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规模化养猪场的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2020-12-28吴家荣

兽医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染病养猪场猪群

吴家荣

(宾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南宁 530400)

我国发生第一例非洲猪瘟疫情后,其在我国迅速蔓延,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量生猪染病后直接死亡,导致猪肉供应产生问题。在非洲猪瘟疫情中,对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冲击非常大,产生的影响非常严重。在应对疫情过程中,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果断的采取了有效的防控策略,在一定程度上阻断了疫情的传播。然而,我国地域辽阔,国境线非常复杂,对疫情的防控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 非洲猪瘟流行病学

1.1 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非洲猪瘟病毒是引起非洲猪瘟的主要因素,其传染源非常多,主要有含病毒的车辆、肉制品、饲料、空气和其他野生动物等,这些都是非洲猪瘟的传染源,都可以将病毒传播给生猪,引起生猪染病。此外,病毒还可以经过消化道和呼吸道进行传播,包含叮咬、间接和直接传播等方式。因此,在规模化生猪养殖中,被钝缘软蜱叮咬、直接接触染病猪或接触被染病猪污染的水或饲料都具有感染病毒的风险。

1.2 临床诊断

非洲猪瘟临床上表现为短期内出现皮肤出血、发红和高热等现象,属于急性传染病,生猪染病后症状非常明显,甚至直接引起大规模的染病死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染病生猪都会产生急性症状,有些病猪也会产生慢性或亚急性症状。在感染非洲猪瘟病毒后,病猪的临床症状按照严重程度主要分为5种,亚临床性型、最急性型、慢性型、急性型和亚急性型。临床症状表现为亚临床型,其没有很明显的临床症状,伴随低热、食欲不振等现象,即使康复后也是病毒传染源;临床症状表现为最急性症状,其没有显著症状,却具有最高的死亡率;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型症状,其生长会受到限制,体温略有升高,甚至会引起母猪流产死亡等严重现象;临床症状表现为急性型症状,染病生猪表现为发高烧,皮肤呈现为红色,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临床症状表现为亚急性症状,病毒的潜伏期非常长,症状不是很明显。

2 生物安全防控措施

2.1 养殖场周围环境和地理位置

在生猪的规模化养殖中,要充分考虑养殖场周围的环境,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便于对染病生猪进行隔离,养殖场要喝居民点、生猪屠宰场距离远一点,可以选择地势起伏较大的丘陵地段,构成一道隔离病毒的屏障。在选择规模化生猪养殖场的时,要坚持选择地理条件好的地段,选址前要进行充分、深入的调查分析,优先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段,要切断病毒的传播,为生猪养殖提高保障。

2.2 养殖场内部布局

在规模化的生猪养猪中,一般要将养殖场规划建设成隔离区、生活区、管理区和生产区等4个区域,严格按照技术要求将这四个区域分开管理。在生活区的选址中,必须优先选择地势较高和上风向的地段,可以在周围建立隔离设施,完全与居民区域隔离开,切断传染源的传播,满足疫情防控的需要。在确定管理区的具体位置时,要尽量选择上风口,避免粪便等气味的干扰。生产区是规模化养殖中的重点区域,要设置饲养生产加工区域、猪栏、生产工具放置区域、消毒工作间等,尽量将生产区安排在隔离区的上风向和生活区的下风向,在生产区域周围建设2.5m左右的隔离设施,阻断疫情的传播,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出现。在设置隔离区时,要优先选择地势较低的地段,必须设置处理粪便、隔离室等相关专业的设备。此外,需要重点注意的是隔离区要离生产区在80m以上的距离。在养猪场的内部设置中,要设置污道和净道,避免交叉感染现象的出现。

2.3 猪群管理

在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工作中,管理猪群是重点工作内容,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乎着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在猪群的引种工作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进行,确保所引种的生猪检验检疫合格,才能开始引种工作,避免将染病生猪引种到规模化养殖场中,给规模化生猪养殖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在引种工作开始前,要提前到相关管理部门申请《跨省调运种畜禽调运审批表》,在调运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检验仔猪和种猪,最好可以提供非洲猪瘟核算检验报告。引种前,要邀请专业人员对种猪群的健康状况进行评定,确保供种猪场的健康度高于引种场。要定时清洁隔离舍,管理好相关的设备设施。

