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说促写,说写融合

2020-12-28刁丽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刁丽嫣

【摘要】统编版小学语文,“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这两个板块,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主要平台。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会将口语交际与习作分开讲解,变成两个完全独立没有关联的部分,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以说促写,说写融合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它能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本文就以说促写,说写融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究。

【关键词】以说促写;说写融合;小学语文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从中年段开始,每一册都有安排4次“口语交际”和8次单元“习作”。可见,“口语交际”和“习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板块,这两个板块,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理解和运用能力的主要平台。而将口语交际与习作分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用当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所以,融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做到以说促写,说写融合,这是一种具有创新性质的教学方法,它能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标,让“说”与“写”都变得轻松高效。那么,如何融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做到省时高效又轻松又呢?下面笔者将从四方面进行探讨。

一、课前做好“说”与“写”的准备

俗话说:“将士不打无准备的仗。”口语交际与习作融合教学课,课前教师和学生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教师要做好处理融合教材、资料收集创设说话情境和习作方法指导的准备;学生也要做好相应的简单的话题准备。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习作——《学写倡议书》,本次习作主题是“保护环境”,写一封倡议书,内容是围绕本单元人文主题写。课前,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收集有关环保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还要布置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上网等途径,把自己了解到的环保的现象用拍照、文字等形式记录下来,准备在课堂上做好课上交流的准备。只有这样,在口语交际课上,教师才能做到引导有方,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有话要说,交际的话题才会有深度、有广度。课堂上学生通过交际,积累了习作素材,积累了情感,习作时就会下笔如有神,做到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从而实现听、说、读、写的有机统一训练,提高了学生的交际与习作能力。

二、课中创设“说”与“写”的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课文隐藏着说话与习作的素材,教师可以从课文中挖掘,提炼语文元素,运用典型的话题,指导学生开展口语交际与习作活动,积累口语交际与习作的经验。结合课文进行说话与习作训练,是融合教学的主要阵地,是创设“说”和“写”的主要平台。

比如,《少年闰土》一课,学习闰土对“我”讲的“雪地捕鸟”“海边拾贝”“看瓜刺猹”“看跳鱼儿”这四件事时,可以如下创设“说”和“写”的平台:

说:现在闰土邀请你去干稀奇的事,你最想干哪件事?为什么(雪地捕鸟)?

说:捕鸟时有几个关键动作一定要做,谁来说一说(支、撒、拉)?

说:关键动作找到了,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如何捕鸟的(创设“说”的平台)?

写:听了雪地捕鸟这件事,“我”佩服地对闰土说:“闰土,你真是个      的人。”

冬天过去了,转眼又到了夏天。

说:夏天,闰土带我去干什么事(看跳鱼儿和海边拾贝)?

写:听了闰土说了“看跳鱼儿”和“海边拾贝”这两件事,“我”羡慕地又对闰土说:闰土,你真是个         的人 。

说:闰土听了我的赞美,昂起脸自豪地对我说,这算什么,我还做过紧张惊险的事呢?闰土对我说哪件事?(看瓜刺猹)

说:究竟这件事有多惊险呢?谁来说一说?

写:听了闰土给我讲看瓜刺猹的惊险事,我竖起拇指又对闰土说:“闰土,你真是个        的人。”(聪明能干、机智勇敢、见识多广、生活豐富)

教学中,通过“说故事,赞人物”的融合形式,学生非常投入地把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都轻松愉快地运用起来,“说”与“写”巧妙有趣地融合在一起,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三、课后融合“说”与“写”的成果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教学中提到,写作教学要重视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可以把“读与写”和“说与写”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和习作教学,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把“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说与写”融合起来,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从说到写,以写促说,形成一个科学而又系统的训练,就能互相促进,互相融合,让学生把口头语言能力转化为书面语言能力。

例如,一年级下册多次出现“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这样的课后练习题型;《棉花姑娘》课后练习题则安排的是偏正短语:碧绿碧绿的叶子、雪白雪白的棉花;二年级下册《雷雨》课后习题:读一读,说说你见过什么样的雨,当时是怎样的情景;六年级上册《穷人》的小练笔,要求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仿写《桂林山水》等等。这些课后练习题,都关注语言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规范语言。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从字词入手,让学生在语境中感知、积累、掌握正确运用规范语言的方法。充分运用这些典型的话题,指导学生开展口语交际和写作活动,从中积累语言,做到读说结合,水到渠成。

四、课外体验“说”与“写”的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口语交际与习作融合教学中,有时需要跳出教材的圈子,在实践生活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课前三分钟说话、小小辩论赛、聊聊热门话题、说说旅游见闻等。

如,说写假期经历。在暑假结束后开学的第一天,可以让学生说说如何渡过暑假的,把暑假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获和大家交流。学生在将近两个月的假期实践中,经历各不相同,听到教师抛出的这个交际话题,学生们在头脑中自然就会想起许许多多的人、事、物,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或者找喜欢的小伙伴交流,然后请个别同学在全班交流。通过交流,唤起学生更多暑假经历的回忆,最后,就让学生把交流的内容记下来,习作就在交际中自然而然地写出来了。

又如,说写活动经历。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开展各类活动是少不了的。如大课间活动、庆六一活动、各项比赛活动等;还有生活实践活动,如慰问老人、打扫社区卫生、义卖经历、购物经历、旅游经历等,这些活动,都可以作为交际与习作的材料。

正所谓,生活处处是语文,同样,生活处处是交际,生活处处是作文。跳出教材的圈子,将实践生活中丰富多元的话题巧妙引入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中,既能丰富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的内容,又能强化各部分的实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为学生创造说与写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写出真实有趣的作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口语交际与习作融合教学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但这又是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创新的一条必经之路,它遵循了从课例中领悟,在实践中积累,在口语交际中丰富,在习作中完善,循序渐进、逐步上升的训练过程。强调了读写结合,说写结合,以说促写,说写融合的教学策略,对于提高口语交际教学和习作教学水平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探索,亲身实践融合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口语交际教学和习作教学将会有更加灿烂和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3]夏德刚,王恒辉.课堂小练笔的基本类型及功用[J].小学语文,2007(7).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