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年一贯制学校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2020-12-28麦才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教学点培训学校

麦才友

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全校学生约三千多人,教职工200多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正常运作,关系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阐述学校的现状、学校管理的实践及思考。

一、现状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配置

1.地理位置。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中心学校地处怀集西部、距县城四十多公里。中心学校下设九个教学点——初中部、小学部、双兴教学点、古城教学点、黄庆教学点、金光教学点、太平教学点、上竹教学点和东方教学点。初中部和小学部位于蓝钟镇街道内,交通比较方便,办学条件比较好,外镇、外籍老师较多,也是全镇老师比较向往的地方;学科配置比较齐全、合理,教育装备比较齐全,育人环境优美、合理;教师业务水平相对其他各教学点高,教育教学质量也相对其他各教学点好,是蓝钟镇中心学校的窗口学校;各教学点按各自然村来分布,远近不一,最远距镇政府二十多公里,山区道路崎岖难走,交通极为不便,最近的距镇政府二公里左右。

2.师资配置。各教学点教师以本地籍教师为主,以代转公教师居多,年龄偏大,学历偏低,学科配置不太合理,图、音、体及英语老师偏少或没有专科毕业老师,教师业务水平较低。

3.设备设施。教育设备的配备不齐全,办学条件较差,活动场地少、育人环境欠佳,严重地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教师队伍

一方面,学校除本地籍年龄较大的老师外,其他老师由于家庭和老人需要照顾或小孩到县城讀书的缘故,千方百计想办法到县城或向“平原”镇靠拢。另一方面,县城的优秀教师更不愿到山区学校任教。这样,教师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由于教师队伍不稳定,导致学科教师任教科目变动频繁,甚至不得不转岗,例如,今年任教英语科目的老师,明年转换成任教数学科目。教师队伍不稳定性,也使教研、科研活动、课题研究和学校特色项目等难以开展,极大地制约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网络不畅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山区学校网络不畅通或信号弱,给老师工作、生活和学习带来极大的不便;各教学点不能及时收到上级文件和相关通知要求,导致很多工作滞后;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学习、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受到制约,对教师专业成长,造成极大的影响,学校行政和教研中心对各项工作的督导和检查有时也显得力不从心。

二、实践

学校针对现状,根据各教学点的实际情况,经过了几年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

(一)推行分层分类管理

1.校长统管学校全面工作下的分层分类管理。目前,学校采用的管理模式是校长统管全校全面工作,分管德育、教学、人事和后勤的副校长创造性地做好分管工作的规划,制定工作目标,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这种做法有别于其他九年一贯制学校或中心小学另外分派副校长主管中学部和小学部的做法,这种做法更能体现各教学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2.各教学点负责人自主管理教学点的全面工作。各教学点负责人根据学校的总体规划和要求,融入自己的办学理念,创造性地进行学校管理工作,实行自主管理。

3.对各教学点负责人注重引导和培训。在选用各教学点负责人的时候,必须严格把关。同时,对教学点负责人注重引导和培训,使他们在德、能、勤方面和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必须具备校长的素质。

(二)实行分层分类督导

分层分类督导,学校能及时将上级重大决策和重要文件精神传达给各教学点及教师,学校也能及时掌握各教学点、各教师的实际情况,并及时制定方案给予解决。这种督导有利于围绕一个目标分层分类管理,层层落实责任人,上通下达,全校统一,步调一致。

学校坚持每周召开班子成员例会,班子成员按照分工先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然后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规划好分管的工作,并形成方案或通知传达到各教学点,最后到各教学点督导、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学校每月坚持召开一次由学校班子成员和各教学点负责人参加的行政会议,由各教学点负责人汇报上一个月工作落实情况,分享工作亮点,剖析存在的困难和提出解决方法等。学校根据各教学点反馈的信息进行整理、讨论,然后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建立监控机制,搭建教师发展平台

