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蓝耳病的流行与综合防治对策

2020-12-28柳启莲

兽医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耳病猪群病猪

柳启莲

(贵定县盘江镇农业服务中心,贵州贵定 551300)

0 引言

猪蓝耳病也被称为猪瘟疫、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该疾病主要在猪之间传染,人容易造成严重的养殖损失。随着我国养殖规模的扩大化,猪蓝耳病成为威胁养殖户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猪蓝耳病具有高度传染性,而且其病毒能够在30℃以下长期保存,染病的猪会发生病毒血症、全身淋巴结肿大,引发妊娠母猪流产,严重危害生猪健康。

1 猪蓝耳病流行病学

猪蓝耳病主要是由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变异株所引发的急性疫病,也被称为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从当前的猪蓝耳病感染来看,猪蓝耳病感染具有普遍性,仔猪、成年猪、妊娠母猪均可能感染该疾病,引发流行性疫病。患病猪和带毒猪是引发猪蓝耳病的主要感染源,感染途径包括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和精液传播。妊娠母猪和一月龄的仔猪是猪蓝耳病的易感种群,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会引发流产,也可能会通过胎盘将蓝耳病传染给仔猪。猪感染后2~14周均可能再度传染给其他猪,猪的鼻腔、内脏以及粪便内均可能携带有病毒。猪蓝耳病属于高致病传染性疾病,2011年新疆发生13起重大动物疫情,猪蓝耳病感染引发大量猪得病死亡,造成了巨大的损失[1]。

2 猪蓝耳病诊断

2.1 临床症状

根据猪蓝耳病分型,可以将猪蓝耳病分为慢性型,急性型和亚临感染型,具体的临床症状表现如下:(1)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猪的免疫功能下降,生长缓慢,而且猪群生产能力下降,尤其是母猪表现明显,受到猪蓝耳病的影响,猪群免疫能力下降,容易感染其他呼吸道疾病,猪群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感染率上升;(2)急性型,感染猪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猪发生咳嗽以及腹部有深紫色,猪群呈现易感染性;1月仔猪的呼吸道症状明显,呼吸困难,体温上升,腹泻,仔猪出现渐进性消瘦的情况,降重明显,严重可能会引发仔猪死亡;母猪的呼吸困难,妊娠母猪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少,呼吸困难,妊娠后期母猪流产情况增多,流产率可到55%以上,死产率可达35%以上,感染蓝耳病的母猪生产的仔猪也有可能感染蓝耳病,仔猪呼吸困难,生长缓慢;(3)亚临感染型,感染亚临的猪没有呼吸疾病症状,食欲正常,无典型的蓝耳病症状,但是血清学抗体呈阳性,而且蓝耳病持续感染。通常蓝耳病的潜伏期为3d,感染猪表现为高热、皮肤发红、昏睡,公猪活力下降,母猪流产,而且蓝耳病的病程与猪的品种、猪的体重相关。

2.2 解剖变化

病猪的早期病变主要为呼吸系统,表现为肺部疾病,肺塌陷不良和间质性肺炎,后期出现橡皮肺等症状。另外猪出现泡沫型鼻涕、支气管充血、淋巴结切面多汁等临床症状。感染猪的肠胃有卡他性炎症,弥漫性出血症状。猪的肝细胞肿胀,小肠广泛出血,并且淋巴细胞营养不良,心肌纤维出现部分坏死等情况。成年猪的肺的组织学病变对于猪蓝耳病的诊断具有普遍性,根据猪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以及解剖变化,能够初步判断猪的疫病类型。但是近年来猪蓝耳病病株发生变异,其临床表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等出现混合的趋势。因此在猪蓝耳病的诊断中,不能仅仅依靠常规临床的症状和解剖变化来诊断,需要采用抗体检测和病毒核酸检测。

2.3 致病机理

引发猪蓝耳病的病毒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该病毒首次于1987年爆发,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1992年的国际病毒学会会议上正式命名该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病毒粒子至今为50~70nm,属于套式病毒结构。该病毒可以砸室温下长期保存,当并入侵入猪体后,主要侵入肺泡以及血液的巨噬细胞,通过与猪肺泡巨噬细胞现结合,通过溶解、崩溃,进入血液后,引发其他机关的巨噬细胞感染病毒。猪感染该病毒后,呈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病毒败血症等症状,而且该病毒引发的病毒血症可以持续6-7周,存在期间对免疫细胞产生伤害,导致感染猪蓝耳病的猪容易感染其他病毒性疾病。该病毒在猪群中传播快,2~3个月就可以让95%的猪感染。针对猪蓝耳病,应该采用免疫荧光试验进行检测,该方法快速、可靠,是检测猪蓝耳病的法定检测方法[2]。

3 猪蓝耳病防治对策

3.1 未发病区预防管理

针对猪蓝耳病,预防管理是关键。首先要做好免疫工作,根据猪的流行病学以及猪场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兽医部门合作,制定猪场的免疫程序。猪蓝耳病的感染快,发病速度快,对于未发病的猪场,可以采用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油佐剂疫苗免疫,提升猪群对于病毒的免疫能力。该免疫制剂是每隔六个月注射一次,23~25日龄的仔猪采用免疫注射,妊娠母猪在产前一个月开展免疫。除了免疫之外,还需要注重猪场的清洁和消毒,消除猪舍内的病毒和细菌,以免引发感染。

3.2 感染病猪的药物治疗

猪蓝耳病还没有特效药物,通常是采用青链霉素治疗继发细菌感染,同时采用抗生素治疗感染情况,减少病毒的传染。对于高温不退的猪可以使用安乃近等退热药,适量给予阿莫西林、金霉素等药物进行抗菌治疗。也可以采用中药方剂,采用清瘟败毒散治疗急性期的病猪,针对晚期病毒感染的猪,可以采用益气养阴的药物改善病猪的身体状况,提升应对能力。

3.3 发病区综合防治管理

对于发病区的猪,应该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处理。对于感染严重不治的死猪,应该采用焚烧、深埋等无害化方式进行处理,防止疫情蔓延。采取隔离措施,将感染疾病的猪与其他健康猪相分离,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

4 结语

综上所述,猪蓝耳病发病率高,危害大,需要早发现,早治疗,采取有效的方式防治猪蓝耳病,从而控制疫病传播,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耳病猪群病猪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替米考星对初产母猪蓝耳病的治疗研究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病猪喂药有办法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猪蓝耳病的诊断及防治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