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教育”,助力每一个生命幸福成长

2020-12-28陈维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42期
关键词:根脉东莞市课程体系

陈维荣

2020年10月,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被评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荣誉的取得,源于学校传承“水乡文化”的故土根脉;以“融教育”为品牌特色,以“融古通今,修己达人”为办学宗旨,秉承“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呼吸、幸福成长”的办学理念;形成了以“3+1”为主线的“融汇课程”体系;以“六大习惯”为培养目标,践行“培养有学校特质、历史根脉、世界眼光、胸怀天下,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完整的人”的育人目标。“足球、粤剧、击剑、科技”等特色项目日臻完善,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风格。

一、“融教育”传承“水乡文化”的故土根脉

东莞市麻涌镇古梅中心小学的前身为“乡立古梅高等小学”,由麻涌向北坊人、著名藏书家莫伯骥先生于1906年创办。百年老校,风雨兼程,薪火相传。自创办以来,学校始终以服务桑梓、造福乡邻为己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敬畏水乡文脉,增强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

“融”有“和”之意,“和”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孟子、荀子、孔子、老子的思想体系中,均蕴含了“融之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

学校地处麻涌镇,位于东莞市西北部,地处珠江东岸,这里历来重视教育,文风鼎盛,人才辈出,龙舟、曲艺在这里传扬,素有“礼仪之乡”“粤剧之乡”的美称。水乡文化底蕴深厚,为“融教育”品牌注入丰厚的人文根脉。“融古今,燃未来”的办学思想引领我们所有的教师,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关注个体生命的积极情绪体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创设平台,助力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

二、“融教育”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呼吸,幸福成长

“融古通今,修己达人”,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呼吸、幸福成长,是“融教育”根植教育的沃土,打造品牌的核心理念。学校顺应生命个体的成长规律,致力于打造一条根植本土文化、以儿童为中心、注重个性发展、面向未来的创新“融教育”路径。一是让学习者成为内心充盈的创造者;二是让教师成为有充分职业支持的创造者;三是让家长成为终身学习的同行者;四是共同实现幸福成长的教育生态。

让每一个生命自由呼吸、幸福成长,就是因地制宜,构建一所融“花园·学园·家园·乐园”为一体的、充满浓浓绿意的精美校园,让师生乐在其中,幸福、快乐地学习、工作和生活。

丰盈智慧的书香学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创新思维,灵活地将知识内化为无限的智慧;

打造心灵皈依的精神家园——积极营造温馨、幸福、和谐的校园环境,孕育“家”的温馨氛围,使师生在这里享受民主、平等、尊重,品味宽容、信任和归属感;

营造畅享成长的发展乐园——营造快乐的成长环境,提供自主创新、活力无限的发展平台,让师生在这里体会到成长的快乐和幸福。

以430课程、社团活动、节日庆典为平台,以“六个一”作为学生六年成长的核心要素:练就一身强健的体魄、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说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书一手漂亮的中国字、交一位志趣相投的书友、习一项高雅的爱好特长,为学生的潜能发展助力。

三、“融教育”催生“3+1”特色课程体系

在“融教育”理念引领下,我们积极探索并创建“3(多元)+1(个性)”特色课程体系,既包括学科课程,也包括活动课程;既包括显性课程,也包括隐性课程,其呈现出的是一种大课程观。在课程体系架构上,围绕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进行整合,立足现有课程资源,围绕学生发展需求进行改革、建设学校课程。

一是重组国家课程,把国家及地方课程纵向整合为“品行与修养、语言与文化、科学与探究、体育与健康、艺术与审美、实践与创新”六大学习领域,这六大学习领域构成了“融汇课程”的基本架构。二是优化地方课程,整理、完善、优化地方课程。三是开发校本课程,有全员参与的《走进古梅——麻涌民俗》《走进古梅——礼仪读本》《走进古梅——经典诵读》 等特色校本课程,开设了六大类近 40 门具有本土特色的个性化课程。“1(个性)”课程即依据学生发展需求,将校本课程整合为公共类课程(必修)和自主拓展类课程(选修)两部分课程,从而构成了学校课程的有机整体,拥有共同的培养目标,承担不同的教育任务,履行不同的责任,分块教学,相互渗透,互相补充促进,以满足學生的不同需求,从不同的侧面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

课程体系围绕“融教育”的教育主题,划分了“文脉传承”“出彩艺体”“高阶思维”三大课程群模块,渗透于“基础必修课程”“拓展共修课程”和“研究选修课程”三大课程层阶,尝试重构“国家、地方、校本”课程的实施新模式。

“融教育”,助力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近三年,学校先后获国家、省、市、镇的各项荣誉奖励2500余项,其中,国家级26项,省级37项,市级249项。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足球特色学校”“省绿色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广东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东莞市科普标兵学校”和“东莞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猜你喜欢

根脉东莞市课程体系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追迹上古三代,往探华夏根脉
“根脉”与“归属”:做好两岸文化交流报道的根本逻辑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参加中华辞赋高级研讨班感怀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
东莞市果菜副食交易市场近期价格等
谈许鸿飞的东莞市附城区虎英雕塑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