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1+X”理念下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索

2020-12-28苏国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文言文理念初中语文

苏国华

【摘要】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语文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基于“1+X”理念来开展关于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探究思考,从“1+X”理念的视角下对传统的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的目的,激发中学生对文言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用文言文学习来帮助学生提升道德品质与人文素养。本文将从一名初中语文教师的角度来进行阐述,深入分析在目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探索“1+X”理念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最后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1+X”理念;策略探索

“1+X”理念也可称为“1+X”阅读理念,与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相似,都是通过一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来引出大量的课外阅读内容,是丰富学生阅读知识储备和阅读量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1+X”理念还主张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进行阅读思考,即便是读不懂也没有关系。这一点不仅与新课改教学政策中的“以生为本”理念十分契合,更加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传统教育理念和应试教育大环境下的固化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因此十分重要。初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用“1+X”理念时,要注重给学生留出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以教材中的文章为出发点,为学生搜集更多相关的阅读材料,才能发挥出“1+X”理念的全部教学作用,提升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学习能力。

一、“1+X”理念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意义

(一)弥补教学素材碎片化的缺陷

一直以来,阅读都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生硬拗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对学生的学习难度十分高,学生只能通过阅读来理清文章的内容和含义,因此,阅读是文言文学习过程中的关键一步。但是除去教材中的文言文文章之外,学生需要阅读学习的文言文文章种类非常多,有些几百一千字,有些却只有寥寥数语,并且这些文章的内容和含义各不相同。学生面对这些碎片化的学习素材根本无从下手,这时“1+X”理念就能很好地将这些碎片化素材串联起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文言文阅读学习。

(二)响应新课改教学政策的号召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新时代的初中语文教师应当在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阅读文章不少于80篇的前提下,为学生制定文言文阅读计划,督促学生广发的阅读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文言文文章,积累深厚的阅读学习基础,丰富学生的阅读知识储备。”显而易见,“1+X”理念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就是能够帮助学生打开文言文阅读学习世界大门的直接方式,也是提升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这是响应新课改教学政策中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的最佳方式。

(三)激发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兴趣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一种文学创作方式和语言,其中大量的通假字与现代阅读习惯相悖的书写方式都让学生感到十分不适应,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过程中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对学生学习效率和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升十分不利。而“1+X”理念则能够给学生带来新颖有趣的文言文阅读学习体验,教材中的文章不再是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单一目标,在阅读了更丰富的文章之后来找一找这些文章在哪些方面有相似点?它们是否共同传达了同一种情感、思想或者理念?通过激发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深入探究。

二、目前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理念的掣肘

传统教育理念是指“师尊生卑”“唯成绩论”这些错误的教学观点,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权利。在新时代的教学环境下,传统教育理念的掣肘让学生失去了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成绩至上的教学观点也让初中文言文教学逐渐偏离了教学初衷,学生不能通过文言文学习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无法做到传承、发扬传统文化。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

学习文言文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枯燥的学习过程,里面有大量的孤僻字、拗口的句子和总也搞不懂含义的词语,很多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就像古代书塾里的学子那样摇头晃脑,更有学生只会背和读,问起含义来就是摇头三不知。再加上初中语文教师单一的教学手法,更为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增添了枯燥无聊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会随之降低。

(三)学生文言文认知偏差

文言文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甚至会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哪几篇文言文需要着重学习、哪些不用,这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形成了认知偏差,认为文言文学习并不重要,只需要针对考试会考到的内容进行仔细地阅读学习,除此之外文言文学习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久而久之,学生对待文言文的学习态度就会造成学习效率的降低。

三、“1+X”理念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建议策略

1.采用“1+X”理念,引领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放到初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也同样适用。兴趣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师需要采用“1+X”理念来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学习兴趣,引领学生深入感悟文言文的古文学习魅力所在,并结合教材中的文言文课文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文言文阅读学习体验。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有《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和《核舟记》这三篇文章,教师就要将这三篇文章结合到一起来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讓学生自主探索这三篇文言文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是写作方式相同还是情感表达内容相同还是主题相同?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达到激发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兴趣的目的,让学生感悟到文言文质朴的文字传递出的深厚情感,学习文言文的写作表达方式,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2.运用“1+X”理念,进行文言文的深入阅读理解

深入阅读理解是指将文言文中的每一段、每一句话拆分进行分析比较,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与特点,学习古人在遣词造句方面特有的智慧,对比现代文学表达方式与古文的文学表达方式,深入感悟文言文的质朴,并从中获得情感与知识,以此来提升中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充分发挥出“1+X”理念的全部教学作用。

例如,在学习《卖油翁》这篇文章时,教师将文章中的每一个句子都进行拆分讲解,降低学生的阅读学习难度。不仅如此,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孙权劝学》和《卖油翁》这两篇文章时,指出其中“尔安敢轻吾射”与“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这两个特殊句式十分相似,请学生阅读更多的文言文文章,来找出其中的相似句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文言文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充分感受到了文言文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独特魅力。

3.结合“1+X”理念,完善中学生的情感认知体系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语文课程新标准》中明确指出:“面向全体学生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形成,以语文学习为工具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情感认知基础,提高学生的情感道德以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以及家国情怀。”由此可见,情感教育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结合“1+X”理念来完善中学生的情感认知体系,为学生的未来长久发展而奠定良好基础。

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有《陋室铭》和《爱莲说》两篇文章,教师将《鱼我所欲也》《陋室铭》和《爱莲说》这三篇文章结合到一起进行阅读教学,锻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文言文获取情感的能力,品味古人高洁的品行与淡泊名利的情怀胸襟,升华文言文教学的内涵与价值,用文言文来熏陶学生的心灵,完善学生的情感认知体系,引导学生走正确的道路、打好不断向前发展的基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道德观念。

4.利用“1+X”理念,开展文言文的课外阅读练习

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毕竟有限,想要充分发挥出“1+X”理念的全部教学作用,初中语文教师就必须要拓展教学范围,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与生活中的教学资源,从学生对文言文阅读的实际情况和兴趣偏好出发,开展文言文课外阅读学习,在锻炼学生文言文自主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知识储备,让文言文阅读学习成为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狼》这篇文章时,教师为学生搜集了作者蒲松龄所写的其它故事,比如,《聊齋志异》中的《捉狐》《江中鬼》《义鼠》等等。请学生按照自己对文言文阅读的喜好来至少选择三篇进行详细的阅读理解,并且对其中的一篇写一份读后感,运用“1+X”理念的教学特性来丰富学生的文言文阅读数量与知识储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1+X”理念在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既是顺应新课改教学要求的必然选择,也是提升中学生文言文阅读学习能力的最佳途径。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彻底抛弃像“师尊生卑”“唯成绩论”这样错误的传统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建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并从教材中的文章延伸到课外的阅读材料中,构建一个完善的“1+X”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体系,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文言文阅读能力,带领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优秀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传承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以此来保障传统文化能够在未来的社会发扬光大,也为国家的建设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君,房卫华,张丽.用小群文阅读实现文言文教学文化渗透——《在孙权的朋友圈学习有效沟通》课堂实录及点评[J].语文教学通讯,2017(26).

[2]赵承跃.文言文群文阅读资源的开发——以教学部编教材七年级下册《卖油翁》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29).

[3]杜玲.初中文言文教学方法的误用与矫治[D].湖南师范大学,2017.

[4]马宜曼.初中课内外文言文群文阅读议题选择和设计研究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1).

[5]蒋军晶.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的跨越式变革[J].小学语文教学,2018(10).

猜你喜欢

文言文理念初中语文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文言文阅读专练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