1.统筹、规划好全校的工作。九年一贯制学校必须保证其整体性和统筹性。各教学点工作管理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校工作管理效果的好坏。因此,学校分管不同工作的副校长的工作显得极为重要,他们肩负学校各项工作的统筹和规划,肩负着各项工作的顺利实施和督导、考核。所以,他们每学年都必须提前做好统筹,规划好校的工作方案和工作目标,为全年的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2.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各部门加强督导、检查和考核力度,督导和检查采用定期和不定期的方式,每学期不少于三次,考核每学期进行两次,期中和期末各一次,考核成绩取两次的平均分。同时,参照怀集县科研中心的抽检方法,学校每学期抽检一次,并将抽检结果作为衡量该点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

3.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完善镇内教师的交流轮岗制度和教师请假制度,组织做好老师的考核工作,对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作出评估,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并检查落实培训工作情况,给予全体教师最好的服务和保障,给教师搭建最好的发展平台。

(四)推进“一点一特色”校本资源

学校全面推广“山品”文化特色,制订实施方案和编写校本教材,鼓励和支持各教学点根据“山品”文化特色,结合本教学点的实际情况,创建本教学点的特色项目,编写本教学点的特色教材。学校整合全镇的力量给予指导, 推进“一点一特色”校本项目,如双兴教学点发展足球特色项目;金光教学点发展书法特色项目;黄庆教学点发展诵读经典古诗文特色项目等。通过全力发挥校本资源,全面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使学校的“山品”文化特色更全面,更深入地开展,培养出更多的具备大山品质的有志少年,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升学校内涵,为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五)统筹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

1.资源共享。学校在资源管理上坚持“资源共享”原则,做好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合理调配、合理统筹、资源共享。学校统一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和财产管理制度,大型维修项目学校统一安排,大型采购项目包括办公耗材采购学校统一严格按照上级文件要求进行政府采购,教师培训项目统一按上级的培训要求和学校的培训计划安排实施。

2.开源节流。学校按照“开源节流,社会支持”的原则,加大力度向上级争取项目,争取资金,如学校的塑胶运动场和围墙建设等都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全力支持。全力争取社会各界多方支持,如,佛山圣源教育集团p12和p14团队顺利进驻东方和双兴教学点,全力支持学校建设,从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3.教学点均衡发展。学校根据各教学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把改善學校的办学条件分批分类列入学校远景规划,以期使各教学点均衡发展。

三、思考

蓝钟镇中心学校是一所山区学校,存在着资源匮乏、学校条件艰苦、路途崎岖、交通不便、网络不畅,教师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师资队伍不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全县的基础教育的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个瓶颈。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努力、在思考。

(一)合理配置师资

完善教师交流轮岗制度和实施“县管校聘”制度是合理配置教师队伍最有效的方法。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有利于把县城优质教师交流到山区学校和学科的合理配置;“县管校聘”制度的实施,实行退出和引进机制来调整结构,对于全县的基础教育发展有重大的意义。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全面实施以法治校;加大对教师奉献精神和获得感、荣誉感的宣传力度,在社会上形成“我奉献我光荣”的氛围;倡导骨干教师以支教山区、扎根山区为荣,极大限度地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形成良好的树人氛围。

(三)加强培训,提高能力

1.全员培训。山区学校教师多以年龄偏大、整体素养不高、工作能力偏低。因此,学校全面制定全员培训计划,规划培训内容、落实培训内容、检查培训效果,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代转公的培训。山区学校有很多代转公教师,他们理论基础薄弱,教育教学基本能力低下,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瓶颈。因此,对代转公教师要加强培训。培训的基本要求是一些基础性的教育教学理论,突出课堂教学的基本能力要求。

3.培训形式多样化。校本培训与县科研中心的培训和指导相结合,定期培训与不定期培训相结合,教育教学理论培训与跟岗学习培训相结合。同时,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指导、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以促进他们的成长。

(四)统筹整合教育资源

山区学校存在教育装备落后,功能室不齐全,图书、阅览室不完善,教育专网不畅通等问题。因此,要对有限的资源进行统筹,优化资源配置。同时,通过资源的整合,发挥教育资源规模效益,促进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并逐校完善。这些举措,对山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和对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有很大的帮助。

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学校有效的管理方式方法,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管理模式,才能提升学校的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学校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

猜你喜欢

教学点培训学校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学校推介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
赣南地区农村教学点教师情况调查分析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