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高热综合征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

2020-12-28

兽医导刊 2020年22期
关键词:易感性病猪猪场

田 芳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江苏盐城 224500)

1 前言

猪高热综合征,为多病原感染而诱发的以生猪高热、食欲不振、皮肤红紫等为典型症状的综合性传染性疾病。这些年,此病以高发态势呈现,同时表现普发性高、季节性突出、流行性高、与养殖管理关联性大等特点,给生猪养殖带来巨额的治疗费用支出、养殖成本支出,严重降低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由此,重视猪高热综合征的防控,掌握此病流行诱因,提前落实好各项预控措施,可以说是当前生猪健康养殖,提高猪场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

2 猪高热综合征流行及症状

2.1 流行

当前,此病流行呈新特点,表现为:

第一,普发性高

不同日龄、品系的生猪均有易感性,但是,以育肥猪、保育猪的易感性最大。

第二,季节性突出

此病多见6~9月份,其中,夏秋炎热季节,为此病的高发期。

第三,流行性高

以往此病多见一些散户,但是,这些年逐渐向中小大型猪场过渡,发病率、致死率高达50%左右。

第四,与养殖管理关联性大

近些年,流行病例调查来看,养殖管理水平低,营养不足,舍内通风不同,免疫接种不规范,诸如此类工作不到位的猪场,往往感染此病几率要高。

2.2 临床症状

病猪体温升高40~42℃,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淌眼屎,卧地不起,运动失调,呼吸急促,鼻流清涕,粪便干硬,小便发黄,全身皮肤发红,或腹部、耳尖发绀;或在耳根、腹部、四肢内侧等处出现紫红色血点;或眼圈青紫,肛门周围青紫。个别猪发病数天后皮肤黄染或苍白,少部分猪毛孔针尖状出血。有的猪腹泻,发抖、消瘦。四肢、眼睑周围水肿,体表淋巴结肿大。公猪不育,母猪不易受孕,怀孕猪易早产,死胎、木乃伊胎。

2.3 剖检变化

病猪的病变以肺部变化为主,肺脏有的苍白,有的有出血点、出血斑;气管内有较多的泡沫,部分气管黏膜充血。心肌有出血点,心包积液,为淡黄色液体。肝脏有的灰白色;有的有坏死灶。肾脏肿大、呈褐色或土黄色,质地较脆,有淤血现象;有的有大量针尖状出血点。胃充血、出血;部分猪胃底黏膜出血、坏死、溃疡,回盲肠有大量溃疡灶。肠出血严重,特别是小肠和结肠多数有坏死灶。淋巴结广泛肿大,特别是腹股沟淋巴结和肺门淋巴结。部分病猪喉头黏膜水肿、出血,猪膀胱黏膜出血。个别患猪表现多发性浆液纤维素性胸膜炎和腹膜炎。

3 猪高热综合征病因分析

(1)猪体受不良应激刺激,机体免疫力降低时,受染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感染,可诱发猪高热综合征。由此,此病主要诱因,为蓝耳病、圆环病毒病、霉菌毒素等感染所致。

(2)临床滥用抗生素,猪体肠胃有益菌群破坏,肠胃粘膜受损,免疫功能降低,加重病毒、细菌的感染,而导致此病高发。

(3)饲料中霉菌毒素超标,被生猪进食后,肝、肾、肺等脏器功能受阻,疫苗接种效力低,猪群抵抗力降低,同样加重此病易感性。

(4)猪场卫生不达标,药物保健不重视。尤其那些中小猪场,消毒流于形式,保健工作能省则省,用料营养性差,导致猪群频繁害病而加重此病易感性。

(5)场内通风不良,尤其在冬季,养殖密度高,保温与通风不处理不当,加重呼吸道疾病感染几率,而加重此病的易感性。

4 猪高热综合征防治措施

此病诱因复杂,治疗难度大。根本上,要秉承防重于治的理念,综合健全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猪场日常管理、提前做好药物保健、落实好场内防疫接种等多方面措施,以降低此病的易感性。

一旦场内出现疫情,病猪隔离治疗的同时,注意场内消毒,控制好易感猪群,减少与患病猪的接触,最大可能的降低传染率,控制此病的感染基数。

4.1 日常的预控措施

4.1.1 健全生物安全措施

场内饲养管理人员,禁止随意串岗、串圈,各圈舍物品禁止互用。

进场车辆,严格消毒。进出场人员,更换工作服,消毒后可进入。

场内禁养其他动物,避免疫病交叉感染。

场内粪污处理彻底,驱虫、灭鼠到位,切断病原菌传入途径。

4.1.2 重视场内清洁消毒工作

此病致病病原多,属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所致。重视场内清洁消毒工作,将消毒制度化,能大大降低病毒、细菌、支原体、寄生虫等的基数,减轻生猪感染此病的压力。

