料。同时,在主要材料上面,我们也会配置一些辅助材料,如,各类模型(动物、人物、植物)、各类标识(红绿灯、交通标识、轨道)、各类仿真地垫(绿草皮)等,从而提高幼儿想象力、增加建构游戏的乐趣。

在建构游戏中,积木是建构游戏的主要材料。材料的提供是否合理、适宜,不同的材料对幼儿能力的发展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教师在投放材料时必须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丰富的、有效的材料可以提升幼兒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我们的家乡——东莞”这个主题中我们就要给幼儿投放一些房子、高楼、桌、椅、花草、树木等材料。幼儿可以用这些辅助材料进行花园小区的搭建。所投放材料的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质量,与幼儿的兴趣有着密切的关系,能不能使幼儿尽兴尽情地“研究”他们的世界就在于材料的投放。活动材料是不是越丰富越好呢?笔者认为不是的,材料可以丰富,但并不等于越多越好,多则滥。因此,要做到有的放矢,加强材料投放的针对性、目的性和科学性,并依据对幼儿活动的观察,进行定期更换与补充。

在游戏过程中,同年龄段的幼儿也是有差异的。我们可以随着游戏情节的不断推进,在投放材料时,根据个体差异和发展水平,既要考虑发展快的幼儿,也要考虑发展慢的幼儿,投放的材料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在搭建动物园的时候,幼儿发现没有动物也没有树,或是小朋友从家里带一些废旧纸盒、木板等材料来丰富幼搭建活动,这些材料使得搭建活动更加的丰富多彩。但是也要注意材料摆放的数量,好的材料固然重要,但是数量也很重要,不能放太多,放了太多幼儿会无从下手,而且在活动结束后幼儿整理材料的时候比较花时间,但也不能放太少,这样幼儿就不能尽情搭建,所以要适中。不管是动物园、高架桥、游乐场还是花园小区,幼儿们的设计都很有创意,高架桥也是高低错落,而且都能让车通过。这种废物利用的方法更能让幼儿开动脑筋玩,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自己想要的作品,提升和促进幼儿的自信心。

三、科学指导,关注幼儿能力提升

兴趣是幼儿游戏的动力,是幼儿游戏所带来的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很多时候,幼儿在玩建构游戏时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所以,笔者在指导幼儿建构游戏的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兴趣进一步进行指导,让幼儿通过自主设计和建构,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增强自主设计的能力。

首先,重视自主构建材料的收集和材料的选择。教师可与幼儿自主和共同收集生活材料,并区分材料是否都能用于自主性建构游戏活动中,也要鼓励家长积极参与生活材料的收集。什么材料适合做什么,也是幼儿们所要思考的问题。教师、幼儿、家长在收集材料时不但要考虑材料的完整性,还要考虑材料的实用性、安全性。

其次,科学的游戏活动要做到合作、参与。主要可以通过师幼或同伴合作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共同来探索,使每个幼儿发现自己的能力,使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在无形中能力得到的发展,建立大胆创造的信心。

最后,生活皆是教育,幼儿的搭建经验往往来源于生活经验。作为教师,我们要做一个积极的观察者和引导者,认真、细致地关注到每个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我们在日常活动中要引导幼儿注意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不同物体,感知不同物体的特点。比如,楼房是有层次的;塔顶有尖的、平的,也有圆的;桥梁主要是由桥面和桥墩组成。帮助幼儿认识、了解建构材料的形状、颜色、大小等特征,让幼儿自己尝试选用不同的建构材料去构造物体,学会自制教玩具,不但提升了玩法,還让玩具具有多变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幼儿多观察家庭生活的材料、社区周边的设施、不同节日的布置、旅游参观时的所见所闻,等等,拓展视野,丰富自身的知识经验,加强搭建能力,提升合作的能力。幼儿经验积累得越深厚,幼儿搭建的内容越丰富,搭建的技能也会越精细。3-6岁的幼儿主要停留在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教师如果仅仅通过语言上的描述是很难对幼儿的思维造成影响的。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的形式,与幼儿一同观察建构物体的图片,找到其特征,帮助幼儿在脑中进行梳理,形成一个清晰的搭建思路,由此实现有效的建构指导。

在建构游戏中,希望做到尽管没有教师的指导,幼儿也可以自主地进行建构活动,但是教师在游戏时适宜地介入和指导,可以提升幼儿游戏的质量,帮助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教师的“干预”要有方法,不能一味盲目地介入,更不能对幼儿放任不管。在关注生活经验丰富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关注幼儿能力的提升。只有掌握了相关的建构知识技能,幼儿才能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充满自信地投入到建构游戏中去,完成相关的建构任务。

四、及时总结,体验自主构建快乐

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幼儿是快乐的。他们与同伴相互交流、共同搭建,深深地体会到共同游戏的乐趣。在构建游戏中,幼儿提升了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拓展了思维,调动了积极性,也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参考文献:

[1]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11.

[2]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2.

[3]常璐.教师对幼儿游戏介入时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猜你喜欢

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