2.4 人员、物资、车辆管理

在规模化养猪场的人员、物资和车辆的管理中,禁止各区域工作人员交叉流动,如若必须要进行流动,则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具体要求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完成后还要进行规定时间的隔离,只有检疫合格才能允许流动,保障生猪养殖的安全性。在养猪场职工休假返厂时,要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至少隔离24小时以上方可再次进入工作岗位,对其携带的物品要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在养猪场的生产区中,要始终秉持专车专用的基本原则,禁止不同区域的车辆交叉使用,定期对车辆进行消毒处理。

2.5 养殖场废弃物处理

在处理规模化养猪场的废弃物时,必须始终遵循处理目标“资源化”、排放“减量化”和处理过程“无害化”等基本原则。首先,使用现代化的科学生产工艺,“减量”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其次,根据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情况,配套一系列废弃物处理设备设施,例如病死畜深埋焚烧和农田消纳等;最后,引进配套的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的相关设备,例如有机肥处理厂、小型污水处理厂和沼气处理场等,循环利用资源。

2.6 规模养殖场消毒法

在规模化养猪场的消毒工作中,科学的选择消毒药品,要定期消毒处理养猪场的舍内和场区,经常对疫情高发区域进行消毒处理。此外,还可以使用喷雾熏蒸等方法,有效的消灭生存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毒,保证生存环境的安全可靠。在消毒工作中,要尽量和免疫接种期避开。

2.7 预防疾病卫生管理措施

在规模化的生猪养殖中,生产效率与畜禽疾病发生率和环境卫生状况息息相关,干净整洁的猪舍不利于病毒的滋生,会破坏传染源的滋生环境,不利于猪群的正常生长,增加了猪群防疫的成本。在规模化养殖生产中,要制定全面、完善的防疫体系,科学的防控疾病滋生。开展猪舍环境监测,实时监测猪舍的土壤、温热状况、水质、光环境、空气卫生指标等,及时调控各项环境指标。在规模化养殖场中,其承担着主要的疫情防控责任,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目前依旧处在防疫的重要阶段。

2.8 饲养管理

2.8.1 日常的饲养管理

规模化养猪场要采取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维持生猪生长环境的平衡与稳定,促进生猪的正常生长。为了确保规模化生猪营养的均衡和全面,要对不同生长期的猪群制定特定的饲养标准,保证猪群的全面生长。在饲养的过程中,为了保证猪群的正常生长,要将防寒和防暑落到实处,确保饮用水源的清洁。在饲养中,要随时关注猪群的采食状况,要及时处置异常情况,为猪群营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8.2 “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

在规模化生猪饲养中,要始终坚持“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方式,保证生猪养殖的饲料安全。在生猪育肥或转群出栏后,要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消毒灭杀工作,将生长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消灭掉,在空栏15天以后,才能引进新的猪群,这样才能全面消杀病原体。

2.9 生物防护管理

在规模化养猪场的管理中,啮齿类动物、宠物、蜱、鸟类、苍蝇、野生动物和蚊子等动物都对生猪养殖有害。在具体的防范工作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养猪场范围内,经常采取消灭蚊虫、老鼠等措施,加大经济投入,在养殖场内设置一系列的围护设备设施,阻断其他动物进入养殖场内部的途径。在生猪养殖场的管理中,严禁任何人员饲养其他家禽或宠物,避免交叉感染的现象出现。

3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规模化生猪养殖行业受到非洲猪瘟疫情的影响比较大,对养殖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影响了猪肉供应市场,威胁着人们的饮食安全,必须引起相关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为了有效解决非洲猪瘟疫情,相关主管部门必须加大投入,要加强对猪瘟流行病学的研究,建立生物安全隔离区,构建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检测体系,确保生猪养殖的安全,满足人民对饮食安全的需求。

猜你喜欢

染病养猪场猪群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偶感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猪群免疫抑制因素及应对措施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活着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为什么整群猪围攻一头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