由此,每天要清理圈舍,间隔1周消毒1次。消毒工作要彻底,不留死角,将致病菌彻底杀灭。

4.1.3 做好场内防疫接种工作

严格接种程序,定期接种疫苗,重点做好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灭活苗、猪伪狂犬病等的防疫接种,增强猪群特异性免疫力。

4.1.4 重构非特异性主动免疫力

消除场内不良应激,使猪体走出亚健康状态,增强机体抗疾病能力。

饲用优质饲料,加强贮粮管理,禁用霉变劣质饲料,以免造成机体免疫。

提升日粮水平,确保足够的氨基酸、能量补给。同时,针对性添加香菇多糖、黄芪多糖、活菌制剂等强免疫抑制类中药剂,增强机体的强免疫水平。

4.1.5 提升组织好药物预控

重点做好猪瘟、猪流感等的预防,提前药防多用广谱药剂或中药剂,禁止大量用抗生素类药物,以免形成强耐药性。比如:饲料中,加黄芪多糖粉混拌1 kg/t;板蓝根粉混拌3kg/t,持续用1周,能起到不错的预控效果。

4.2 爆发时控制措施

4.2.1 隔离消毒防继发病

此病治疗难度大,一旦形成爆发态势,务必将消毒工作做到位,病猪隔离工作做到位。同时,及时补充红糖水、补液盐、电解多维等等,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以防继发病感染。

4.2.2 紧急接种疫苗遏制病情

同群猪紧急接种疫苗,发病猪、疑似病例禁止接种,避免受多应激刺激而加重死亡率。处于易感群体的生猪,可用自家配置组织苗接种。采集发病猪的淋巴、脾脏、肝脏、肺脏、肾脏等病料组织,送诊专业性机构制作自家组织苗,用于本场紧急接种。接种时,做好防护,一猪一针头,避免交叉感染。

4.2.3 针对不同猪群的治疗方案

此病治疗,原则上,抗菌、抗病毒、强免疫。

可行的治疗措施:

病猪25kg下,以清开灵、维生素C、维生素B12、强效阿莫西林/林可霉素/强力霉素注射液等药物为基础疗法。同时,配用干扰素等药物治疗。用药1周后,症状不见好转,皮肤红紫色不减,可直接淘汰。

病猪25~50kg之间,多用抗病毒、抗细菌、强免疫力药物,经1周基本可痊愈。该阶段感染,确诊及时,治疗到位,痊愈率高。个别在耳部、腹下、大腿内侧等处,有大小不一的疹块、针孔出血点时,可用混感红弓链、长效土霉素注射治疗,每天1次。饲料中,加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支原净或替米考星,持续用药1周,基本能得到痊愈。不出现类似并发症,每天增加一支清开灵注射液即可,有助于痊愈康复。

病猪50kg以下,用兽用链霉素10~15mg/kg;鱼腥草10ml/kg,肌肉注射,每天2次,持续用2~3d。饲料中,加喂抗病毒1号粉、强力霉素、支原净或替米考星,连续用5~7d。

药物治疗期间,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一猪一针,避免交叉感染。

第二,疗程要足,不见刚见效,即停药,持续3~5d为一疗程。

第三,留意药物中毒,务必要在兽医指导下严格规范用药。

第四,不能吃食的生猪,除正常治疗外,注意饮水中加适量的复合维生素B、黄芪多糖药物辅助治疗。

第五,持续用药2~3d后,病猪食欲恢复。但是,切忌饱食,尽量做到勤添少喂。

5 结语

生猪高热病为威胁生猪产出效益的重大病灾。此病的诱因,与猪体免疫机能受损有着直接的关系。由此,重防此病关键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同时,日常留意好猪群变化,做好临床记录,根据不同症状的病猪进行及时就医,隔绝与处理好病猪,避免更大的经济损失。

猜你喜欢

易感性病猪猪场
分类做好猪场防暑措施
夏季猪场如何驱赶蚊子
PTSD易感性人格特质、工作记忆能力和创伤期间认知加工对模拟创伤闪回的影响*
氟苯尼考对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治疗效果观察
病猪喂药有办法
猪场降本增效 聚焦五个重点
NRG1-ErbB4基因多态性与局灶性癫痫易感性的关系
中药方剂治疗猪支原体肺炎的效果观察
在现代猪场工作 一天要洗8次澡
基于高热性猪病诊疗和防制对策分析