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020-12-28何军健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综合能力优化高效课堂

何军健

【摘要】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主渠道,也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本文主要从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力;巧用资源、整合教材,提高课堂的有效力;吃透课标、优化设计,提升学生的理解力;大胆创新、鼓励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力;引导反思、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自纠力等五个方面阐述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优化;高效课堂;培养;综合能力

一、问题提出

现象一:有的教师指出,新课程标准要求课堂教学要较多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局面,所以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展开讨论和学习交流是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一种常用手段,但是往往热闹过后所准备的课程内容没有办法在一节课内讲完。

现象二:有的数学教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一遇到陌生或综合性强点的题目就不会做,课堂上讲了很多类似题目,其实是“换汤不换药”的问题,不明白学生怎么就不会做呢?

课程改革已经开展了比较长的时间,但是这些现象还是普遍存在的,究竟什么原因呢?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

高效课堂是以最少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三、理论基础

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通常所说的优化问题是:如何在现有的条件下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佳的效果。优化课堂也就是立足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最优的教学方法,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数学课堂教學,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探究

课堂教学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主渠道,也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组织形式。要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必须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围绕“减负增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大胆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做到目标明确,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科学、民主、规范、高效。

1.转变观念、改进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力

传统的教学观:老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教师是中心,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崇尚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教+学生听”,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轻能、重结果轻过程、重模仿轻创新的倾向。而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本质的阐述: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传授者,还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如何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模式及思维,摆脱教师唱独角戏的尴尬局面,激发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呢?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放下老师的身段,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去。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遵循认识规律,要让学生有“只要跳一跳就可以尝到甜头、摘到果实”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学习。

2.巧用资源、整合教材,提高课堂的有效力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的用教材,把自己的科学精神与智慧融入其中,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从而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

3.吃透课标、优化设计,提升学生的理解力

在现象二中,尽管教师在讲授时可能滔滔不绝、眉色飞舞,看似讲得很精彩,当堂课所授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好像也听明白,但是考试就是不会,实际就是学生没有真正理解和掌握,出现的这种问题说明课堂教学没有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完成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或学得好不好。所以,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追求自己讲授是否精彩,还要优化教学设计来提高课堂的效益。

4.大胆创新、鼓励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教学手段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信息化的社会中,知识和资料,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以及其他途径快速获得。因此,陈述性知识的学习已经不再那么重要,而人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却显得尤为重要,它们是人的个性发展价值的需求,可以使得人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要大胆创新、鼓励实践,培养学生的自学力。

5.引导反思,归纳总结,训练学生的自纠力

反思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它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当代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习要在活动中进行建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活动过程不断地进行反省、概括和抽象。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反思和归纳总结能力。通过反思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对为什么学、能否学、学什么、怎么学,并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从而达到自主学习、自主提升。

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环节去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首先,要求学生反省自己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这里包括回顾学习过程、检查学习策略、检验学习结果等;其次,让学生进行自我评判学习过程和结果是否完善;最后,通过实践检验所采用的策略是否正确。

五、结束语

对于如何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研究,国内外很多专家、学者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教无定法,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上一些方法,但毕竟水平有限,还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还没能发现,在以后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还要继续探究更多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施[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刘兼,黄翔.数学课程设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5]张建师.以目标为导向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目标教学》研究实验报告(教师中心稿)[OL].http://www.ruiwen.com/teacher/news/8108.htm.

猜你喜欢

综合能力优化高效课堂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初中作文教学方法简析
项目教学法在建设项目LCM课程实训中的创新应用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